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者,一直以來本著“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采用多種形式進行著課程改革,尤其是更加注重了學生綜合評價,在評價方法和手段上都做出了大的改變,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筆者認為,打造富有特色的班級文化,與之相結合的全面開展學生綜合性評價不失為一條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班級文化 學生評價 整體素質
中圖分類號:G62文獻標識碼:A
1 新課程理念下學生評價的變革
在眾多的雜志、報紙上,我們時??吹竭@樣的表述:中國目前的基礎教育所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解題能力很強,可是成功與快樂的體驗少,自信心不足,沉靜、自卑、膽小、被動。同很多國家的孩子相比,中國學生心理素質、學習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等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弱勢非常明顯。這與我們評價孩子的方法不無關系。
新一輪課程改革倡導“立足過程,促進發(fā)展”的課程評價體系,這不僅僅是評價體系的變革,更重要的是評價理念、評價方法與手段以及評價實施過程的轉變。在這個轉變過程中,真正體現(xiàn)了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理念。
2 班級文化與學生評價的關系
俗話說:“環(huán)境造就人?!币粋€班級的文化環(huán)境對于學生的熏陶是潛移默化的。在班級文化建設活動中去塑造、鍛煉學生,無疑比起單一的說教效果會事半功倍,影響深遠。在班級文化建設中,要給予學生人文關懷,讓學生體驗學習的快樂。
班級文化本質上是一種教育文化,它能公開或潛在地給學生一種精神力量的感染、吸引、熏陶和改造,對于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培養(yǎng)生機勃勃、奮發(fā)向上的班風,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在這種認識的基礎上,將自己的教育思想通過人本化的班級管理、激勵式的學生評價、文化型的班級塑造來演繹和建構“激揚生命”的班級文化。
班級文化教育對學生的影響主要是通過各類班級活動對學生的思想觀念產生影響的,從文化和輿論導向上影響著學生,老師借助班級文化的模塊適時對學生進行全過程的綜合評價,讓學生學習生活中隨時有目標、有約束、有動力,在這樣一個氛圍中,學生始終得到健康快樂成長,同時,有利于提高整體班風,全面提升學生素質。
3 學生評價滲透班級文化的幾點構想
借助班級文化實施學生綜合性評價,目的是激發(fā)生命的力量,通過人文化的班級管理進行激勵性的學生評價,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快樂,不斷走向成功的未來。
如何將學生評價滲透到班級文化中,從而激發(fā)學生生命的力量,有以下幾點構想:
(1)分層定位,挖掘每個人的閃光點。例如,開展“群星閃爍”欄目,實行藍星、黃星、紅星三級評價:首先,我們認定全班的每一個同學都是一顆星,只是他們的亮度不同,顏色不同。評價前的學生就像是群星閃爍,教師很難駕馭和管理。通過對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德、智、體、美各育進行連續(xù)評價時,便產生了“藍星”、“黃星”和“紅星”。學生有的是“藍星”,“藍星”要由學生根據評價標準自我評價后自薦產生。有的學生是“黃星”,“黃星”要由學生根據評價標準自評自薦后,由小組評價產生。
(2)搭建平臺,促進精英脫穎而出。例如開展“明星璀璨”欄目,實行紅星——明星——金星三級的綜合評價:在各小組產生“紅星”后,班級要為這些小“紅星”搭設舞臺,創(chuàng)造條件,使他們成為“班級明星”。
(3)團結協(xié)作,培養(yǎng)集體榮譽感。例如開辟“金星閃亮”欄目,班級要以小組為單位,以小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以及良好的組風、學風為主要內容進行評價。通過評價來培養(yǎng)學生熱愛集體、熱愛學習的品質。激發(fā)學生為己爭光、為組爭光、為班爭光,促進學生興趣的發(fā)展,愿望的成長,世界觀的成熟。
(4)成果展示,享受成功的樂趣。評價過程中,班主任要精心布置綜合展示,在每個墻壁上,在最醒目的地方,老師和學生把成果布置起來了。每個組可起不同的名字:花開的聲音;努力著、思索著;收獲;碩果累累……這些激勵的詞語讓人一看就能產生美好的愿望。在老師的心目中,在同學的心目中,這是平等的,不分輕重的。午間、課余,學生喜歡在這里逗留、欣賞,任課老師走到班上,也喜歡在這里停留,看看、翻翻,尤其是家長會時,父母看到自己孩子的成果時,眼睛也一亮。班主任利用班隊課、晨會課指導學生及時整理自己的階段成果,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成果,相互評價成果。
4 實施學生評價中應注意的事項
(1)評價要求要具體化。評價內容要全面,可操作性要強,學生可以進行自評、互評,記錄要詳細。如具體要求每天早上晨讀時間,安排科代表領讀;要求作業(yè)情況;要求上課注意事項;要求平時自主學習情況……每個學習的細節(jié)都做到細化要求,使學生能夠有章可循,及時進行分層次評價、做好詳細記錄。
(2)評價過程要堅持不懈。結合學期重點工作,老師可制定有關項目的含金量,如學習習慣、課外積累、集體活動等側重點不同,老師依據一兩個重點堅持進行示范評價的具體操作過程,從而達到激勵學生的目的。
(3)評價內容和形式要不斷創(chuàng)新。一個鮮活的班集體,一定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奮斗目標,從顯性的文化氛圍到隱形的班級精神,班主任始終要做到主導者的作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適時進行內容和形式上的創(chuàng)新,搭建平臺,充分給學生以最大空間展示自我,這樣才真正把班級文化與學生評價緊密結合落在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