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遠祥
中等職業(yè)學生的健康心理是實施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礎,而良好的思想品德又是心理健康的保證。班主任掌握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藝術就可以預防和矯正學生的各種心理偏差,同時更可以完善他們的個性,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性格,陶冶他們高尚的情操。因為只有健康心理的學生,才能有充沛的精力去學習科學知識,學好專業(yè)技能。只有健康心理的學生才會不畏險阻地追求美的理想。所以班主任積極投身于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和培養(yǎng)高尚道德行為習慣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1.學生心理淺析
班主任要深刻認識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中等職業(yè)學生進入高中階段前與少年后期相接,后與青年中期相連,在身心發(fā)育和社會成熟方面成為承前啟后的關鍵時期。作為少年期結束和青年期開始的高中階段,個體心理的發(fā)展具有不平衡性、動蕩性、自主性、前瞻性、進取性、閉鎖性和社會性等特點,他們思維敏銳,但片面性較大,容易偏激;他們熱情,但容易沖動,有較大的波動性;他們的意志品質也在發(fā)展,但在克服困難中毅力還不夠,往往把堅定與執(zhí)拗、勇敢與蠻干、冒險混同起來,在行為舉止上表現(xiàn)出明顯的沖動性,是意外傷亡率最高的年齡階段;在對社會、他人與自我之間的關系上,常易出現(xiàn)困惑、苦悶和焦慮,對家長、教師表現(xiàn)出較強的逆反心理和行為。在心理上正處于脫離父母的時期,美國心理學家霍林渥斯把它稱為心理上的斷乳期。另外,學生升入高中以后,所受的各種內(nèi)外壓力增大,這既可能成為學習動力,也可能造成心理障礙。班主任要及早做出正確判斷,采取果斷措施、防止可能產(chǎn)生的問題。
1.1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
人的心理健康是指在知、情、意、行方面持續(xù)的健康狀態(tài),主要包括發(fā)育正常的智力、穩(wěn)定而愉快的情緒、高尚的情感、堅強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和諧的人際關系等。一個心理健康的中職學生,應具有以下特點:
自制:服從集體,遵守紀律,行為符合道德規(guī)范;
自尊:尊重自己,也尊重別人,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自強:具有遠大的理想,從自己實際出發(fā),能正視現(xiàn)實,能適應社會環(huán)境和自然環(huán)境,自強不息,有樂觀、積極進取的精神;
自愛:既不妄自尊大,自我欣賞,又不言目自卑,消極怠懶,充滿自信;
自知:自我評價全面,能正確分析自己的長處和短處;
自恃:情緒穩(wěn)定、豁達、開朗,善于控制苦惱,能冷靜、理智地去對待生活中的挫折和打擊,能排解消極情緒,有樂觀主義精神。
1.2學生心理偏差的幾種表現(xiàn)
人們生活的客觀現(xiàn)實有自然界,有人類社會,兩者對人的心理都有影響,但起決定作用的還是人類社會。班主任不能忽略自己班里學生中種種的心理偏差,歸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2.1學習方面問題
學習問題是各類問題之首,學習方面帶給學生們的壓力是很大的。壓力來自多方面的原因:
第一:社會上重視學歷和專業(yè)技能,輿論導向使每位學生重視分數(shù)的高低。
第二:父母望子成龍,不容許半點松懈。
第三:學生在學校中必須適應高節(jié)奏的學習生活和教師的高標準要求,“優(yōu)勝劣汰”時刻敲擊他們心中的警鐘。
長此以往地處于這種多方壓力下,其對學習成績的敏感程度,對分數(shù)的重視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這多方面的壓力,使學生就表現(xiàn)出如下現(xiàn)象:學習疲勞、學習焦慮、厭學癥、學習困難和考試焦慮等。
