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我中心體檢的250例乙型肝炎患者的乙肝五項檢驗情況。方法:回顧性分析我中心于2007年到2009年2月在我中心體檢的乙型肝炎病人中的臨床檢驗結果。結果:本組250例乙型肝炎患者中, 都顯示有不同指標陽性,其中HBsAg陽性率最高,為94.9%,30歲年齡組更容易患乙肝。結論:乙肝五項是乙型肝炎治療依據(jù)的重要指標。
【關鍵詞】乙型肝炎;生化檢驗;乙肝五項
【中圖分類號】R512.6+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8517(2009)10-0054-01
根據(jù)有關資料報導,我國人口的乙型肝炎病毒總感染率高達60%左右,乙肝病毒(HBV-DNA)攜帶率達9.75%。目前,已知HBV的傳播途徑有多種。乙型肝炎血清標記物之兩對半檢查仍作為目前臨床診斷、治療、分析和判斷乙肝感染者病程及傳染性的主要依據(jù)之一。我中心于2007年到2009年2月對體檢的250例乙肝患者進行了乙肝五項檢驗分析,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標本來源選擇2007年到2009年2月期間到我中心體檢的乙肝患者250例,其中男180例,女70例;年齡最小8歲,最大85歲,平均年齡39.8歲。
1.2試劑與方法抽取靜脈血5ml,經(jīng)離心沉淀,分離血清,采用ELISA檢測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試劑由上海科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有效期內使用。所有操作及結果判定均按試劑說明書進行,可疑者重復檢測,仍陽性者定為陽性。HBV-DNA定量以1.00×103copies/mL為判定陽性的標準,<1.00×103copies/mL判為陰性,>1.00×103copies/mL判為陽性。
2結果
2.1感染情況本組250例乙型肝炎患者中, 都顯示有不同指標陽性。其中HBsAg陽性率最高,為95.6%(239/250),其次抗-HBc陽性率為84.4%(211/250) 。具體情況見表1。
2.2感染者年齡分布本次檢測的250例HBV感染者年齡在8-85歲之間,30歲年齡組所占例最高達27.9%,10歲以下及60歲以上年齡組所占比例較低。具體情況見表2。
3討論
乙型肝炎及乙肝病毒攜帶者在我國廣泛流行,人群感染率高,是當前危害人民健康最嚴重的傳染病之一,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體后,機體的免疫系統(tǒng)將產(chǎn)生一系列的免疫應答清除病毒。目前臨床上用于檢測乙型肝炎的主要血清學指標是乙肝五項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體(抗-HBs);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體(抗-HBe);乙型肝炎核心抗體(抗-HBc)。在急性乙肝病毒感染時,血清中出現(xiàn)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核心抗體(抗-HBcAb),而以后e抗原消失,便出現(xiàn)了e抗體和核心抗體(抗體-HBcAb )。表面抗原長期持續(xù)陽性數(shù)年甚至終身,這是個典型的慢性乙肝患者。其中抗-HBV一般出現(xiàn)于乙肝患者的恢復期;另外,注射過乙肝疫苗的人,也可以出現(xiàn)抗-HBs陽性。抗-HBc是HBV感染后血清中最早出現(xiàn)的HBV標志性抗體,在HBV 感染的“窗口期”,抗-HBc往往是唯一可檢測出的HBV血清標志物。出現(xiàn)單獨HBeAg陽性可能是非典型感染,但很少見???HBe常存在于HBeAg消失和無癥狀的HBV攜帶者中,仍具有一定的傳染性。在乙型肝炎患者恢復期和機體開始產(chǎn)生免疫力時,血清中可有多種抗體陽性,抗-HBs、抗-HBe和抗-HBc三抗體之間可出現(xiàn)多種組合。另外,HBV 五項指標的檢測結果之間一般沒有直接的相關性,往往出現(xiàn)多種組合。本組標本中,HBsAg總陽性239例,占總數(shù)的95.6%。而單項HBsAg陽性者才52例,占總數(shù)的20.8%。這可以說明兩對半檢查比單項表面抗原檢測意義更大,除能反映乙肝表面抗原的有無外,尚可了解體內乙肝病毒標志物的存在組合情況,是否具有傳染性,有利于乙肝診斷和預后判定??傊?,乙肝五項是乙型肝炎治療依據(jù)的重要指標,我們檢驗工作者要本著嚴謹負責的態(tài)度,盡量使檢測結果能反映出體內的真實實際,更好的為臨床治療服務。
(收稿日期:2009.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