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力
關健詞:齊齊哈爾市圖書館;歷史概括;館藏古籍
摘 要:本文在介紹齊齊哈爾市圖書館歷史概括的同時,較詳細介紹了一百年來館藏古籍的數量、來源、特色等,以及館藏古籍在黑龍江圖書館界的位置。
中圖分類號:G250文獻標識碼:E 文章編號:1003-1588(2009)03-0136-03
齊齊哈爾市圖書館前身為黑龍江省圖書館,創(chuàng)建于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五月。是黑龍江省創(chuàng)建最早的省級公共圖書館,也是全國創(chuàng)建較早的公共圖書館之一。1954年,黑龍江省與松江省合并后為齊齊哈爾市圖書館。在百年的歷史發(fā)展中,該館不僅以其悠久的歷史被同行們所羨慕,更以其量多質優(yōu)的古籍文獻為同行們所稱贊。其中,有的古籍文獻為海內孤本,有的在國內實屬罕見,是研究古代歷史文化的寶貴文獻,其歷史學術價值無法估量。適值齊齊哈爾市圖書館百年館慶之際,為了讓廣大讀者了解和掌握這些館藏文獻,為現代經濟發(fā)展發(fā)揮作用,本文將館藏古籍文獻的收藏情況、藏書特色、版本情況以及《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和《中國古籍善本總目》收錄本館古籍的情況略作介紹。
1 古籍文獻的收藏情況
1.1 古籍文獻的收藏工作
本館創(chuàng)建之日起就開展了古籍文獻的收藏。其收藏工作主要有四個方面:
(1)采購工作。1906年本館創(chuàng)建時,將軍署學務處就派人到北京、上海等地采購圖書。據林傳甲《龍江進化錄?藏書樓記》載:“程將軍時,宋都督由京師購書歸,設立圖書館于墾務局之東廂?!边@就是黑龍江將軍程德全時,將軍署文案處總理兼學案總理宋小濂建圖書館時采購的第一批古籍文獻。1908年,本館在省城西關外奏建藏書樓時又兩次派人到各地廣購經、史、子、集各種古籍文獻和東西方各國圖書譯印精本以及各省書局刻印之書。1920年,圖書館因經費緊張而關閉。1925年,時任黑龍江省督軍代省長吳俊升(字、興權)為圖書館捐款大洋兩萬元,使圖書館得以開館。不久,省財政恢復對圖書館的開辦經費,并陸續(xù)購進一部分圖書。1990年,在上海圖書交換大會上又買進一部分古籍文獻。以上是幾次主要的古籍圖書采購工作。
(2)征集活動。本館在百年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省政府曾開展了三次征集古籍文獻活動。一次是民國二年(1913年)省教育司開展的古籍文獻征集活動,負責這次征集活動的齊齊哈爾正黃旗協(xié)領、達斡爾族藏書家敖慶善帶頭將個人收藏的滿蒙文古籍文獻近百種捐贈給圖書館,為館藏滿蒙文古籍文獻奠定了基礎。第二次是齊齊哈爾市解放初期,1946年,黑龍江省政府主席于毅夫得知原省教育廳廳長代省長于駟興是齊齊哈爾的藏書大家,于是和省教育廳廳長關夢覺親自登門拜訪于駟興(已故)之孫于爾同,動員將其藏書捐獻給圖書館,以澤惠后人,于爾同慷慨地將家藏古籍文獻一萬余冊及書箱全部捐獻給圖書館。第三次是1948年,全省開展了征集古籍圖書和文物活動,在甘南、訥河、安達等縣及市區(qū)各有關單位、個人征集到線裝古籍文獻7萬余冊。
