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是學習積極性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學生對所學的學科越有興趣,學起來就越自覺,越學越愛學。這樣他們的成績就會迅速提高。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曾指出,“濃厚的興趣能彌補智能的不足,持久的興趣會導致發(fā)明創(chuàng)造?!币虼?對于英語教師來說,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呢?下面我談幾點體會。
一、讓學生明確學習英語的重要性
在當今英語教學中,多數學生不是“我要學”,而是“要我學”,甚至是“不想學”,產生這種現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這些學生沒有充分認識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為了使學生認識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教導學生認識到英語是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獲取世界各方面信息和進行國際交流的重要工具,認識到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英語這個學科越來越顯得重要;要告訴學生,要實現四化建設,一定要學習外國的先進科學技術經驗,如果不懂英語,那怎么能向外國人學習交流呢?從日常生活中也能看出懂英語的重要性,比如有的同學家里用的進口電視機、影碟機、電腦等,上面都沒有中文說明,如果我們懂得英文的話,則根據鍵位上標明的英文就可以操作使用。通過這樣的思想教育,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學習英語是社會的需要、時代的需要、今后生活的需要,這也就奠定了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基礎。
二、把課堂教學活躍起來
優(yōu)化課堂教學,一直是教師孜孜探索的問題。對于小學生來說,一節(jié)課怎樣才能充分利用,取得良好的效果呢?我們都知道,小學生的好奇心特強,有著喜歡學習新鮮知識的強烈愿望,如果仍用灌輸式教學方法,他們的心理優(yōu)勢就難以發(fā)揮出來。我在課堂教學中利用直觀教學,收到了較為理想的效果。具體、直觀、形象最能引起學生注意,讓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中理解、體會、運用英語知識,根據低年級教學內容,在教學中盡量充分利用實物、圖片等創(chuàng)造情景進行教學。學生看到實物或圖片積極思維,爭先恐后地答問練習,例如教學“apple”這個單詞時,我拿了幾個實物藏起來,待用時隨手拿出,我問:“What's this?”,學生回答“蘋果”。我解釋蘋果就是apple,然后學生照此方式回答。apple在學生手中傳遞,知識在學生心中烙印,這樣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學會了apple這個詞,又掌握了“What's this?”這個句型。這種教學法,不僅使學生學習興趣高漲,知識也掌握得扎實牢固。
三、教師與學生建立融洽的關系
教師首先應在課余時間多與學生談心,與他們交朋友,使學生感覺到師生之間是一種平等、互助教育的關系,每當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困難時,教師盡力摸準學生的動情點,針對學生的疑難處,循循善誘、以情促知,使學生在思想上與教師產生共鳴。其次,教師要相信學生有能力學好英語,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并時刻鼓勵他們。由于學生的學習基礎、智力的差異等客觀因素存在,不能因學生學習成績好壞、品行、家庭等狀況優(yōu)劣而有偏見,要尊重學生并一視同仁。再次,教師要有寬容態(tài)度。目前學生多是獨生子女,個性強、貪玩好動,不完成作業(yè)甚至故意惹老師生氣,這時教師不要采取不良做法,而應當再站在學生角度來觀察和思考學生做法,心情就會漸漸平息轉而心平氣和地與學生交換意見,同時學生也會認為老師平易近人、和藹可親,進而喜歡英語學科。
四、放手讓學生投入到語言實踐中去
學生的語言實踐是英語教學的精髓,實踐也是產生興趣的一個重要條件,適當的實踐活動使學生在一定程度上有
所收獲。小學生好說好動,喜歡在別人面前表現自己,教師要充分利用這個優(yōu)勢,大膽讓他們實踐,在課堂前幾分鐘或在家庭日常生活中運用英語。如:Thank you,How do you do?Good evening, This is a book,Bye-bye等等,這既鍛煉了口頭表達能力,也提高了學生說的興趣。一旦嘗到了語言實踐的甜頭,學生說英語的愿望就會越來越高,在課后、在路上、碰見老師,甚至回到家里都想說幾句英語。
總之,要使英語教學更加生動有趣,使學習活動達到富有藝術性色彩,需要英語教師的艱苦創(chuàng)造。通過教師自身的藝術修養(yǎng),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感染,使教學方法、教學形式和教學手段巧妙結合,使學生真正體驗英語學習和使用的樂趣,大大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