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貞 邱海峰 張 勇
摘要分析了新優(yōu)地被植物在駐馬店市園林綠化中引種的意義,介紹了幾種低矮地被植物的特征特性及養(yǎng)護管理,旨在為其他城市的園林綠化建設提供科學理論依據(jù)和指導。
關鍵詞新優(yōu)地被植物;園林應用;養(yǎng)護管理
中圖分類號S688.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 1007-5739(2009)07-0060-02
地被植物是指那些自然生長高度或者是修剪后高度在1m以下,最下分枝較貼近地面,成片種植后枝葉密集,能較好的覆蓋地面,形成一定的景觀效果,并具較強擴展能力的植物,包括木本、草本、藤本及多漿植物。草坪植物依其性質也屬于地被植物,但草坪在生產(chǎn)與養(yǎng)護管理等方面與其他地被植物不同,因此草坪自成一個體系。草坪產(chǎn)業(yè)的快速發(fā)展,使人們清醒地認識到,草坪管理難度大,費用高,適應面窄,觀賞園林效果單一,嚴重影響了草坪業(yè)發(fā)展的深度和廣度。為此,一些新型地被植物應用于園林中,品種越來越多,面積日益擴大。如花葉絡石、常夏石竹、金葉過路黃、彩葉美人焦、大花萱草等新優(yōu)地被植物在駐馬店新區(qū)草坪改造中得到了應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草坪業(yè)上的一些難題,彌補了草坪無花和當?shù)夭萜憾究蔹S的缺陷。筆者現(xiàn)將幾種論述低矮的可以替代草坪的新優(yōu)地被植物。
1新優(yōu)地被植物在駐馬店市園林綠化中引種的意義
1.1新優(yōu)地被植物的合理利用,對建設節(jié)約型園林城市有著重要作用
駐馬店行政新區(qū)綠化面積10.4hm2,其中冷季型草坪面積占9萬多平方米。大面積的草坪給養(yǎng)護管理帶來了一定的難度。一是根據(jù)當?shù)氐臍夂驐l件,春夏季灌溉耗水量特別大;二是每年3~9月草坪修剪任務非常繁重;三是土壤的貧瘠導致了草坪生長衰弱,抗病蟲能力低下,加上夜晚燈光誘導加劇了草坪病蟲害的暴發(fā)。要保證草坪的正常生長,冷季型草坪常需修剪、澆水、施肥、病蟲防治、除草等,管理要求極精細,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為此,要改變以往的綠化養(yǎng)護方式,走建設節(jié)約型園林城市之路,提高城市的綠化養(yǎng)護水平。由于一些地被植物適應性極強,耐寒、耐旱、耐貧瘠,養(yǎng)護管理粗放,不需要經(jīng)常精心修剪和護理,減少了人工養(yǎng)護的費用。因此,目前一些新優(yōu)地被植物越來越被現(xiàn)代化園林城市所認同。
1.2新優(yōu)地被植物有著良好的觀賞和景觀效果
景觀效果上草坪以觀葉為主,而地被植物種類繁多,在應用中適應性強,層次變化豐富,色彩繽紛,可構成豐富多彩的景觀層次。并具有獨特的株型、葉型、葉色和花色,群體效果好。其中許多有艷麗的花朵,色彩絢麗多變的葉片,豐富了季相,提高了綠化景觀的品位。常夏石竹因花期長,具有較好的美化、綠化作用及較強的觀賞性被當作地被植物的首選。金葉過路黃在新區(qū)園路兩側配置,其色彩的變化,使原本比較單調、空曠的園路充滿生機和情趣?;ㄈ~絡石作為一種新優(yōu)的園林彩葉地被植物被引進,其由紅葉、粉紅葉、純白葉、斑葉和綠葉所構成的色彩群,極其艷麗、多彩,尤其以春、夏、秋3季更佳。
1.3新優(yōu)地被植物的引種,利于生態(tài)園林城市的建設
生物多樣性是城市生態(tài)園林構建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新優(yōu)地被植物的引進,豐富了當?shù)氐闹参锶郝洌苁箞@林植物群落相對于環(huán)境及其變化有更好的適應調整能力。且多個種組成的植物群落,要比單一種的群落能更有效地利用環(huán)境資源,具有更大的生態(tài)穩(wěn)定性。
