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立華
摘要: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一份文件中說:“未來的文盲將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閱讀,不會學習的人?!币会樢娧仃U明了閱讀的重要性。而閱讀教學在教學中是重中之重了,教學實踐告訴我們,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有很大的困難,這就要求從事語文教學工作的教師要用一定的方法,來攻克難點。筆者在十幾年的語文教學中,探索出以下一些方法:抓好讀的教學,掌握進入語文殿堂的金鑰匙;記憶專有名詞,不被特殊名詞困倒;弄懂各種文體,按照文體對號入座;學會利用工具書,找到深刻理解的捷徑;加強情感體驗,感悟文章中的思想內(nèi)涵。
關鍵詞:閱讀能力 教學方法
閱讀教學是語言文字理解能力的訓練,學生閱讀能力不高,學習效果勢必受到很大的影響。有時候?qū)W生對一篇文章不知所云,或者是一知半解,或者是只知道表面意思,而不懂其內(nèi)涵,歸根結底使學生閱讀能力低造成的。針對學生中間學習困難,而引發(fā)的這些問題,要求語文教師有針對性的教會學生一些閱讀的方法,來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從而提高語文的學習水平,筆者從事語文教學十多年來,探索和積累了一些方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一、抓好讀的教學,掌握進入語文的金鑰匙
讀包括朗讀、默讀、精讀等。朗讀是閱讀的第一步,特別是對于語文知識基礎一般的同學,更是培養(yǎng)他們閱讀的第一步,首先要求學生學會一字一句的讀,重點是培養(yǎng)閱讀習慣。默讀,是一種不出聲的讀,也成為“心讀”,這是學生獲取知識最實用,最有價值的閱讀方式。當眼睛感知文字符號后,由神經(jīng)傳導到大腦,大腦進行思維活動,充分強化視覺的功能。進行默讀訓練,應注意以下三點;第一,默讀時必須要求學生全神貫注。第二,默讀是教師要加強巡視,教會學生提高眼睛掃描的速度,減少眼停時間,使腦對文字的感知速度變?yōu)閷?nèi)容的領會。第三,閱讀時教師還應該指導學生動手做些筆記,即在特定的地方做上勾、點、圈、劃的符號,加上注釋、點評等等。精讀是閱讀能力訓練的重要方式,適用于中高年級。以精讀一篇課文為訓練形式為例,通常有三個步驟:第一步是通讀。通讀是為了熟悉課文,需要看標題、正注釋、插圖、思考和練習,同時標記有疑難的字、詞、句;經(jīng)過通讀能把握課文大意,獲得總體印象。第二步是細閱。細讀在于理解,由淺入深,從而理清結構,弄清詞語在上下文中的含義和作用,領會文中重要的段落和關鍵性語句,大體上了解文章的思路,把握全文的主旨,體會作者的態(tài)度或觀點,并明確課文的表達方式。第三步是揣摩、咀嚼、挖掘,在于深入領會,以便能從立意、構思、形象、寫作技巧、語言風格等方面初步鑒賞,并能對課文的思想意義和表現(xiàn)形式做初步評價。在精讀過程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通過字面看字面背后的含義,并且逐步學會挖掘內(nèi)在的東西。比如在教《為人民服務》這一課時,有一句話“古時候有一個叫司馬遷的文學家說過……”對于司馬遷這個名字,有很多的內(nèi)容可以挖掘、探究,這時就可以引導學生作進一步的探究。
二、記憶專有名詞,不被特殊名詞困到
學生對于專有名詞的理解是一個難點,學生不了解、不明白,直接影響閱讀的效果。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特別讓學生記憶專有名詞。如人名、物名、地名、科學術語、常識性術語等等,這樣也就相對的解決了一些閱讀中的困難,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弄懂各種文體,按照文體對號入座
目前我們的教科書,選用的課文以現(xiàn)代文居多,現(xiàn)代文可以根據(jù)文體的異同,按不同方法閱讀。
1.記敘文體。此類文章的閱讀,要找準文章所記敘的事件所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jīng)過、結果。要理清事件條理,找出所記之事的重點,不要胡子眉毛一起抓,到頭來什么都沒有找到。
2.說明文體。此類文章在閱讀時應善于找出所描寫景物的特征,景物不同,則特征也不同。還要找出描寫景物的次序,是從上到下,還是由遠及近。最后應注意做這所描寫景物是否含有特殊意義,是不是借景抒情、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等。
3.說明文體。此類文章在閱讀時應注意說明的物體的特征。只有把說明的物體突出的特征找得準、看得透,才能找到被說明物體的本質(zhì)。還應注意找出說明文中寫得生動的地方,找出說明方法,通常這也是考題。