(3)捐贈古籍。向圖書館捐贈古籍文獻的傳統(tǒng)由來以久。本館創(chuàng)建初期,黑龍江將軍程德全曾將個人收藏的77部古籍文獻捐獻給圖書館。以后,黑龍江巡撫周樹模、省學務處提調林傳甲、將軍府文幕張朝墉以及卜奎書院等都曾向圖書館捐贈古籍文獻。1925年,時任黑龍江省督軍代省長吳俊升(字、興權)為圖書館捐款大洋兩萬元,其中的一萬元用于購買圖書,用此款購買的圖書鈐有“黑龍江省興權圖書館”之印。1930年,東北邊防軍副司令官、黑龍江省政府主席萬福麟兩次個人出資購買古籍文獻141種、1900余冊捐贈給圖書館,充實館藏?!妒⒕r報》1931年5月24日曾報道“萬主席注重文化捐助書籍百余種系購自北平之孤本”的消息。
(4)交換古籍。1982年,本館與北京中國書店開展了交換古籍業(yè)務,換得古籍善本200余種。原有古籍善本300余種,加上這次交換來的古籍善本200余種,館藏古籍善本達到500余種。這次交換來的古籍文獻,不僅使館藏古籍善本數量增加、古籍的版本也較為齊全,古籍文獻的質量有了很大提高。
1.2 古籍文獻的館藏情況
歷經百年積累,本館現藏有唐、宋、元、明、清各時期古籍文獻7000余種、近12萬冊。其中善本600余種、7000余冊。經、史、子、集、叢收藏具備,其各類古籍文獻的收藏情況如下:
其一,經部。本館經部藏書比較全,有800余種,其中善本152種。經部易類藏書最多,有280余種,其中易類善本有60余種。《周易》是我國最早的哲學著作,易類藏書不僅蘊藏著豐富的古代哲學思想,也記錄了我國古代哲學發(fā)展的歷史。這些珍貴的古籍文獻對于研究古代哲學思想和哲學發(fā)展史具有極其珍貴的參考價值。
其二,史部。史部藏書1400余種,善本有91種,其中清史資料較多,有近千種。如《二十四史》、《大清歷朝實錄》、《東華錄》、《東華續(xù)錄》、《大清會典》、《清史稿》以及地方史書《盛京通志》、《吉林通志》、《滿洲源流考》、《黑龍江志稿》等。這些藏書對廣大讀者研究我國歷史、尤其是清代歷史,可提供較豐富的史料。
其三,子部。藏書有800余種,善本165種,其中儒家類就有近300種。其它如道家、法家、兵家、農家、醫(yī)家以及雜家類、宗教類等藏書均有。
其四,集部。集部藏書有1400余種,善本有191種,其中清代別集較多,有400余種。如清代著名學者顧炎武、黃宗羲、呂留良、吳偉業(yè)、朱彝尊、杭世駿、劉鳳誥等人的詩文集。這些豐富的典藏為研究我國文學史以及清代著名學者,提供了多方面的參考資料。
叢書118種、其中善本4種。滿蒙文古籍文獻92種。碑帖、拓片共有700余種,其中善本144種。另有部分未整理的古籍和殘本等。
2 館藏古籍文獻特色
在百年的藏書工作中,本館根據本地區(qū)的特點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館藏古籍特色。
2.1 滿蒙文古籍文獻
滿蒙文文獻是清代歷史的特定產物,也是記錄清代歷史的重要文獻。目前有這部分藏書的單位主要是在我國北方的幾個圖書館,如北京圖書館、遼寧省圖書館、吉林省圖書館以及北京故宮博物院等。因此,本館的這部分藏書在省內頗具特色?,F有滿蒙文古籍藏書92種,如清順治十一年的初刻本《新刻滿漢字詩經》、滿文抄本《三國志》、清道光刻本《聊齋志異》、清乾隆《四庫全書》抄本《御制滿洲蒙古漢字三合切音清文鑒》、清乾隆五十七年雙峰樓刻本《三合便覽》等,這些藏書已全部收入到故宮博物院編輯的《滿蒙文古籍聯合目錄》中。這部分藏書的來源,主要是民國時期齊齊哈爾正黃旗協(xié)領敖慶善、解放初期杜爾伯特旗旗長鄭文普捐贈給齊齊哈爾市圖書館的。多年來,日本、丹麥、韓國以及國內專家、學者等多次慕名來本館考察和進行學術交流。
2.2 流人藏書以及流人著作