2幾種地被植物的養(yǎng)護管理
2.1常夏石竹
2.1.1形態(tài)特征及生長習性。常夏石竹是石竹科石竹屬,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植株叢生,節(jié)膨大,單葉對生,四季常綠,3季開花,花期5~10月?;ㄓ蟹奂t、紅、白等色,有香氣。盛花期能全部覆蓋地面,花葉并茂,香氣怡人,四季常青,堪稱草中之王、綠地之寶,是理想的地被植物之一,為此也稱為地被石竹。常夏石竹陽性,耐半陰,耐寒,喜肥,適應性廣,抗嚴寒,耐干旱瘠薄,對土壤酸堿度要求不十分嚴格(pH值介于5~8之間的土壤均可種植),分生、分化能力強,繁殖容易,生長迅速。
2.1.2養(yǎng)護管理。①肥水管理。由于常夏石竹耐干旱、瘠薄,因此澆水時間、次數(shù)應根據(jù)天氣干旱情況及土壤墑情靈活用水,在水分管理上,掌握寧干勿濕的原則。夏季由于溫度高,雨水偏多,石竹根部極易腐爛。因此,梅雨季節(jié)或大雨過后,應注意及時排水。如久旱無雨,天氣干旱,可適當增加澆水次數(shù)。一般情況下每年需澆3次水,第1次在初春苗木剛開始返青時澆返青水;第2次在5月中旬進入盛花期時澆花期水;第3次在11月底澆1次封凍水,利于常夏石竹安全越冬。每年結合澆水對常夏石竹進行追肥,一般在第1次盛花期后追施復合肥150~225kg/hm2,以促進苗木生長和下次提前開花。②修剪。修剪在常夏石竹管理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適當?shù)男藜艨墒蛊渖L健旺,根系發(fā)達,開花繁多。從晚春至秋季一直花開不斷,每次花敗后都要對花莖進行修剪。修剪高度以能破壞多數(shù)枝條的生長點為宜,以利多分蘗,成坪快。成坪后的常夏石竹正常的養(yǎng)護一般每年修剪2次即可。第1次在第1次開花后,一般保留8~9cm,這樣既能減少養(yǎng)分的消耗,又利于通風透光;第2次修剪于9月中旬進行,為石竹順利越冬及第2年健壯生長打下基礎。因此,要適當重剪,以增加其冬季的抗寒性和觀賞效果,一般高度保留5cm左右。③病蟲害防治。常夏石竹適應性強,管理粗放,蟲害很少發(fā)生,主要發(fā)生于夏季7~9月高溫季節(jié)。病害主要有立枯病、凋萎病、軟腐病等,防治方法:每次修剪后立即噴灑多菌靈,或百菌清、退菌特、立枯凈等殺菌劑進行預防。發(fā)病期用600~800倍殺菌劑進行噴霧或500倍藥液灌根防治,每10d防治1次,連續(xù)用藥3~4次。發(fā)現(xiàn)病株后立即拔除并集中燒毀,然后對土壤消毒后再補植。夏季梅雨季節(jié)及時排水,防止積水漚根引起病菌感染。害蟲主要有地老虎、螻蛄、蚜蟲等。地下害蟲可用敵百蟲、米樂爾拌成毒餌撒施,地上害蟲可用氧化樂果、毒死蜱等藥物進行噴霧防治。
2.2花葉絡石
2.2.1形態(tài)特征及生長習性?;ㄈ~絡石是夾竹桃科絡石屬,常綠木質藤蔓植物。莖有不明顯皮孔。小枝、嫩葉柄及葉背面被短柔毛,老枝葉無毛。葉革質,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或寬倒卵形。老葉近綠色或淡綠色,第1輪新葉粉紅色,少數(shù)有2~3對粉紅葉,第2~3對為純白色葉,在純白葉與老綠葉間有數(shù)對斑狀花葉,整株葉色豐富,可謂色彩斑斕?;ㄈ~絡石喜光,強耐陰,喜空氣濕度較大、排水良好的酸性、中性的土壤環(huán)境,抗病能力強,生長旺盛,耐干旱,抗短期洪澇,抗寒。其葉色的變化與光照、生長狀況相關,艷麗的色彩表現(xiàn)需要有良好的光照條件和旺盛的生長條件。
