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玨
蘇霍姆林斯基曾感嘆:“從我手里經(jīng)過的學生成千上萬,奇怪的是,留給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無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別具特點、與眾不同的孩子?!蔽覀兟殬I(yè)學校就讀學生大多都是別具特點,與眾不同的孩子,他們在初中里因為學習不好或紀律差屬后進生,長期受冷落、歧視,對外界極敏感,自尊心強而脆弱。而職高三年正是他們從未成年人向成年人過渡的重要階段,更是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因此,作為班主任我們必須正確認識他們,研究他們,將融融的愛灑向他們,讓他們在新的環(huán)境里健康成長。
帶班一屆3年,學生們由初進校時自由散漫、任性、以自我為中心到臨畢業(yè)時的尊師懂禮、關心集體,我的班級管理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究其管理心得,無外乎是六個字“尊重、理解、關愛”。
一、以尊重拉近學生距離
在學生入學前,我仔細研究學生入學檔案,記住了每個人的相貌和名字,了解了每個人的特長。開學報到時我已能叫出每個人的名字并和他們聊上幾句。這令他們驚訝而感到溫暖,覺得受到了重視。開學的第一堂班會課,我就對他們說了以下的話: “‘寸有所長,尺有所短,也許學習并不是你們大多數(shù)人所擅長的,但這絕不代表你們其他方面的能力比別人差。要知道事業(yè)的成功和學習并不存在必然的聯(lián)系。社會的天空很是廣闊,你們各方面的才能還沒有顯現(xiàn),因此千萬不要因你學習上的差異而否定你自己。所以作為班主任,我對你們的要求是除了努力學習專業(yè)知識外,你們更重要的是發(fā)掘和鍛煉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為踏上社會做準備。我相信,你們每個人都是很棒的!”這些不帶任何歧視的鼓勵話語讓學生感受到我對他們的尊重,一下子拉近了師生距離。
我對他們的尊重不僅體現(xiàn)在平等的鼓勵性的話語上,更是滲透于日常的師生交往和班級管理中。與其說我是班級的管理者不如說是我是班級事務的指導者、監(jiān)督者和服務者。我班的班級所有事務都是班委管理的,班委是開學一個半月軍訓后同學自己選出來的。大到班級規(guī)章制度的制訂,小到班級座位的排列都是班委聽取同學意見后決定的。因為我們?nèi)藬?shù)不多,因此每個人都有一個職位,班干部、課代表、監(jiān)督員,文明禮儀崗,這些職位讓他們體會到自己是班級的一員,班級的主人,意識到自己的價值,感受到了尊重。學生犯了錯誤,我從來不會不分青紅皂白,每次都是細問緣由再下結論。我也從未當眾批評過任何學生。每次家訪前我都會征得學生同意后再聯(lián)系家長。前幾個學期有的同學集體意識薄弱,怕受挫折或怕出丑,不愿參加集體活動和各種比賽時我也從不勉強。當后來他們有了集體榮譽感,愿意和想要參加時我又為他們積極爭取名額。每個學期結束時我都會請不同的學生來幫我一起做學期結束工作,如謄寫成績報告單等,然后請他們在附近的小飯店吃頓表示感謝。邊吃邊聊,親近的同時對一學期班級的狀況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二、憑理解打開學生心扉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何況我們這些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學生。有些同學意志薄弱,自控力差,行為極易反復無常,所以他們的思想工作并不是簡單地通過一次談心就能使他們徹底改好。遇到一些學生不良行為出現(xiàn)反復,我總是站在他們的角度,耐心客觀地分析不良行為反復出現(xiàn)的原因,理解和寬容他們。我們班曾有個“遲到大王”,幾乎一周要遲到四次,經(jīng)了解他父母離異,跟母親生活,但母親長期在外經(jīng)商,他大部分時間是獨自一人居住。沒有了家長的監(jiān)督,他晚睡晚起,所以總是遲到。對于這種情況,我和其家長聯(lián)系,請家長把電腦的上網(wǎng)時間由全包改為包時段,并每天晚上打電話確認其在家及督促其睡覺。