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梅芳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有一流的教師隊伍才能創(chuàng)造一流的教育業(yè)績,學校才能真正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才能實現(xiàn)“辦好教育回報人民”的承諾。近年來,我們農(nóng)村學校狠抓教師隊伍的建設,不斷提高教育質量,促進了學??焖侔l(fā)展。
一、師德建設是提高教師隊伍素質的前提
提高教師隊伍素質的首要內容是加強師德建設。“教育是愛的藝術”,我們要讓教師熱愛教育事業(yè),熱愛本職工作,激勵他們在教書育人的工作中做出應有的貢獻。同時,把熱愛每一個學生、關愛每一個學生作為師德建設的核心內容,要求教師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不歧視任何一個學習困難的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應有的關心,讓每一個學生都能享受良好的教育。
對教師的師德師風應從制度上作出明確的規(guī)定,比如不亂辦補習班,不亂收費,不歧視不排斥學習困難的學生,不體罰學生,不冷眼對待家長,不向家長索要財物等。
對教師既曉之以理,又動之以情;既要宣傳法律法規(guī),又要提倡奉獻精神,這是學校從思想上加強師德建設的成功之道。
二、精研業(yè)務是提高教師隊伍素質的關鍵
要想提高學校的教育質量,就必須提高教師的育人水平。我們應面向全體教師,培養(yǎng)骨干,循序漸進,提高教師的工作能力,引導教師們一手抓學習,一手抓研究。
(一)加強教師學習
讓學習成為教師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內容。教師僅憑一張文憑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及時補充新的知識,吸收新的信息,才能與時俱進。教師只有加強學習,及時“充電”,才能增強自己的能力,優(yōu)化自身的素質,才能勝任新課程下的教學工作。學習,已經(jīng)成為了當前教師提高工作質量的需要,成為了教師實現(xiàn)自我價值和不斷向前發(fā)展的需要。只有通過新思想、新知識、新方法、新技術的學習,教師才能轉變教育觀念,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增強文化底蘊,提高教育質量。
(二)加強教育研究
1.堅持搞好常規(guī)教育教學研究。教師的工作富有創(chuàng)造性,教師應把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納入研究的范圍,這是落實施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如,推行集體備課制度,提高備課質量,寫好教學反思和案例評析等。
2.全力抓好教育研究。教育科研是學校發(fā)展的內在動力。把學校工作中的問題專題化、課題化,增強工作的研究性、目的性,讓一批骨干教師參與教育研究,對提高教師的研究水平、加快教師的專業(yè)化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學校應通過課題研究,把新課程改革落實到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大批教師,使他們成為學校的骨干力量,為學校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造就大批“基礎寬厚,個性張揚”的學生,做到“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提升學校的辦學品位,打造優(yōu)質教育的品牌。
三、激勵機制是提高教師隊伍素質的保證
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是學校提升教師隊伍質量的有力保證。學校應建立獎勵制度,如教學成績獎、教師論壇獎、青年教師優(yōu)質課比賽獎、研究課題獎、教育論文獎等,充分地調動教師們加強學習、參與研究的積極性。
高度重視教師隊伍的素質建設,千方百計地抓好教師的繼續(xù)教育,教師的工作能力才能夠提高,一批骨干教師才會脫穎而出。
“辦人民滿意的教育”,這是每個學校執(zhí)著的追求。抓好高素質教師隊伍的建設,抓出成績,才能為祖國培養(yǎng)出更多的人材。
(責編李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