學習疲勞。據(jù)有些學生反映:他們經(jīng)常一捧起書本就頭疼、惡心,心情煩躁,坐立不安,注意力難以集中,思維混亂,夜間常有失眠發(fā)生,導致學習成績下降。這種問題多是學生長期處于過度緊張和疲勞狀態(tài)造成的。他們多是較要強但學不得法的學生,極力想滿足家長和教師的期望,學習很努力,投入的時間和精力也很多,但長時間的高度緊張、休息不足、調整不當就會導致神經(jīng)系統(tǒng)紊亂,身心狀態(tài)極其疲勞而事與愿違。
學習焦慮。原來我們一直認為只有成績較差的學生才有學習方面的壓力, 其實不然。一些成績較好的學生由于父母的過高期望和自己過于要強好勝,往往比別人有著更重的心理負擔,他們在不斷督促自己加緊學習的同時,還要時刻警惕別人的超越和自己的失誤,很擔心成績不佳而整天處于高度緊張狀態(tài),焦慮重重。
厭學癥。這類學生的口頭禪是"我真不知道學習有什么意思" 、"我對學習煩透了"等等,他們對學習極度的厭倦,認為它枯燥無味、沒有樂趣可言。
學習困難。此類學生注意力不集中、觀察能力低、計算能力差、言語水平低、不善與人交往、學習成績差,他們往往智商偏低,沒有學習興趣。
考試焦慮。許多學生訴說自己甚至在考試前些天就緊張心悸,考試過程中起初也很慌亂,但慢慢地平靜下來,進入狀態(tài)。這屬于一種正常的興奮性緊張,如果適度,可以促使學生發(fā)揮高水平。但有些學生考試時產(chǎn)生一系列的心理反應:如肌肉緊張、心跳加速、血壓升高、思維混亂,導致考試失利,成績遠不如平日,這便是一種需要矯治的病態(tài)心理。
1.2.2家庭關系方面問題
本人在長期的班主任工作實踐中發(fā)現(xiàn):家庭關系方面的問題初中到高中始終占10%左右,屬于影響中等職業(yè)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之一,問題集中在單親家庭子女、對父母有內(nèi)疚心理、與父母關系緊張的特殊問題三個方面。
①、單親家庭。隨著離婚率的升高, 單親家庭正悄然融入社會。據(jù)本校的不完全統(tǒng)計,單親家庭子女大概占5%左右,這些孩子普遍生活在這樣一種狀態(tài)下,由父母中一方撫養(yǎng),缺乏正常的父愛或母愛。在這種家庭教育環(huán)境下長大的孩子幾乎人人都有心理偏差,輕者自卑導致郁郁寡歡;重者好懷疑并猜忌,對別人缺乏信任感和安全感。
②、負疚心理。有部分學生,盡管學習挺刻苦,但成績一直不理想,父母也知道他盡力了,因此無論他取得了什么樣的成績,父母都不責備,而是盡心盡意地照顧好他的生活,變著法地鼓勵他。父母越體諒他,他卻愈加內(nèi)疚。
③、關系緊張。 初中畢業(yè)進入高中這階段正是"身心劇變"時期,美國心理學家霍林沃斯稱之為"心理上的斷乳期",他們身體發(fā)育導致心理開始逐漸成熟,他們意識到自己長大了,不能再像小學生那樣依戀父母,開始要求獨立自由;而父母卻覺得孩子不聽話了、自作主張、自以為是,如果老師和家長采取簡單粗暴、嚴厲訓斥的方式對待他們,就會使孩子產(chǎn)生厭惡和反抗情緒,使矛盾更加尖銳激化。這樣,有的學生與父母或某一方性情不和,關系緊張;有的學生向父母發(fā)泄;有的拼命壓制自己強忍怨氣,但又感到很壓仰。
1.2.3人際交往方面問題
本人強烈感受到現(xiàn)在有些學生缺乏最起碼的交往能力,如事事處處以"我"為中心,對人苛求,好嫉妒,愛猜忌別人;拉幫結伙;膽小羞怯,不善與人溝通等等。這些不當方式都會給他們的日常生活及未來發(fā)展帶來不利影響。中等職業(yè)學生的交往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①、同學關系。同學關系是中等職業(yè)學生的基本人際關系。本人擔任班主任以來,遇到過這樣一位學生,他的同學看不起他,什么好事也輪不到他,什么壞事都有他的份,他認為自己對別人都不錯,而別人對他都很冷淡和反感,甚至有幾位同學和他正面沖突過,他覺得生活在這個集體中很痛苦。
②、朋友關系。 青少年都強烈地渴望友誼,朋友之間的感情非常濃厚,但也存在著大量問題:如情感不夠穩(wěn)定--朋友間的關系時好時壞,分分合合都要隨自己的心愿,以“我”為中心;對朋友的要求苛刻,有"排他"心理,要求朋友眼里只有自己,最好不理睬其他任何人;對朋友的選擇有時缺乏原則--品行不端的同學對自己親近也不加拒絕,而是盲目追隨;解決問題方式任性,有了矛看不是設法解決,而是冷淡地相持等等。
③、早戀。從內(nèi)因來看,由于近些年來,人的體重和身高提前1-2年達到平均標準,這種發(fā)育的加速也必然引起性成熟的提前和性意識的產(chǎn)生,同時有些青少年明知早戀對人對己都不利,但由于自控能力差,常常難以控制早戀的激情。外因方面,主要是家庭、學校、社會的不當態(tài)度造成的。
④、師生關系。師生關系是學校里對學生具有深刻影響的垂直人際關系。在高中階段,學生對教師的看法以及他們與教師的關系更加復雜了,有的學生對老師不尊重,沒有禮貌,與老師很隨意。
