郭 純
● 教材分析
Time for School是廣州市小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的內容。本節(jié)課是第二課時,主要學習有關日常生活的表達語:get up,go to school,have a lesson,have lunch,go back home,go to bed,結合第1課時某個時間做事的句型:What time do you usually…?At…學生通過倆倆交流、創(chuàng)編故事以及拓展聽讀,實現(xiàn)對語言的靈活運用。
●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在語言環(huán)境中鞏固有關日常生活的表達語:get up,go to school,have a lesson,have lunch,go back home,go to bed,達到流利表達的程度;能在語言情境中靈活自如地表達運用What time do you usually…?At…的句型;能對時間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達。
過程與方法目標:能夠結合第一課時的有關日常生活的表達語和句子,運用時間進行計算,在實踐中綜合運用新知、舊知和拓展知識,實現(xiàn)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夠結合所學知識進行表達,設計一個條理清楚、內容豐富的旅游計劃,提高綜合運用能力,實現(xiàn)語言與思維能力的共同發(fā)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引導學生合理安排時間,珍惜時間。
● 學生分析
學生在第一課時中已學過“What do you usually do?At….”句型,已經掌握時間的認讀方法,并能做相關的描述;本節(jié)課是在網絡環(huán)境下開展的,在信息技術素養(yǎng)方面,學生已掌握電腦打寫、上網自選故事聽讀等;學生對師生對話、生生對話、自主聽讀和自編故事等方式很熟悉。
● 資源準備
自主聽的資源:資源中的五個Readings。
輔助言語交際的材料:兩個供學生寫的聽力材料和四幅圖片。
● 教學過程
1.熱身和復習
熱身:教師和學生齊唱英文兒歌Hickory Dickory DocK。
設計意圖:這是一首有關時間的歌曲,讓學生唱熟悉的英文兒歌既能激發(fā)學習興趣,又能對本課的教學重點進行鋪墊,使學生對本課的學習有初步的了解。
復習:
教師出示有關日常用語的卡片,學生看卡片說出詞組后,教師板書。
日常生活的表達語:get up,go to school,have a lesson,have lunch,go back home,go to bed。
師生對話,提供示范。
T:What's your name? What time do you usually…?
S:My name is ….At ….
學生使用有關時間的句型進行倆倆對話,完成上面的表格。
T:First,let's review the expressions quickly.What time do you usually…?Please ask your partner and finish the blank.
設計意圖:在此環(huán)節(jié)中利用卡片(卡片為上一課時所學的詞組),喚起學生已學的舊知識,檢測學過的內容,為本節(jié)課的口語交際做好鋪墊。
2.聽力訓練,創(chuàng)新表達
聽錄音,填所缺單詞:學生了解了同伴的日常生活時間后,拿出聽力材料聽對話,做聽力練習1,填寫所缺單詞,從而引出Ben這個人物。(如圖1)
T:oys and girls,you know your partner's daily time quite well.But do you know Ben's?You can find the answers on this paper.Take out. Are you ready?
P:(Listen and write.)
設計意圖:在此環(huán)節(jié)中要求學生聽對話,填寫所缺的單詞。一方面,使課標中的書寫得到落實;另一方面,為更好地導入下一環(huán)節(jié)做準備。
倆倆交際,對話創(chuàng)編:學生通過教師提供的一幅有關Ben睡覺的圖片(如圖2),并提供三組信息,讓學生展開想象,進行對話創(chuàng)編。
T:Ben has a good schedule.But today Ben is still in bed.What time is it?It's too late.Here are three information boxes.You choose one and make a dialogue with your partner.OK? Go …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情境,學生在模擬情境中自主編對話,實現(xiàn)對語言的靈活運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聽錄音,填所缺句子。
①在創(chuàng)編完對話后,學生做聽力材料中的練習2,填寫所缺句子。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后續(xù)創(chuàng)編。(如圖3)
T:Your stories about Ben are nice.I like them.Now I can tell you what happened to Ben?You can find out the answers on the paper.Take out,please.