4.抒情散文。抒情散文一般認為是現(xiàn)代文中較難理解的一種文體。因此你應該試著揣摩作者的心境,用作者寫作的心情去理解,同時也試著揣摩景物的特點,這樣有助于對此類文章的理解。
5.議論文體。議論文在閱讀時,應在讀過一至二遍后能準確找出論點、論據(jù)及論證方法。論點的提出是有根據(jù)的,這個根據(jù)就叫論據(jù),論點一般開門見山的提出。
四、學會利用工具書,找到深刻理解的捷徑
培養(yǎng)學生使用工具書,如《現(xiàn)代漢語詞典》、《辭海》等,更加有利于他們閱讀能力的提高。在學生初步掌握了閱讀方法后便可放手讓他們獨自閱讀,大大提高了閱讀的興趣和效果。
五、加強情感體驗,感悟文章中的思想內(nèi)涵
激發(fā)學生情感體驗是非常難的,但是只有情感體驗到位,才能推動學生“學文”、“悟道”,有效地理解和吸收課文語言,從而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情感是學生對某一事物產(chǎn)生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共鳴,而引起感覺。
1.營造氛圍,感知情感形象
在情感教育中,讓學生通過想象,在思想上樹立具體的情感形象是首要的事情。這一步一般安排在一篇課文中的教學開端,主要常用的方法有:(1)做課文內(nèi)容作摘要介紹。如教學《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先介紹作者的生活經(jīng)歷。(2)簡介課文的背景材料。如教學《沁園春·雪》時,介紹作者的雄心抱負。(3)引用學生的知識經(jīng)驗。如在教學《我的信念》的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的開頭語:“我們學過很多偉人的事跡,比如海倫凱勒、貝多芬……這樣學生用已有的經(jīng)驗,更能夠深刻的理解課文的含義?!?/p>
在引導學生產(chǎn)生情緒體驗時,可以調(diào)動音樂手段,使音形結合起來,讓學生邊看、邊聽、邊聯(lián)想,把一些比較抽象的內(nèi)容上升到具體內(nèi)容,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
2.創(chuàng)設情境
要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教學中必須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產(chǎn)生共鳴。 (1)身臨其境。如《青春隨想》綜合性學習時,我身穿活潑服裝、面帶笑容走進教室,和學生一起唱《青春舞曲》這首歌,然后我充滿激情的導入課本,介紹本次活動,學生就能放開自我,很好的展示自我。(2)畫面展示。如教學《丑小鴨》一課我出示了掛圖,向?qū)W生顯示了丑小鴨不幸遭遇的情景的場景,由此產(chǎn)生情感體驗。學生觀察時我提問:“你看到了什么?有何感受?”看后有的學生說:“丑小鴨受到雞、鴨、貓的排擠、嘲笑,他忍受了常人難以忍受的痛苦,但他沒有對生活失去信心,向往好的生活。”此時,他們已從圖中體會到丑小鴨頑強的毅力和不屈的靈魂。(3)生動表演。如《師生情》的作文教學時,試想學生到醫(yī)院看生病的老師,我請兩位學生上臺表演在在門口向里面張望的情景,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從而激發(fā)他們對老師的尊敬之情,既為學生積累習作材料,也豐富了學生的閱讀感悟。
3.增強教師的自身感受
羅曼·羅蘭說:“要播撒陽光在別人心中,總得自己心中有陽光?!币虼私處煴仨氃鰪娮陨淼母惺?如教學《最后一課》時,講到“教師用顫抖的手寫下‘法蘭西萬歲”時,由于我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融為一體,淚水奪眶而出,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情感體驗,使他們受到了深刻的感染和教育。
在閱讀教學中,只有充分開發(fā)和利用情感因素,才能提高閱讀能力,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課文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更好的吸取課文的語言,更好的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更好的領會課文中心。
綜上所述,教會學生一些必要的閱讀方法,對于培養(yǎng)和提高他們的閱讀水平時非常有益的。掌握了這些方法,學生的閱讀和學習會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