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紅
閱讀是一個復雜的心理語言活動過程,閱讀能力是一種語言的綜合能力。它主要表現(xiàn)在閱讀速度和閱讀理解準確性兩方面。一個人閱讀能力的高低決定了他能否快速高效地吸收有用信息。高效率的閱讀至少與兩個方面的因素有關:語言能力和閱讀技巧。語言能力指擁有一定的詞匯量,一定文化背景常識和一些基礎的語法知識。閱讀技巧包括猜詞的能力、推理的能力、尋找中心句的能力和合理用眼的技巧等。本文結(jié)合學生的特點,具體分析影響閱讀的因素,以期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能力。
一、影響閱讀的主要因素
1.不良的閱讀習慣。
(1)指讀:用手、筆指著文章,逐個單詞地讀,這樣無形中就限制了眼睛的“掃描”速度,從而減慢了閱讀速度。
(2)聲讀:受平時朗讀課文的影響,閱讀時必須讀出聲音才能理解,也就是說,必須先把文字符號轉(zhuǎn)化成聲音,再進行理解,這樣也影響了閱讀速度的提高。
(3)譯讀:在閱讀過程中,不斷地進行單詞、短語、句子的翻譯,通過翻譯成母語來進行理解。
(4)回讀:一遇到生詞或不熟悉的短語便返回到句首或段首重新閱讀。
(5)析讀:在閱讀時,對每個句子都進行語法分析。
這些閱讀習慣不僅減慢了學生的閱讀速度,而且影響了學生對文章的準確理解。這是因為,學生理解的很可能僅僅是文章中某一句話或其中的無關緊要的細節(jié),而很難掌握文章的整體含義和深層含義,更無法培養(yǎng)其利用文字信息進行推斷的能力和對語言內(nèi)部邏輯進行聯(lián)系的能力。
2.影響閱讀的一些因素。
(1)詞匯量:實踐證明,詞匯量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閱讀理解的能力。詞匯量對于閱讀速度和閱讀理解有很大的影響。詞匯量越大,閱讀的范圍越廣,視野就越開闊,閱讀理解的準確性就越高。
(2)背景知識:背景知識在閱讀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定的背景知識對理解的影響大于語言知識。背景知識的缺乏會造成閱讀理解的障礙。不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沒有掌握一些詞語的聯(lián)想意義,社會意義,語用規(guī)則,就不能真正讀懂英語文章,甚至會出現(xiàn)在認識每一個單詞和句子的情況下還不明其內(nèi)涵或造成誤解的現(xiàn)象。
(3)句式:句式的識別在閱讀理解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句式識別包括對句子的句法結(jié)構(gòu)的識別和該結(jié)構(gòu)所包含的相關意義的識別。句式的自動識別和字詞的自動識別共同構(gòu)成了閱讀的最佳途徑,即讀而求其意,使學生流暢地完成句子意義的構(gòu)建。
二、提高閱讀能力的基本策略
1.意群閱讀法?!耙馊骸蓖ǔJ侵冈谝饬x上和語法結(jié)構(gòu)上都緊密聯(lián)系的一組詞語。閱讀文章時在一個意群內(nèi)是不應該停頓的,否則就會影響意思的表達和理解。試用“逐字閱讀法”和“意群閱讀法”閱讀下面這段文字,比較目光停頓的次數(shù)。
用“逐字閱讀法”閱讀這段文字,目光應作如下停頓We//are//having//a//wonderful//time//.I//am//in//the//middle//of//this//great//forest//in//south//America//.We//can't//travel//trough//
The//forest//by//road//.Because//there//aren't//any//roads//.So//We//have//to//travel//by//air//or//boat//.
目光共停頓了40次。
用“意群閱讀法”閱讀這段文字,目光應作如下停頓:
We are//having a wonderful time//.I am //in the middle of this great forest//in south America//.We can't//travel trough the forest by road//.Because there aren't any roads//.So//We have to//travel by air or boat//.
