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09-02-20
作者簡介:馬慧麗(1978—), 女,回族,遼寧大連人。浙江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在讀,溫州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 研究方向:課程與教學論(英語教育學)。
摘 要:英語詞匯的擴充是大學生英語學習的基礎, 也是提高英語學習的關鍵。 然而在大學英語教學實踐中不難發(fā)現(xiàn), 詞匯記憶和詞匯用法對于很多大學生來說, 是最為困擾的難關。 如何運用有效的方法,在較短的時間內了解和掌握詞匯,準確適當?shù)厥褂靡延洃浀脑~匯,是值得探討的問題。這必將有助于引導學生把握英語詞匯學習的方向,采用科學的方法來提高英語詞匯學習的效率。
關鍵詞:詞匯學習;效率;有效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0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09)01-0076-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09.01.038本刊網(wǎng)址:www.hbxb.netお
一、引言
在英語學習中,作為語言三大要素之一的詞匯,是英語學習的基礎, 也是語言表達的基礎。學生詞匯量的大小直接影響聽、說、讀、寫、譯等各項語言技能的發(fā)展。
Wallace(1982)曾指出,掌握一個單詞意味著:識別其書面與口頭形式;隨時能回憶出該詞;與適當物體或概念聯(lián)系起來;以適當?shù)恼Z法形式使用它;在正確的搭配中使用它;按適當?shù)恼_程度使用它;口頭上正確拼讀它;書寫中正確拼寫它;意識到它的引申意義。看來,要作到真正掌握一個單詞并不是簡單的事。
在漫長的英語教學的探索中,教育者們不斷尋求詞匯學習的奧妙, 到上世紀末出現(xiàn)詞匯教學法后,詞匯在英語學習中的地位日漸突現(xiàn)。 然而在實踐中,詞匯的掌握一直是很多大學生的難題。如何解決使學生運用有效的方法,在較短的時間內了解和掌握詞匯,并準確適當?shù)厥褂盟鼈?,是很多教師不斷在探索的課題。
二、現(xiàn)階段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學習詞匯存在的普遍問題
在漫長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與深化的過程中,很多方面的教學模式曾先后受到過質疑。由于早期的教學觀念,很多學生的聽說能力差,詞匯掌握也不扎實。關于非英語專業(yè)學生詞匯學習所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方面:
(一)詞匯記憶缺乏系統(tǒng)性和關聯(lián)性
目前,盡管全國各高校使用的大學英語教材不一致,但幾乎所有的教材都以每冊八到十單元為標準。這些文章涉及的題材廣泛,詞匯量也很龐大。學生們在學習這些詞匯時,很難從整體上系統(tǒng)地歸納,就出現(xiàn)了“見詞就背”的現(xiàn)象。這種缺乏系統(tǒng)性,使記憶過程演變?yōu)樽钭寣W生痛苦的經(jīng)歷,很多學生害怕記單詞。他們總是不得其法,記住剛學過的卻忘記了前面的。反復的遺忘也使他們喪失了學習英語的信心與興趣。
同時,這種記憶也是枯燥的、缺乏關聯(lián)性的。很多學生不知道可使用構詞法簡化單詞的記憶;也不擅長借助文化內涵、通過文化差異對比來巧記單詞??傊?,這種缺乏詞匯記憶系統(tǒng)性與關聯(lián)性的想象,是目前很多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通病。
(二)詞匯記憶存在片面性
很多學生為提高詞匯量,盲目地強調詞的數(shù)量,卻忽視記憶的質量。他們?yōu)閼獙λ牧売⒄Z考試,苦戰(zhàn)于單詞手冊。許多手冊只有英文單詞和其相應的漢語解釋,對于該詞的具體用法,使用語境,以及文化內涵根本不做解釋。于是表面上是記住了這些詞匯,但使用起來卻笑料百出的現(xiàn)象也不足為奇了。同時, “文曲星”之類的電子詞典在學生中已不是什么新鮮的玩意了。他們非常熟悉這種高科技的產(chǎn)物的操作,但卻丟失了學英語詞匯的最寶貴的資料——圖書版字典,它是高科技不能替代的。
從某種意義上說,目前很多學生在學習單詞的時候,只片面地記住了單詞的拼寫,有的學生甚至連讀音都不標準,這并不符合真正掌握一個單詞的標準。
(三)非英語專業(yè)詞匯教學中教師作用出現(xiàn)淡化現(xiàn)象
