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投資需求、出口需求和消費需求有什么不同的特點?現(xiàn)在我們最頭疼的是如何提高消費需求特別是個人最終消費需求,而個人最終需求是由個人最終決定的,個人又是千千萬萬、形形色色的個人,如何破解難題?要大力提倡群策群力與評頭論足,實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什么意思?
三大需求有很大的不同。投資需求可以說有較大的一致性、趨同性,互相影響較大,容易一致行動,政府采取行動比較容易,進而帶動整個社會投資。出口需求受國際形勢的影響比較大,受別的國家和地區(qū)影響比較大,也就是受全局的影響比較大,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不是由個別的出口企業(yè)所決定的,單個的出口企業(yè)和別的出口企業(yè)差別并不大,也具有較大的一致性和趨同性。但是個人最終消費需求就不同了,差別可以很大,你不消費了,并不等于他不消費了,你消費少了,他可能消費還多了,你是這種消費,他是那種消費。千變?nèi)f化,豐富多彩。
所以,我們不能以一種方法乃至少數(shù)幾種方法去解決個人最終消費需求的問題,不能以普遍的方法,像解決投資需求和出口需求那樣去解決個人最終消費需求的問題,而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特殊情況特殊對待。極而言之,一人一策,一事一議。政府不必特別著急,主要依靠消費者個人去創(chuàng)造各種各樣的辦法,政府下的主要力氣是支持、幫助、引導消費者去消費。政府、社會和大眾主要是給予更加寬松的環(huán)境。
不同的地方可以想不同的辦法。國外不同的地區(qū)可以有不同的辦法。中國的地方這么大,有明顯的差別,應(yīng)該采取不同的辦法。不同的企業(yè)可以采取不同的辦法,提供消費者更加滿意的商品和服務(wù),同時想方設(shè)法提高員工收入。不同的商家可以提供不同的商品,使商品更加豐富,更好地滿足消費者不同的需求。不同的個人更是有更多的文章可做。都說根本問題是收入,不能光依靠政府,政府也不能只是給條件,還要引導。有個人的努力問題,提高能力的問題,擇業(yè)觀念問題,等等。有錢不敢花的問題,放在家里解決問題嗎?放在銀行利息有限,還是要理財,要保持儲蓄和投資的合理比例,儲蓄和消費的合理比例。錢花到哪兒的問題,有錢總是要花的,花了才是錢,生命在于運動,人都是希望花錢,應(yīng)該花在哪兒,更有價值,需要引導。所以,個人消費名堂大得很,文章大得很,我們研究得很不夠。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大家擔心的是如何處理全局和局部的關(guān)系。有發(fā)消費券的,有提供買房待遇的,有放假的,等等。全局應(yīng)該盡可能地給予局部靈活機動的更大的空間,不能簡單化,不能怕麻煩,不能不考慮局部的特殊性。局部都充滿了活力,充滿了創(chuàng)造性,才能推動全局不斷向前發(fā)展。特別是像今天,需要新思維、新方法的時候,就要充分調(diào)動各個局部的積極性。有些難度較大的問題,一下子在全局鋪開風險很大,需要在局部取得經(jīng)驗。同時局部也要盡可能考慮到全局,照顧到全局,在做那些爭議比較大的事情、有利有弊的事情、看不準的事情等等的時候,盡量選擇那些對全局影響不大的事情,如果對全局沖擊太大,可能為了全局就犧牲了局部,局部的良好愿望也容易落空。局部要創(chuàng)新不一定都和全局有矛盾。當然現(xiàn)在更多的是注意全局充分調(diào)動局部的積極性的問題,避免一放就亂、一管就死。對于全局,提出的要求更高。
要群策群力,百花齊放,就要加強評頭論足。首先,大家都在想方法,都在創(chuàng)造,就難免有科學的,有不太科學的,有成熟的,有不成熟的,就要加強探討,加強評論。第二,好方法往往是一部分人想出來的,要普及,要推廣,就要評頭論足,幫助大家注意典型、發(fā)現(xiàn)典型、了解典型、掌握典型、推動典型。第三,還要注意不是什么都可以照搬的,有許多是不可復制的。各人有各人的特殊性。但是評頭論足可以幫助我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雖然不能走這一條路,但是我們可以走另一條路。因此,不要怕評頭論足,大力提倡評頭論足,說好不可怕,說不好也不可怕,要讓大家討論,討論才會群策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