目光停頓了12次。
由此可以看出,以意群為單位閱讀文章,速度要比逐字閱讀文章快得多,而且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大意,獲取重要信息。
2.擴大視幅法?!耙暦笔侵秆劬γ客nD一次能清晰地感知文字的廣度。視幅對閱讀的影響表現(xiàn)在:一方面是看一眼或每一次看清楚的字數(shù)的多少,另一方面是眼睛定格的次數(shù)和時間。在進行閱讀訓練時,要訓練學生努力擴大視幅,使每次看到的語言單位由一個意群擴大到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意群。這樣,視幅越大,閱讀速度就越快。當然,很多學生在閱讀時,容易出現(xiàn)因為圖快而不能準確理解文章,往往是一目十行,大腦中卻一片空白,根本不知文章所云。要解決閱讀速度和理解準確率這對矛盾,需要學生在平時的閱讀過程中多加訓練。
3.掌握猜詞法。猜詞技巧是閱讀理解中不可缺少的一種技巧和能力。在閱讀時碰到生詞是常有的事,尤其是在考試的時候?!安聹y詞義題”是閱讀理解的常見題型之一,所以學會猜詞是非常重要的。常用的猜詞方法有:
(1)根據(jù)構(gòu)詞法知識猜生詞。
①合成法。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組合成一個詞的構(gòu)詞方法就是合成法,由合成法而得來的詞叫合成詞。如果遇到的生詞是合成詞,可以把它還原成一個一個的獨立詞,看每部分是什么意思,再把各個意思綜合起來,便可得到這個合成詞的大概意思。例如:
Ice-cold-ice(冰)+cold(冷的)→ice-cold(冰冷的)
②派生法。通過給一個詞根加上前綴、后綴而構(gòu)成一個新詞的構(gòu)詞方法就是派生法。牢記一些常見的前綴、后綴的用法,可以猜出很多單詞的詞義。例如:
Hope(希望)+ ful(有…的)→hopeful(有希望的)
③轉(zhuǎn)化法。由一種詞性轉(zhuǎn)化成另一種詞性的構(gòu)詞方法叫轉(zhuǎn)化法。
Hand(手)n.-hand(傳遞)v.
Water(水)n.-water(給……澆水)v.
(2)根據(jù)上下文語境猜生詞。
①根據(jù)常識經(jīng)驗猜測詞義。例如,The old man put on his spectacles and began to read .根據(jù)常識,我們可以猜出spectacles是眼鏡的意思。
②利用文中的對比和對照猜生詞。例如:
Mary was talking all the time while Jenny kept reticent.
從前后對照的邏輯關系可以推斷reticent是指“沉默不語的”。
③利用事物或釋例猜生詞。例如:
The doctor is studying glaucoma and other diseases of the eye.
從other diseases of the eye可推斷出“glaucoma”指的是“一種眼睛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在閱讀中碰到生詞時,若無關大局就可忽略不管。如果該生詞很關鍵,影響了對文章整體語意的理解,就應該設法運用正確的猜詞法,盡可能地把握該詞的意思。
三、實施閱讀教學模式之探討
在閱讀教學中,學生能容易地做對一些客觀理解題而對主觀理解題,如概括中心,判斷作者意圖、結(jié)論等則束手無策,成功率極低。實行語篇教學模式,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對語篇的理解程度以及邏輯推理、演繹、歸納的能力?,F(xiàn)將筆者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一些粗淺的做法介紹如下,以與同行探討:
1.閱讀準備中。
(1)引導學生從標題或題目中猜測閱讀的內(nèi)容,擴展學生的思維。
(2)介紹與閱讀內(nèi)容有關的社會、歷史、人文、自然、文化背景,特別是與我國不同的英美等西方國家的歷史地理和風俗習慣。
(3)介紹部分有礙課文理解的生詞。當然更要注意對學生“猜”詞能力的培養(yǎng)。
(4)提出一些與文章中心內(nèi)容有關的問題,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大意。
2.閱讀進行中。
(1)快速閱讀指定的內(nèi)容。
(2)提問好、中、差學生回答指導性問題,問題要圍繞中心思想。
(3)細讀。找出每自然段的主題句。在教師的引導下,對長句、難句進行結(jié)構(gòu)分析,達到深層次地理解文章含義或作者意圖的目的。
(4)分小組討論問題答案,然后全班檢查,總結(jié)做題方法。
當然,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僅僅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語言策略是不夠的,教師還應該要求學生有足夠的詞匯量和對已學語法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并鼓勵學生平時注意積累各方面的知識,關注社會熱點話題和現(xiàn)代科技信息。這樣,學生就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形成較高的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