清初,齊齊哈爾地區(qū)是清朝發(fā)配流人的主要戍所。其中,有一部分流人是因反抗清朝政府的專制統(tǒng)治,獲罪后發(fā)配到這里的官宦文人。這些流人在極其困苦的條件下,仍不失文人風雅,為傳播中原文化,歷盡艱辛將自己的藏書帶到邊塞。同時,在邊塞又撰寫了大量謳歌塞北風光的詩文作品和記述地方歷史的志書。本館流人藏書以及流人著作有近百種。如明末清初思想家呂留良的藏書僅館藏善本就有23種,其中醫(yī)家類有9種。流人在齊齊哈爾地區(qū)撰寫的著作有清康熙五十一年至五十五年方式濟的《龍沙紀略》、清嘉慶七年程瑛的《龍沙劍傳奇》、清道光十年劉鳳誥的《存晦齋集》、清道光年英和的《卜魁紀略》、清光緒四年王性存的《寒翠堂植物十二詠》以及清乾隆二十年方氏家刻本《述本堂詩集》等。流人文化是齊齊哈爾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流人的藏書不僅豐富了館藏,同時為港、澳及大陸學者研究清代前期東北史以及流人史提供了較翔實的資料。如:2005年,香港學者張克偉曾多次來信咨詢流人問題和征集地方專家研究流人的科研成果。2006年6月,呂留良祖籍浙江省桐鄉(xiāng)市呂留良研究會的學者徐正和呂氏后裔呂觀洲等專程來齊齊哈爾市圖書館進行考察和學術交流。
2.3 達斡爾族文獻
達斡爾族是齊齊哈爾地區(qū)的土著民族,研究齊齊哈爾的歷史自然離不開達斡爾族的歷史。本館有關反映達斡爾族內容的古籍藏書近百種,如《達斡爾蒙古考》、《黑龍江外記》、《黑水先民傳》、《龍城舊聞》、《黑水郭氏家乘》、《璦琿縣志》、《訥河縣志》、《東北地方沿革及其民族》等。多年來,曾吸引了內蒙、遼寧、韓國等中外學者、專家來本館進行考察和學術交流。
3 古籍版本情況
本館收藏的古籍文獻從版本情況來看,有唐、宋、元、明、清各時期版本。如唐貞觀三年寫卷子本《鹖冠子》殘卷,唐開元年間寫本《大寶積經》卷一百零四,宋福州東禪寺刻《崇寧萬壽大藏》零種《佛藏經》一卷。元刻本有《元豐類稿》、《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明刻本有154種、明抄本3種、明金寫本1種、明銅活字1種,其中的明萬歷閔刻套印本《楚詞》二卷、明萬歷二十四年刻鈐印本《集古印譜》五卷、明永樂七年太子朱高熾(明仁宗)為母后刻印的《妙法蓮華經》七卷、明萬歷刻本《蘇黃尺牘選》六卷等都是刻印精良的稀少文獻。明正統(tǒng)元年金寫本《慈悲水懺法》三卷,金字蘭地、字體端莊,卷前有釋迦牟尼佛與文珠菩薩、普賢菩薩以及四大天王像,卷末有韋馱像,形象生動,畫面逼真,是古籍文獻中的藝術珍品。在清刻本與民國刻本中,以清刻本居多。清順治十八年刻本《大易則通》十五卷,清乾隆二十一年刻本《周子全書》二十二卷首一卷,清武英殿聚珍本《易原》八卷、《易學濫觴》一卷,清咸豐二年東郡楊氏海源閣仿宋刻本《蔡中朗集》十卷外集四卷傳表一卷等或為海內孤本,或為國內最佳刻本之一,彌足珍貴。
此外,在館藏拓本碑帖和手寫本法帖中也有一些珍品佳作,如明萬歷王府刻本《淳化閣法帖》、明文征明玉蘭堂刻本《唐撫州南城縣麻姑仙壇記》、清嘉慶間《鐵公保梅庵行書真跡》等。從版本類別來看有寫本、抄本、刻本、彩色套印本、木活字本、銅活字本、鉛印本、石印本、影印本等,大都具備。以上各書是本館古籍版本中的翹楚,不僅具有珍貴的歷史文物價值,還具有重要的學術史料價值。
歷百年歷史,積萬卷藏書。齊齊哈爾市圖書館的古籍文獻,不僅使歷經百年風雨的齊齊哈爾市圖書館充滿了文化內涵,也承載了北疆文化的底蘊,記錄了古城的歲月滄桑。同時,它也是齊齊哈爾人民乃至黑龍江省人民的一筆珍貴的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