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翠芳
班級是學校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的基本單位,要管理好一個班集體,班主任贏得學生的信任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那么,班主任應該如何贏得學生的信任呢?
一、班主任應該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班主任要取“信”于學生,那么就必須在學生面前樹立起一個良好的形象,以身作則,身體力行,表里如一和言行一致,真正成為學生心目中的楷模。
在具體工作中,班主任要想取信于學生,不但要對學生實事求是,而且還要兌現(xiàn)自己對學生許下的諾言,不說空話。同時,對學生不提那些根本達不到的要求,因為當班主任提出的要求最終辦不到時,班主任或者會束手無策,或者會采取一些違反道德規(guī)范的懲罰措施,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就會大打折扣,學生也就會失去對班主任的信任。
在擔任班主任期間,筆者也曾經(jīng)犯過錯誤。有一次,未經(jīng)深思熟慮,隨便對一位曾經(jīng)癡迷于上網(wǎng)的學生許下諾言:“假如你在一個學期內(nèi),能夠不到游戲機室打游戲機或者上網(wǎng),那么將獎勵你五十元人民幣?!痹竟P者以為這位學生肯定做不到的,然而最終這位學生做到了,并在期末向筆者“討債”。起初,筆者鄙視這位學生“討債”的行為,認為他不能理解教師的用意,同時,也擔心這位學生會很隨意亂花筆者給他的錢,因而遲遲不兌現(xiàn)曾經(jīng)許下的諾言。不久,這位學生就產(chǎn)生一種對筆者的不信任感,漸漸淡化筆者的教育。后來,經(jīng)過反思,筆者找這位學生談話。在筆者的正確引導下,這位學生感激萬分,承諾把這筆錢用在學習上,并重新恢復了對筆者的信任。
二、班主任應該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
有人認為,班主任和學生應該成為朋友關(guān)系。筆者贊同,可筆者更加贊賞的是班主任能夠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
首先,班主任應該學會尊重學生。每個教師,都希望自己獲得學生的尊重,然而作為教師,是否有想過自己也要尊重學生?尊重是互動的,當教師充分尊重學生,學生自然而然也會充分尊重教師。若隨意唾罵、羞辱學生,教師就不會得到學生的尊重。在言行方面,不能鄙視任何一個學生,更不能歧視學困生,因為,每個學生都有他們的閃光點。作為班主任,應該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以“激勵代替批評,以商量代替命令”,充分調(diào)動起學生生活和學習的積極性。
班主任不僅要尊重學生的自尊心,而且還要尊重學生的隱私權(quán),不能去破壞學生的隱私,否則將會破壞原本良好的朋友關(guān)系。當學生受到班主任的尊重后,學生自然會將班主任當成朋友。班主任應該認真傾聽學生的心理話,若與學生達成了某種協(xié)議,就不能未經(jīng)學生同意,將自己與學生之間交談的話語,轉(zhuǎn)告給其他人聽。
其次,班主任要學會關(guān)愛學生,真誠地對待學生。教師對學生的愛是開啟學生心扉的金鑰匙。無論在學習方面,還是在生活方面,班主任要盡量做到細致入微、全面了解每一位學生,不能粗心大意、忽視部分學生,要永遠把學生利益放在第一位,時時刻刻想著學生。班主任只要發(fā)自內(nèi)心地關(guān)愛學生,以實際行動來體現(xiàn),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相信學生最終也會領(lǐng)悟到班主任是愛自己的,從而喚醒學生心靈中的共鳴,與班主任的關(guān)系更加親近。
三、班主任應該做到因材施教,寬容地對待學生
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班主任應該利用一切可能去細心觀察,分析每一個學生的性格、氣質(zhì)、才干和志趣,做到因材施教。班主任要根據(jù)學生不同的性格、氣質(zhì)、才干和志趣,做到投其所好,贏得學生的信任。比如,有的學生比較喜歡教師的直接批評教育,喜歡單刀直入的教育方式;而有的學生比較喜歡教師的婉轉(zhuǎn)批評,對于教師的直接批評,他們會產(chǎn)生反感。那么作為班主任,就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個性,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最終達到教育學生的效果,從而贏得學生們的信任。
在因材施教的同時,班主任也要學會理解學生,認真研究他們思想發(fā)展的過程,努力探索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并懂得寬容地對待學生。當學生犯下錯誤的時候,班主任不應該不分青紅皂白地批評學生,應該“換位”思考,心平氣和地傾聽學生的解釋。
實踐證明,班主任與學生保持一種相互信任的感情交流和心理協(xié)調(diào),對于班主任開展工作非常有利。因為當班主任贏得學生的信任后,學生不但樂于接受教師的贊揚和激勵,甚至會使班主任在學生中的形象變得更加親切和鮮明,更利于工作的開展。[e]
(江蘇省靖江市斜橋中學 214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