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琴
在中考作文中,有很多學(xué)生都感覺到自己所經(jīng)歷的事和看到的景可以運用于作文中,并能打動自己,但就是不知道該如何將這些事、這些景訴諸筆端;即使寫出來,也覺得很單調(diào)、枯燥,且毫無生氣。這樣,學(xué)生就容易在考場J:不滿于自己的語言平實有余而生動不足,并生怕自己的作文打動不了閱卷教師,從而影響到語文總分。那么,如何才能在短時間內(nèi)讓中考作文的語言“秀”起來呢?
一、精選用詞,為語言增添文采美
寫文章首先要選用最能反映事物本質(zhì)特征的那個詞語。使用詞應(yīng)精當,鮮明生動,且富于變化,以增添文章的文采。這就告訴我們寫文章要繪形傳神,準確生動地表情達意。
實踐證明,如果動詞和形容詞選用恰當,就可以喚起讀者的聯(lián)想和想象,從而把自然界的聲響、物體的形狀與色彩等具體地描寫出來,使人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受。
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描寫的百草園景色:“不必說碧綠的菜畦(顏色),光滑的石井欄(手感、質(zhì)地),高大的皂莢樹(形狀),紫紅的桑葚(顏色);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聲音),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形態(tài)、動作),輕捷的叫天子忽然從草叢間直竄(速度和力度)向云霄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規(guī)模)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的趣味。”這些形容詞的運用讓人仿佛置身其中,同作者一樣感受到無窮的樂趣。
巧妙的疊詞也可以再現(xiàn)事物當時真實的情景,使其富有神韻?!皩ひ捯?,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中的疊詞就很形象地寫出了極度悲傷的情態(tài)。
二、巧用修辭。為語言增添情趣美
修辭手法的巧妙運用,能勾勒出事物的立體特征。狀難言之物如在眼前,能增強語言的形象性,這樣就把事物寫活了。根據(jù)表達的需要,恰當運用比喻、擬人、借代、夸張、對偶、排比、設(shè)問、反問等修辭方法,能增強語言的文學(xué)性,增強語言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這是語言富有文采的一個重要方面。
“那雙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寶珠,如白水銀里頭養(yǎng)著兩丸黑水銀……”(劉鶚《老殘游記》)用博喻刻畫自妞的眼睛:“秋水”見其清澈純凈,“寒星”見其晶瑩明亮,“寶珠”見其圓潤光澤,“水銀”見其黑白分明、水靈生動。讀者從這些比喻中能真切地感受到這雙眼睛顧盼傳情,美麗動人。
“蜘蛛也惜春歸去,網(wǎng)住殘紅不放飛”以“殘紅”代落花,鮮明生動:用擬人手法,生動地表達出惜春之情。
三、善用整散句。為語言增添音韻美
不同的語言風(fēng)格給人以不同的感覺,長短不齊的句子是一種參差的美,兩兩相對的句子是一種勻稱的美,二者巧妙地結(jié)合,使文章語言在整齊中透著變化,參差中顯出勻稱,柔美中帶有活潑,從而增舔語言表達的音韻之美。
文言語句含蓄典雅,口頭用語簡練潑辣;長句周詳嚴密,短句簡潔明快;獨詞句鮮明突出,感嘆句便于抒情;對偶句鏗鏘凝練,反復(fù)句余韻悠然;排比句氣勢磅礴,回環(huán)句耐人尋味……
在《散步》中,“母親本不愿意出來的。她老了,身體不好,走遠一點就覺得很累。我說,正因為如此,才應(yīng)該多走走。母親信服地點點頭,便去拿外套。她現(xiàn)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苯o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段文字具有回環(huán)往復(fù)的特點。它巧妙地傳達出“我”與母親之間情感的微妙變化,使情感再現(xiàn)更為細膩,并給人以無限回味,引人深思。
文章只要綜合運用了多種句式,語言就會大放異彩??梢?,選擇適當?shù)木涫健?梢允拐Z言準確、凝練、連貫,從而增強表達效果,使文章更具文采。
四、妙用詩詞。為語言增添典雅美
我國是詩歌大國,幾千年豐厚的文化積淀是滋長語言的沃土,借經(jīng)典詩詞,吸取傳統(tǒng)精華,抒自我胸臆,會使語言在機智中不乏冷靜,活潑中不乏雅致,從而多一分古典之美。
如董敬貴的《春雨》:歷來春雨最受世人青睞,其中的韻味,品者也各得精妙。翻開記憶的扉頁,細細品讀??傆幸环碌淖涛?。陸游名句“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堪稱絕唱。蘇軾寫雨中西湖“水光滟漣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艷美至極。送別的王維也不忘描繪一番“渭城朝雨澠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景象。至于人們常說的“春雨貴如油”,我想可能源于韓愈的“天街小雨潤如酥”的名句吧?!皶钥醇t濕處,花重錦官城?!边@繁花盛開的世界不能不叫人感嘆杜甫寫景的絕妙。感喟于文人墨客生花的妙筆吧!別忘了,是造物主特別鐘情的春雨誘發(fā)了人們的情感。說起來,春雨才是大自然的“藍精靈”。
作者將陸游、蘇軾、王維、韓愈、杜甫等古代著名詩人的寫雨名句串聯(lián)起來,妙合得天衣無縫,寫出了對春雨的喜愛之情,字里行間彌散出古典的氣息,語言也明麗雅雋。
五、活用俗語。為語言增添機智美
在我國古典文化大餐中,成語、諺語、歇后語、慣用語、格言等是最具生命力的景觀之一。事實證明,活用俗語能貼切自然,通俗易懂地表情達意,并顯露出語言的幽默機智之美。
引用、化用名言警句、典故,巧用名言警句,可以使句子厚重、凝練、警策、含蓄,具有豐富的意蘊,使語言更有文采。閱讀面廣、知識面寬、文化底蘊豐厚的文學(xué),在符合題意的前提下不妨多引用、化用名言警句,以盡情展示自己的才華。
有一個考生在考場上仿寫了五言敘事詩《孔雀東南飛》,其語言脫胎于古樂府名篇《孔雀東南飛》,以一位才華橫溢,有志投身西部大開發(fā)的青年作為敘事的中心人物,寫得非常精彩。開頭:“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鍤q進小學(xué),九歲入省中,十五游南大,二十研究生。此生條件好。工作不愁找。東家婆也夸,西家嬸也贊。姐弟笑盈盈,父母樂呵呵!好事人相承,傳遍南京城?!?/p>
在文章中,如果表達過于嚴肅,就不免給人以沉重感、壓抑感,而來一點幽默,講一點俏皮話,則能使文章形象生動,富有文采,讀來也活潑有趣。
古人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薄安环e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币獙懞米魑?,生活感悟和語言材料的積累是基礎(chǔ),只有厚積,才能薄發(fā)。所以,除了積累生活素材外,還要掌握一些打造語言“亮點”的技巧,這就需要平時的積累與扎實的訓(xùn)練。在閱卷過程中,有文采和個性語言的作文才更具吸引力,可見文采之重要。因此,我們要找到適合自己實際的語言、目標,掌握方法,認真訓(xùn)練。這樣,在考場上,才會以較短的時間寫出得分較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