我認為中等職業(yè)中學的學生的心理偏差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上三個方面。作為班主任主要任務不僅是發(fā)現(xiàn)問題,更重要的是找到“癥結”所在,對“癥”下藥,解決問題。
2.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班主任進行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應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從班主任自身的策略運用入手,二是從培養(yǎng)學生心理調適能力入手。
2.1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運用
2.1.1用班主任自身的心理健康感染學生
班主任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感情,始終都應以滿腔的熱情堅持工作。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去愛他們,教育他們,從而得到了學生無比的崇敬和愛戴。班主任無論是境遇順利還是遭受挫折,在學生面前都要保持良好的心境,對待學生總是要滿面笑容,以樂觀的精神感染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通過自己的言語、表情、動作,流露出對每個學生都寄予希望,真誠的信任,殷切地期望他們不斷進步。反之,如果班主任經(jīng)常在學生面前表現(xiàn)出不良的心境,反常的態(tài)度,對學生喪失信心,或是聲色俱厲,威脅、恐嚇,就有可能損害學生健康的心理。
2.1.2運用思想預測的方法
思想預測指根據(jù)人們思想活動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特點,事先估計和分析產(chǎn)生思想問題和不良品德行為的可能性,以求及早預防和早期糾正。中等職業(yè)學生處于青春期,在社會生活環(huán)境、家庭影響下,生理、心理趨于成熟,思想活躍,愛激動,經(jīng)常產(chǎn)生思想矛盾,處于極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表面看來,思想品德的種種問題是難以預測的,但是在學生的思想變化和品德形成過程中,必然性總是支配著偶然性,而偶然性則是必然性的反映。因此,中職學生的思想品德問題總是有征兆可尋,有前因后果可供思索。在我新接的班級中,為了預測學生的心理健康情形,除了做那些必要的事先了解之外,往往有意特設一些情境,來預測學生心理健康的程度。例如,我校舉行第一次清潔衛(wèi)生大評比中,在班上我有意識地讓學生自己選擇所承擔的任務:一是打掃廁所,二是擦玻璃、擦桌椅,三是掃地、拖地。老師在和大家一起勞動之中有意觀察每個同學的勞動態(tài)度,勞動結束后,教師組織大家暢談勞動的感想,并有意識地在全班面前表揚了打掃廁所的同學們,然后再觀察每個同學的面目表情,結果發(fā)現(xiàn)了不同的心理狀態(tài)。這種自覺經(jīng)驗預測法可以用于預測班級學生思想變化的傾向性問題,也可以預測出個別同學可能出現(xiàn)的思想品德問題。通過這種預測方法,學生若是有不好的苗頭,就能及時抑制和消除于萌芽狀態(tài),防患于未然。班主任對學生的思想預測,不是憑空的胡思亂想,而是要建立在調查研究和實事求是的分析之上的。
2.1.3教會學生運用心理保健的方法
班主任老師要有意識地教給學生應用心理保健的方法,其目的是通過學生主體積極地進行自我心理調節(jié),借以保護自己的自尊心,獲得心理平衡。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①轉移法:轉移自己的注意中心,對正在經(jīng)受精神折磨痛苦的學生,要設法擺脫眼前的情境,可以通過一些活動,聽音樂、打籃球,看課外書籍;到野外走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來消除當時不正常的情緒。
②宣泄法:可以找知心朋友和值得信任的師長,傾吐悲傷、委屈、苦惱、憤怒等情緒,以解除內(nèi)心的沖突。或者把它寫出來,寫在自己的日記當中,寫出來后就把它放一邊,先不去想它。
③阿Q式的精神勝利法:阿Q永遠不會離家出走,永遠不會跳樓?!俺圆坏狡咸颜f葡萄酸”未必不可,當我們學習有時不理想時,聳聳肩,笑一笑,對自己說“這沒什么,明天還是要繼續(xù)?!?/p>