2.2.2養(yǎng)護管理?;ㄈ~絡石在當?shù)芈兜卦耘嗫砂踩蕉T谏L期間通常3~5月以施用氮肥為主,促進植株生長,6~8月追施適量磷鉀肥,促進植株健壯以達到最佳的色彩效果;春季需要通過強度修剪以促進萌枝,增加觀賞枝,同時形成緊密型植株叢,10月開始停止修剪等。花葉絡石喜光,強耐陰。因此,在園林綠化中,可于山石避光面種植,以覆被山石更顯生氣;或于坡地林下種植,既美化坡地,又可保持水土。
2.3金葉過路黃
2.3.1生物學特性及生長習性。金葉過路黃為報春花科珍珠菜屬,多年生常綠宿根草本,是一種極具推廣潛力的優(yōu)良彩葉地被植物。植株高約5cm,具有豐富的地表匍匐莖(匍匐莖最長時可達1m以上),莖節(jié)較短,節(jié)間能著地生根;葉卵圓形,金黃色,最適生長溫度15~30℃;花期5~7月,開杯狀黃花。金葉過路黃喜光,耐熱,耐旱,耐寒。
2.3.2養(yǎng)護管理。金葉過路黃是一種非常優(yōu)良的耐粗放管理的彩葉地被,對土壤的適應性強,具有較強的耐干旱能力。剛移栽后注意澆水,以后不干不澆,澆則澆透,以確保埋于地下的莖節(jié)能吸收到充足的水分,保證成活并發(fā)芽生長;發(fā)新根后要及時用0.3%磷酸二氫鉀或過磷酸鈣100倍液噴施2~3次,同時按3~5g/m2的用量適時追施1次尿素,再澆1次透水。在炎熱的夏季要嚴格控制土壤的水分含量,寧干勿濕,防止高溫高濕出現(xiàn)苗木腐爛,并要適時噴灑藥劑,以防病蟲害發(fā)生;在金葉過路黃完全覆蓋地面以后,會表現(xiàn)出很強的簇擁疊生性狀,要及時進行疏枝或剪割,以防止病害的發(fā)生。另外,它覆蓋地面以后抗雜草能力相當強,能夠抑制如空心蓮子草等惡性雜草的入侵。因此,在栽培管理中雜草的防除工作量較少。據(jù)觀察,金葉過路黃植株在夏季高溫高濕時較易感染疫病,發(fā)病期為6~8月,其癥狀表現(xiàn)為葉片褐色腐爛,莖部變黑腐爛,并有粘滑感。初感病部位呈水浸狀暗褐色斑點,然后變?yōu)楹诤稚邏K,最后植株莖部變黑腐爛而死亡。防治方法:栽植前,用70%五氯硝基苯或50%代森銨500~600倍液進行土壤消毒;控制氮肥用量,防止金葉過路黃因瘋長而形成密叢;在高溫夏季要保證土壤干濕適度,不要輕易澆水;從5月中旬開始,要定期噴施75%百菌清或80%代森鋅800~1 000倍液等,尤其在高溫天氣的雨后要及時噴藥預防;適時修剪,及時疏枝,清除過密的匍匐莖和發(fā)病的下位葉;發(fā)病后及時用58%甲霜靈-錳鋅800~1 000倍液、80%代森鋅600~800倍液等澆灌根部或根際土壤。為害金葉過路黃的害蟲主要有小地老虎、蝸牛等,其可使金葉過路黃的莖葉造成孔洞和缺刻,嚴重時將其葉片吃光,從而影響景觀效果。用50%辛硫磷1 000倍液等防治小地老虎。用蝸克星1.0~1.5g/m2制成毒餌于傍晚時撒在被害植株上防治蝸牛,效果較好。
3結語
在當?shù)?,由于受氣候條件的影響,園林景觀的季節(jié)性變化非常明顯,新優(yōu)地被植物作為綠化的基礎覆蓋材料,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應選擇恰當?shù)牡乇恢参飸糜诤线m地段,以增加園林景觀的美感,延長觀賞期顯得頗為重要。一般園林綠地中適于上述幾種地被植物栽植的地點大致有以下特點:一是養(yǎng)護管理不方便,如水源不足,斜坡地剪草機械不能入內的地塊,選用覆蓋能力強、耐粗放管理的地被很合適;二是栽培條件差的地方,如土壤貧瘠,砂石多,郁蔽或光照不足,風力強勁,建筑物殘余基礎地等場所,地被植物可起到消除“死角”的作用;三是根據(jù)襯托景物的需要,如雕塑、溪邊、花壇、花鏡鑲邊處,可用地被植物加強立體效果;四是在雜草猖獗的地方,可利用適應強、生長迅速的地被植物人為建立起優(yōu)勢種群,抑制雜草滋生。此外,對于園林中喬、灌木林下大片空地,可選擇耐陰性較好、觀賞期長、觀賞價值較高、有耐粗放管理的地被種類,不僅能增加景觀效果,而且不需要花太多的人力、物力去養(yǎng)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