②檢查反饋。
T:The whole class check and read the dialogue together.
設計意圖:在此環(huán)節(jié)中要求學生根據教師所讀內容,填寫對話中所缺的句型。一方面,使學生掌握課標中的重難點;另一方面,為學生自編對話作了示范。
3.時間創(chuàng)編,言語交際
教師分別出示三幅有關時間的圖片(如圖4~圖6),每幅圖片各有一篇小短文和一個問題,學生通過自由閱讀,向同伴提問文中的問題并得出答案。
T:Let's play a guessing game.Look at the clock.What time is it?Read it please.Talk with your partner.Who can try?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讓學生閱讀有關時間的內容,之后學生計算出時間。學生的閱讀和思考能力得到提高,也使本節(jié)課的時間這一重點得到了運用。
4.拓展聽讀,豐富語言
學生自主聽讀網站提供的有關時間的一些篇章和幽默故事。教師提供了6篇文本,其中有根據語文教材改編的《一分鐘》,也有幾篇較經典的英語幽默故事,還有一個旅游計劃。
T:Listen and read six readings:One Minute.Three meals.What should I eat?The wrong number.Welcome to my travel agency.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為學生創(chuàng)設聽力訓練環(huán)境,也為言語交際提供了大量的語言輸入,同時也滲透了多元文化的培養(yǎng),使學生的知識面得到了質的飛躍,也為“說”是做了準備。
5.綜合運用,交際實踐
學生拿出自己準備的旅游計劃,向自己的同伴介紹元旦廣州一天游的安排。
T:As we know,New Year's Day is coming.Each of you has your travel plan.Would you please show yours to the classmates?…I like your travel plan.I think you are the best.Boys and girls,share your plan.And if you think the plan is best.Please vote for it.OK?
設計意圖:語言是思維的外殼,學生在言語實踐過程中,思維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訓練。
點評
語言的學習需要真實化的情境,從而讓學習者能結合語言與生活經驗,獲得深刻的印象,并很自然地漸次增進語言的運用能力。在無法讓學生親身經歷語言情境的情形下,透過媒體學習語言,成為一種最佳途徑。而本課很好地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向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媒體資源,從而為學生的言語交際和運用積累了大量的材料。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豐富的、真實的情境,也讓學生能夠進行“沉浸式”的英語學習,讓學生在交際過程中不知不覺地習得了語言知識、提高了言語能力。此外,本課在對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培養(yǎng)方面尤其值得借鑒,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教師運用豐富多彩的媒體資源,為學生的言語交際和運用積累了大量的表象,有利于對學生的形象思維的訓練。我們知道第二外語學習的困難所在就是缺乏語言環(huán)境的支持,而語言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離不開對學生“聽的能力”的訓練。這種“聽力”訓練的環(huán)境除了靠師生、生生間的人際互動外,現(xiàn)代的多媒體教學資源也能很好地發(fā)揮作用。郭老師的課在這方面做的很好,很值得我們去借鑒及繼續(xù)深入地探究如何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信息技術所提供的豐富資源來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
第二,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滲透了對學生邏輯思維的培養(yǎng)。例如,教師在復習環(huán)節(jié)利用表格梳理知識,讓學生在頭腦中有條理地復習了一天的時刻表。另外,在第三環(huán)節(jié)中的時間創(chuàng)編,也是對學生邏輯思維培養(yǎng)的滲透。
第三,對學生想象思維和發(fā)散思維的訓練。教師在第二環(huán)節(jié)倆倆交際中展示一幅圖片,讓學生充分利用本課的新知識和以前學過的舊知識,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來創(chuàng)編對話。在綜合運用環(huán)節(jié),教師設計了一個與學生生活實際相結合的話題,對于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和想象思維的培養(yǎng)也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