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智敏
【摘要】 目的 探討運用IKAP理論對腦卒中患者和家屬進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對80例中風患者及其家屬運用IKAP理論進行健康教育,配合住院治療,從而改善預后。結果 90%的患者預后有所改善,肌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復,69%的患者可恢復到生活自理。結論 對腦卒中患者和家屬進行健康教育,是提高和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的有效方法,有助于患者的早日康復。
【關鍵詞】健康教育;護理;腦卒中
腦卒中又稱中風,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或僅有肢體活動不利,伴有口眼歪斜、語言不利,或不經昏仆而僅歪僻不遂為主的病證[1]。腦卒中有很高的致殘率,據(jù)統(tǒng)計高達60%~80%,依賴率15%[2]。故對腦卒中患者及家屬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F(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6年1~12月,我院收治中風偏癱患者80例,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齡最小53歲,最大90歲。左側肢體偏癱54例,右側肢體偏癱26例;CT表現(xiàn)為腦出血10例,腦梗死70例;按常用的肌力分級法分為重度(0~1級)10例,中度(II~III級)57例,輕度(IV級)13例。
1.2 健康教育方法 運用IKAP理論,即信息(information)-知識(knowledge)-信念(attitude)-行為(practice)模式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3]: ①掌握信息。通過與患者及家屬交談,了解患者文化程度、生活及飲食習慣、生活環(huán)境、性格特征、有無家族遺傳史及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查閱病歷,掌握患者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標。通過體查,了解患者的肢體活動及肌張力情況。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掌握患者對疾病知識的需求;②傳授知識。根據(jù)掌握的信息,運用適當?shù)姆椒?,有針對性地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內容:第一階段,入院后第1周,首先介紹醫(yī)院環(huán)境及本病簡介,各種檢查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項。如:血尿便常規(guī)檢查、心電圖、X光、B超等,指導患者及家屬如何留取標本,如何配合檢查。第二階段,積極治療原發(fā)病灶a、心理指導。因本病起病急,癥狀明顯,患者及家屬都擔心預后而產生焦慮、緊張情緒。據(jù)統(tǒng)計,腦卒中后抑郁癥的發(fā)病率為30%[2]。護士要安慰、關心患者及家屬,并時刻關注患者的心理變化,及時調整護理方案。詳細介紹治療、護理及預防的方法。鼓勵患者參與康復訓練。合理的安排陪護及探視,保持病室安靜,減少一切不良刺激,并以親切語言,精湛技術,取得患者及家屬的信任,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b、飲食指導。飲食有規(guī)律,控制總熱量。多食瘦肉、魚、豆制品、新鮮蔬菜水果,忌辛辣、戒煙酒。對不能自主進食或進食嗆咳明顯、吞咽困難者及時插胃管鼻飼飲食。c、作息指導。急性期臥床休息,注意保持肢體功能位置。神志不清、躁動者,加護欄,必要時給予約束,防止跌傷。d、用藥指導。調整血壓藥物,要定時定量,注意血壓保持穩(wěn)定。脫水劑要注意按量準時使用,觀察尿量。e、特殊指導。痰液較多時,要經常更換體位,同時采用從上至下、從外向中間拍背部的方法,促進痰液排出。保持皮膚清潔,按摩骨突及受壓處,以改善血液循環(huán),預防壓瘡發(fā)生[4]。第三階段,病情穩(wěn)定,開始肢體功能的康復。早期以預防致殘為主。注意并保持肢體功能位置。取仰臥位,癱瘓側上肢墊高超過肩部,肘微彎曲,腕和手指輕度伸展,手握紗布卷;膝下放一小枕,腿外側放沙袋,以防腿外展、外旋;足底放足板以防足下垂和外翻;隨翻身變動體位為半仰臥位、側臥位和半俯臥位。中期幫助患者被動運動。具體方法是:按關節(jié)活動閾進行被動運動,由健側到患側、由大關節(jié)至小關節(jié)循序漸進按摩、屈曲、伸展、旋轉,坐位姿勢的矯正,坐位重心轉移訓練,下肢分離運動的易化訓練,負重訓練,站位平衡等訓練。后期以機能訓練為主如:練習步行可在平衡杠內進行,輔助步行手杖練習,上下臺階練習,肩胛帶控制訓練,關節(jié)壓縮訓練,以及日常生活動作訓練等[2]。以上各期康復治療雖有所側重,但不孤立進行,可互相重復,穿插交替進行。向患者傳授知識過程中要注意說話的語氣、神態(tài)、表情,講解速度要慢,語言要通俗易懂,勿使用專業(yè)性很強的醫(yī)學術語。同時,要注意觀察患者的表情和反應,適時提問,反復講解,直到患者聽懂為止;③增強信念。通過對中風偏癱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可以增進患者對疾病的了解和醫(yī)療護理措施的理解,提高患者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感和依從性,使之配合治療和護理,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④產生行為。通過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從思想上重視,自覺執(zhí)行健康教育計劃,促進健康行為的改變。
2 結果
通過以上方法對患者及家屬實現(xiàn)健康教育,收到了顯著的效果?;颊吣苤鸩浇邮芎瓦m應運動障礙的事實,積極配合和堅持肢體功能康復訓練,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逐步增強,生活質量有了明顯提高。80例患者中,有3例因多灶性腦出血死亡;5例因大面積腦梗死而致全癱;其余72例中有55例患者恢復到IV級肌力,生活完全自理;17例患者恢復到II~III級,生活需協(xié)助。無1例發(fā)生壓瘡、感染、肌肉萎縮、關節(jié)畸形等并發(fā)癥。
3 討論
腦卒中致肢體運動功能障礙是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乃至家庭和社會。因此,我們向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指導和幫助患者掌握腦卒中的病因、癥狀、治療、康復及預防等相關知識,增強建立健康行為的態(tài)度和信念,產生維持健康的行為。①使患者充分認識到疾病的危險性,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使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掌握了自我調節(jié),自我保健的技巧,從而使病情顯著緩解,好轉,縮短了病程,減少了疾病的復發(fā)率。提高了生活質量;②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必須鼓勵其家屬共同參與?!凹覍傧到y(tǒng)理論”認為,患者發(fā)生變化時,家庭成員也必定出現(xiàn)變化[5]。家屬作為患者最主要的看護者和社會支持來源,在患者發(fā)病期間,他們也承受著壓力和打擊并因此而焦慮,緩釋這種焦慮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讓他們和患者一起了解與疾病有關的知識和技能,鼓勵他們有效參與到患者的治療與康復過程中,幫助患者盡快恢復健康。另外也有助于患者更進一步感受到來自家屬的關愛和支持,促進彼此間的溝通。
參 考 文 獻
[1]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護理常規(guī)、護理文件書寫、技術操作規(guī)程.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4.
[2] 司惠芳,鄭建琴,吳海燕.實施康復“三階段訓練法”預防腦卒中后“二次損傷”.實用護理雜志,1999,15(7):12.
[3] 徐桂娟,王玉雪,于革華,等.運用IKAP理論對代謝綜合征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研究.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6):60.
[4] 張振路.臨床護理健康教育指南.廣東科技出版社,2002:428-434.
[5] 葛向煜,顧沛,陳利群,等.多階段健康教育對老年肺癌患者術后適應狀況的影響.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