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 西
與韓國其他出版行業(yè)協(xié)會相比,韓國出版學會成立的時間要晚一些,但從成立之初就立足于出版學的研究,在破除“出版無學”的傳統(tǒng)觀念上功莫大焉,因此被譽為韓國“出版學研究的重鎮(zhèn)”。
成立過程
韓國出版學會的前身,是成立于1969年3月的出版同仁組織“韓國出版研究會”。當時還在世的著名出版家安春根,在一大批出版從業(yè)者和出版研究者的呼吁下,以專門研究出版學為目的,發(fā)起成立了韓國出版研究會。在成立大會上決定,韓國出版研究會每月召開一次研究會議。
為了區(qū)別于韓國出版研究所等機構,韓國出版研究會的成員們覺得應當盡快改換名稱。1969年6月,韓國出版研究會在召開第3次例行研究會議時,宣布改名為“韓國出版學會”,再次明確并重申本學會以出版的理論和實證研究為主旨。在韓國出版學會創(chuàng)立之初,會員總共16人。之后,韓國出版學會每月召開一次研究會。與此同時,韓國出版學會創(chuàng)辦了機關刊物《出版學》,研究會的內(nèi)容通過不定期的《出版學》雜志公諸于眾。韓國出版學會的活動真正得到官方認可,是在1991年。當年5月,韓國出版學會取得“社團法人”的資格。其后的出版學研究更加科學,更加規(guī)范,在韓國出版界也更加具有影響力。截至2008年初,韓國出版學會的會員(個人和單位)已增加到200多名。
主要活動及成果
韓國出版學會除了每月召開例行的研究會以外,每年還定期召開學術會議,為會員發(fā)表研究成果提供平臺,對會員的出版研究給予積極支持。韓國出版學會也熱心于有關出版學的國際交流,在1984年與東鄰的日本出版學會共同創(chuàng)辦了“國際出版學術會議”。之后,又吸引其他國家的相關研究組織參與進來。這個“國際出版學術會議”為各國出版研究者提供討論與交流的機會,使與會者共同擁有出版研究成果。
在學術研究的基礎上,韓國出版學會不斷提高機關刊物的質(zhì)量。一是把《出版學》改名為《韓國出版學研究》;二是把不定期出版改為定期出版。截至2008年11月,《韓國出版學研究》已出版69期。《韓國出版學研究》的內(nèi)容豐富,有會員研究、調(diào)查的成果,有定期出版學術會議和國際出版學術會議的研討成果,還有學者專家對韓國出版的建議等。其中,《韓國出版學研究》對歐美出版業(yè)“印象系統(tǒng)”的介紹,在韓國出版業(yè)引起了長久的反響(見“小資料”)。
在1999年和2000年之交,圍繞紀念韓國出版學會成立30周年,學會編輯出版了《韓國出版學的歷史研究——韓國出版學會30年史》。這本長達739頁的“大部頭”的內(nèi)容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出版學研究的歷史”;第二部分是“出版學會活動的歷史”。全書收羅了出版學會過去所有的活動,囊括了韓國出版學的發(fā)展歷史與研究課題。今年是2009年,韓國出版學會迎來40周年誕辰,類似的“大部頭”又在醞釀之中了。
為了持續(xù)刺激出版學研究和支持出版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韓國出版學會在1972年設立了“韓國出版學會獎”。這個獎項主要用來表彰每年在出版學研究領域成績顯著的個人或團體。
小資料:韓國出版業(yè)與“印象系統(tǒng)”
近些年來,韓國出版行業(yè)出現(xiàn)“兩極分化”的現(xiàn)象,且有愈演愈烈之勢。據(jù)大韓出版文化協(xié)會統(tǒng)計分析,P008年韓國出版市場的銷售總額為4.1萬億韓元(約合4100億日元或287億人民幣),排名前50位的出版社的銷售收入,占銷售總額的三分之一。韓國注冊的出版社2萬多家,其中常開展出版活動的出版社600多家。
例如,民音社2008年的銷售收入達到700億韓元,與10年前相比增長5倍以上。以美國資本為主的蘭登書屋中央出版社,2008年的銷售收入遲到800億韓元,在此基礎上,該社確定了2010年銷售收入達到1000億韓元的目標。在2009年第一季度的銷售中,該社輕而易舉地完成了500億韓元。韓國出版界無不嫉妒地說:“金融危機和蘭登書屋無關”。在韓國的出版社中,年銷售收入超過40億韓元的出版社不足50家。而多數(shù)中小出版社的銷售收入呈減少趨勢。大韓出版文化協(xié)會指出,“兩極分化”是大趨勢,也給出版行業(yè)重組提供了機遇。
在韓國出版界,由“重組”話題引出了“印象(imprint)系統(tǒng)”的話題。所謂“印象系統(tǒng)”,就是以編輯為中心的歐美出版界在更加廣闊的范圍內(nèi)承攬包工制作的系統(tǒng)。這個系統(tǒng)按照特定的選題,賦予專業(yè)編輯者圍繞出版的策劃、蝙輯、制作、廣告宣傳等權限。第一個借鑒“印象系統(tǒng)”并取得成果的,是蘭登書屋中央出版社。眼下引進“印象系統(tǒng)”準備大干一場的,是大鳥新·辛格出版社。該出版社的目標是,“把出版單行本圖書放在第一位”,同時運作8個“印象系統(tǒng)”。為了跨社吸引更饞秀的人才,開出的報酬是“提取全部業(yè)務利潤的三分之一作為獎金”。
有關專家指出,如果“印象系統(tǒng)”在韓國出版行業(yè)普及,一方面將大大促進出版業(yè)的發(fā)展,一方面又將加深出版業(yè)“兩極分化”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