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偉
小學體育教師肩負引導學生參與體育活動,形成體育興趣,為今后更深入的學習掌握運動技能的重任。小學生活潑好動,沒有清晰的體育觀、健身觀,體育教師要以游戲為主,逐漸深入,提高學生的體育活動興趣。
1、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歡快的課堂氛圍
由于體育教學中有大量的集體項目,存在大許多集體活動,它要求教學活動的參與者積極配合、集體活動,才能完成教學任務。所以,師生雙方作為體育教學活動的共同主體所形成的關系是雙向的或多向一種交互主體的關系,即主體間關系具有強烈的交互性。
劉新民曾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交往的研究》中指出:良好的師生人際關系對體育教學活動具有重要的意義。1)師生人際關系是制約體育教學效果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師生人際關系狀況直接影響教師教、學生學的積極性,影響課堂氣氛,從而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如果師生人際關系融洽,則會使教師的熱情高漲,使學生表現(xiàn)出好學、樂學,使課堂氣氛積極、活躍。2)對學生個體的人格發(fā)展起著重要的制約作用。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融洽、和諧的師生人際關系有助于學生人格的發(fā)展,并能調適或消除心理健康問題;而緊張的師生人際關系則不利于學生人格的發(fā)展,嚴重的則會造成人格障礙。3)師生人際關系是師生進行交往活動從而滿足情感需要的一個前提。教師和學生都有情感的需要,這種需要可以在體育教學活動中通過師生交往得到滿足,而師生交往是在一定的師生人際關系中進行的。融洽、和諧的師生人際關系能較好地滿足師生的情感。
2、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學生的個體差別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重視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成就感,學生的體育基礎、興趣愛好及生活經(jīng)驗各不相同。面對有差異的學生,體育教師要最大限度地發(fā)現(xiàn)、利用、挖掘他們在體育上的潛能,實施有差異的教學,從個性差異中揭示學生作為單個個體的獨特性,使每個學生都得到有效的發(fā)展。促使差異學生發(fā)展的策略:1)要注重感情投資,消除體育活動中的感情障礙;2)運用積極歸因,轉變自我認識;3)實行開放式教學,讓不同基礎的學生在體育上都有提高:4)了解差異所在,進行分類指導;5)利用成功體驗提高動機水平。
3、激發(fā)學生的需要,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
激發(fā)學生的直接、間接體育需要,需要是興趣產(chǎn)生的基礎。當學生對某種體育活動(項目)感到有學習或參與需要時,就會發(fā)生某種興趣。學生的直接體育需要是指學生直接對某項體育活動的自身價值(如趣味、娛樂、競技、健身、健美等)所產(chǎn)生的一種渴求趨勢,即因某種體育活動本身的吸引力而想探究(學習)或參與的一種愿望(需要)。學生一旦有了這種體育需要,就會對其所渴求學習或參與的體育活動產(chǎn)生極其濃厚的學習與參與興趣,表現(xiàn)出極大的學習與參與熱情和意志努力。間接體育需要,目前主要通過讓學生充分認識體育鍛煉對健康、文化學習、升學、就業(yè)等方面的必要性,使學生感到參加體育鍛煉的需要。這也是激發(fā)學生體育需要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是否能充分滿足學生的直接、間接體育需要,直接影響學生體育興趣的激發(fā)與培養(yǎng)。
4、挖掘學生的興趣愛好,課堂教學內容有針對性
地開展
教師應廣泛了解學生的興趣,并在此基礎上針對個體的不同興趣,來選擇和安排多樣化的教學。由于長時間、單調的刺激容易引起超限抑制,單調、枯燥的練習容易使學生感到厭倦和乏味,教法手段的多樣化對于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通過靈活變換教法手段和練習形式來激發(fā)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也是目前較多采用的方法之一。使教材內容豐富多樣,以便盡可能滿足學生不同興趣,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
5、注意融入成功情境教學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成功情境,使學生不斷體驗成功的樂趣,是主體參與不斷深化和參與步驟不斷升級的重要保障。作為學生精神力量的重要源泉,成功既是參與的結果,更是參與的起點。成功情境的創(chuàng)設是引發(fā)主體參與、促進主體參與、鞏固主體參與的最佳手段。不過需注意的一點是,讓學生體驗到的成功不應是輕而易舉獲得的,而是在一定的強度下,通過努力奮斗獲得的。如可在成功情境中適當滲透挫折經(jīng)歷,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可貴,對參與過程中的自我體驗更加深刻。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是體育教學過程成功發(fā)展,學生主體能力培養(yǎng)和主體人格塑造的先決條件。在學生的內在主體意識與外在教學情境都達到極致時,教師可將學生很自然地導入教學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