這里主要是指非英語專業(yè)的詞匯學習。在公共大學英語教學中,過去一度存在教師“滿堂灌”講解詞匯的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已在教學改革的進程中退出了教學的舞臺。目前,更多的教師都注意到了發(fā)揮學生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于是詞匯學習就完全成了學生自己的事。這種模式的詞匯學習雖然強調學生的主動性,使課堂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詞匯課堂,但是對于缺乏教師引導的學生來說,詞匯學習就是英語學習道路上的“攔路虎”。
沒有教師的引導,很多學生不懂得記憶中的系統(tǒng)性和關聯(lián)性,對著如繁星般的單詞,也只能機械地“啃”。 這也是造成單詞記憶效率低的不可忽視的原因。
三、根據(jù)以上提出的普遍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四方面來尋求策略
(一)引導學生用構詞法和聯(lián)想法來掌握詞匯
在詞匯教學中,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與總結的能力,使之確立有效的學習詞匯的方法。英語的構詞法主要有派生,轉化與合成等。所謂派生就是在詞根的前后添加詞綴而派生出來的新詞。即由一詞類轉化為另一詞類,詞形基本不變,而詞義也不變或稍微有所引申。如water有名詞“水”的意思,也有動詞“澆水”的含義。這種轉化法的掌握,有助于學生了解一詞多義的現(xiàn)象。當然,構詞法還有很多形式,這里就不再逐一說明了。教師引導學生了解構詞法,不僅使學生記憶詞匯更加便捷,而且也使他們在閱讀中獲得猜測詞匯的能力。
也有的詞匯不能單單用構詞法來記憶,因此聯(lián)想記憶也是一個有效的方法。聯(lián)想是指由一事物有機地聯(lián)系到另一事物的心理過程。聯(lián)想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在長期的詞匯學習中,教師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聯(lián)想能力。如學到lung這個單詞,可以鼓勵學生就近聯(lián)想到heart、 liver、 kidney、 spleen等表示不同器官的,卻是同一類別的詞匯。這樣就由一個單詞衍生為很多單詞,是提高詞匯的一個不錯的方法。除了就近聯(lián)想外,還可以用近義詞聯(lián)想,反義詞聯(lián)想和多義詞聯(lián)想等。
(二)引導學生用聯(lián)系語境的方法來掌握詞匯
語境,從狹義上說就是文章或言談的上下文;從廣義上講還包括各種社會環(huán)境。離開語境的詞匯學習是沒有生命力的,也是毫無意義的。要確切掌握詞匯的具體用法,就要使學生通過聯(lián)系語境,加深理解詞匯的用法和多種詞性與意義。
首先,要通過具體句子和上下文來理解詞匯。比如position這個單詞,通常情況下,它是一個名詞。但是在句子 “The key had to be positioned carefully to fit into the slot.” 中,我們可以從語境的角度判斷,它已經(jīng)從名詞轉化為了一個動詞,這樣就更能了解position的詞性和用法了。把單詞放在句子乃至段落中學習,不但可以掌握這個單詞更為全面的用法,也同時更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其次,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具體或者模擬的情景進行詞匯學習。這個方法在實際教學中也是深受學生喜愛的。它使課堂氣氛變得更加活躍,也更加貼近真實的交際情景,學生對模擬情景中使用的詞匯會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引導學生發(fā)掘詞匯的文化內涵,對比中西文化差異掌握ご駛
在不同的語言中詞匯的意義完全相同的情況是很少見的。由于文化背景的差異,相同詞語所表達的概念在兩種語言中也有差異,當然看似相同意義的詞匯在其用法上也是不完全相同的。詞匯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對文化起著重要作用。它不僅包含著該民族的歷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蘊藏著該民族對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對于外語學習者來說,越深刻了解所學語言國家的文化傳統(tǒng)和風俗習慣,就越能正確地理解和使用這一語言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