這樣沒了電腦聯(lián)網(wǎng)游戲的誘惑他的睡覺時間基本上有了保證。針對起床還是一定困難的情況,我又給了他一個月遲到三次的“遲到額度”,一月允許他遲到三次,如超過就按班規(guī)接受處罰?,F(xiàn)在他已改掉睡懶覺的習慣,用不到“遲到額度”了。對于班級里不時冒出的“早戀”問題,我總是耐心、細致開導并表示理解。我從自己讀書時代談起,讓他們感到老師和他們一樣,也有過類似的心理過程,這是青春期正常的心理,不用把事情看得太嚴重,不必有負罪感。但現(xiàn)在他們戀愛的基礎僅來源于對異性的好感和向往,并不是真正的愛情。如果越過界限交往不僅違背了中學生守則,違反了校規(guī)會引起嚴重后果,更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異性交往是可以的,但一定要把握好限度,保持好距離。如果他們認為現(xiàn)在的是愛情,那么真正的愛情也是經(jīng)得起時間的考驗的,不必以影響學業(yè),引起不良后果為代價?,F(xiàn)在保持同學關系,畢業(yè)后再考慮也不遲。
我和學生談話的語速總是很慢,每一句話出口前我總是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想一想“如果是我,我能不能接受這樣的語氣,這樣的話?”因為教師在學生心目中享有相當?shù)耐?學生對教師非常信賴,甚至是崇拜的基礎上。有時老師無意的一句話都會給學生帶來意想不到的傷害,有些過于嚴厲的批評,只能導致學生產(chǎn)生逆反心理,往往會以失敗而告終,再想去彌補就很難了。
為了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心理,我還參加了心理咨詢師的培訓,取得了心理咨詢師證書。學習了之后,我更能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看問題,也更理解他們了。學以致用,對學生的教育常常變成了心理解惑。現(xiàn)在學生愿意和我親近,常常主動找我訴說心理的不快和疑問,向我敞開心扉。
三、用關愛走進學生心靈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師的教育意圖要隱蔽在友好的無拘無束的氣氛中。”這道出了我們教師只有悄然走進學生心靈,方能巧治學生心病。蘇霍姆林斯基還說過:“教育的奧秘就是教師熱愛學生”。情是學生接受教育的前提,教師對學生懷有真誠的感情,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弊杂X愉快地接受老師的教誨,由此可見,“親師”是“信道”的前提?!坝H”的程度越深,師生心理距離越近,交流的渠道就會越暢通,心理疏導工作就越容易取得成果。因此我走進學生心靈的鑰匙就是“關愛”。
遇見學生我總是主動和他們打招呼;學生病假回來我會詢問其身體情況;去醫(yī)院探望生病住院的學生;學生參加比賽做他們的場外指導;為他們加油;每個生日的學生都會收到我生日的短信祝福,QQ上遇到打個招呼,聊上幾句……點點滴滴的小事都讓學生時刻感受到我的關愛帶來的溫暖,感化著他們的心靈。
古人云:“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才也。”學生們雖然有很多不足之處,但每個人或多或少地存在著一些特長或優(yōu)勢。我盡力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發(fā)掘其身上的潛能,充分肯定,從不吝惜“好話”,積極的評價使他們學習的進取之火燃得更旺。我為我們班擅長漫畫的同學留了一面墻,命名為“動漫世界”,展出他們的作品;為喜歡運動的同學買來籃球、足球、羽毛球等運動器材;每學期一次請嗓子不錯的同學去卡拉OK高歌;把優(yōu)秀作文和書法作品送出去參賽。這些都給他們增添了信心和勇氣,重新認識了自我,體會到了自己的價值。當然這些特長的發(fā)揮也為我班獲取了不少榮譽,增強了班級凝聚力。
付出總有回報,我對學生的尊重、理解和關愛不僅使學生達到了入學時我對他們的期望“懂禮貌,有愛心,守誠信,存希望”(這也是我班的班風),活潑、開朗、健康地成長,更讓我贏得了他們的尊重、理解和關愛,實現(xiàn)了一名教師的價值。
作者單位:昆山市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