④壓抑法:當忌恨念頭產(chǎn)生時,要用語言自我暗示,強制自己壓抑萌發(fā)錯誤的動機和欲望。
⑤養(yǎng)成樂觀的性格:平時要樂觀、開朗,不要遇事斤斤計較,要拿得起,放得下,既使出現(xiàn)一些不足和差錯,我們只要從中吸取經(jīng)驗教訓就行了,不必要老是放在心上。
2.2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調適能力
2.2.1自信心的培養(yǎng)
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一定能達到某一目標或完成某一項任務的心理狀態(tài)。自信心是人自身能力發(fā)展的巨大動力,是人們走向成功的不可缺少的條件。
要培養(yǎng)自信心,就必須消除自卑感,具體應當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①正確評價自己。有人說:“梅雖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边@話準確地說明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與劣勢,應全面認識自我,努力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勢,不要死盯著自己的短處,用自己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比;要善于發(fā)掘和發(fā)展自己的優(yōu)勢,"避己之短,揚己之長",對自己做出公正的全面的評價。
②正確表現(xiàn)自己。 有自卑性格的學生,可以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把握大的事情,即使只是很"小"的事,也能使自己獲得成功的體驗,而任何成功都會產(chǎn)生肯定自我、增強自信的作用。
③正確對待失敗。失敗是成功之母,沒有風雨怎能見彩紅。 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要想一帆風順是不可能的,而挫折和失敗卻會隨處而遇,對此應當持以平常之心。
2.2.2抗挫折能力的培養(yǎng)
挫折可以稱為是需要得不到滿足時的緊張情緒狀態(tài),挫折感在個體的青少年發(fā)展時期表現(xiàn)較明顯。對當前的中等職業(yè)的學生他們常常會由于考試的失敗、擇業(yè)的擔憂、社交的障礙、人生的思索等方面的原因體驗到挫折感。它會給人帶來失望、壓抑、沮喪等緊張的心理和情緒反應。那么,人在遭受挫折的時候,應該用積極的心理防御機,正解面對挫折。
①遇到挫折時應進行冷靜分析, 從主客觀、目標、環(huán)境、條件等方面找到受挫原因,并采取有效的補救措施。
②要有一個辯證的挫折觀,經(jīng)常保持自信和樂觀的態(tài)度,要認識到正是挫折和教訓才使我們變得聰明和成熟,正是失敗本身才最終造就了成功。
③補償。原先的預期目標受挫,可以改行別的途徑達到目標,或者改換新的目標,獲得新的勝利,即“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這是人的一種心理防衛(wèi)機制。
④應善于化壓力為動力。 適當?shù)拇碳ず蛪毫δ苡行У卣{整機體的積極因素,正所謂“自古雄才多磨難”。
⑤升華。人在落難受挫之后奮發(fā)向上,將自己的情感和精力轉移到有益的活動中去,使之升華到有益于社會的高度。這也是人的一種心理防衛(wèi)機制。
⑥幽默。當一個遇到挫折,處境尷尬時,用幽默來化解困境,擺脫失衡狀態(tài),也是一種積極的防御機制。
總之,由于班主任的特殊身份和特殊便利,班主任參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作用就與一般的心理輔導老師不同,那么,他所應該采用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也應有所不同,在學校教育中,對當前中等職業(yè)中學的學生應該培養(yǎng)"豁達大度、克制忍讓、溫和親切、正直誠實、委婉含蓄這樣品質的人才。這是結合班主任工作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產(chǎn)物,是學校開展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
收稿日期:2009-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