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習判斷作為元認知判斷的一種重要形式,一直以來受到研究者的關注;而本文主要研究小學生學習判斷準確性的發(fā)展。國內外的一些研究表明:受個體記憶能力及元認知監(jiān)測能力的影響;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其學習判斷的相對準確性及絕對準確性都有不斷向前發(fā)展的趨勢。
關鍵詞學習判斷 準確性 相對準確性
中圖分類號:G62文獻標識碼:A
學習判斷作為元認知監(jiān)測判斷的一種重要形式,其研究始于Hart(1965)在斯坦福大學所做的關于知曉感(FOK)判斷的博士論文。二者有相同的產生機制和影響因素;而學習判斷一直以來是國內外研究者關注的焦點,學習判斷對學習成績的提高及有效利用各種記憶策略非常有效,在教育中也有重要的借鑒作用。一方面,小學生可塑性較大,模仿能力較強;另一方面,近年來一些研究表明,學習判斷通過訓練可以得到提高,學習者可以通過有效監(jiān)測自己的學習內容,進一步提高學習效率。所以小學生學習判斷準確性的發(fā)展研究顯得日益重要。
1 學習判斷的相關概念及分類
1.1 學習判斷的概念
學習判斷(Judgment of Learning)指對當前已經學習過的項目在隨后測驗中的預見性判斷,是人們在學習之后對自己學習效果的一種預測。研究學習判斷旨在揭示個體對自己學習和記憶效果的了解和預測程度,以及對自己學習和記憶活動的控制能力,為人類有效學習和記憶活動提供理論基礎。
1.2 學習判斷的分類
學習判斷可以根據發(fā)生時間和判斷對象進行分類。按其發(fā)生時間不同分為即時學習判斷(immediate JOL)和延遲學習判斷(delayed JOL)。在即時JOL條件下,被試學完一個詞對后,馬上對所學的詞對在以后回憶測驗中的成績做出預測;而在延遲JOL條件下,被試在學完部分或全部詞對后,再對所學的部分或全部詞對在以后回憶測驗中的成績做出預測。
2 學習判斷準確性發(fā)展的理論依據
學習判斷準確性的發(fā)展是研究者關注的焦點,而對于JOL準確性的年齡差異主要有兩種解釋。一種解釋是心理資源限制理論,該理論認為心理資源存在年齡差異。相對于高年級學生,低年級學生能夠同時加工的信息量較少。Son和Metcalfe在其實驗中證實JOL存在兩個階段,首先是根據線索熟悉性等信息的快速嘗試提取階段;第二階段是根據嘗試提取的信息或者其它信息確定JOL判斷等級。在即時判斷時,被試需要在很短的時間內做出JOL判斷。因此,心理資源的限制導致低年級學生不能很好地進行嘗試提取或者利用嘗試提取的信息。這樣,低年級學生只能根據對學習項目難度的判斷和在學習項目時獲得的編碼流暢性等較少的信息做出JOL判斷,JOL判斷準確性相對較低。所以我們據此推斷,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能夠分配較多的心理資源加工任務中所需要的信息,兒童學習判斷的準確性就會不斷提高。
第二種解釋是學習判斷所依據的線索不同。Koriat和Ma’ayan通過實驗研究證實:利用編碼流暢性來預測回憶成績及學習判斷是不可靠的,提取流暢性是預測回憶成績及學習判斷的較好的線索。根據Koriat(1997)提出的線索利用模型,學習者可能利用三種線索:外部、內部及記憶性線索進行學習判斷。記憶性線索主要包括編碼流暢性和提取流暢性。在聯(lián)結學習任務中,編碼流暢性和提取流暢性是存在差別的,編碼流暢性是個體在對學習項目進行編碼加工時的難易程度的體驗;而提取流暢性是個體在做出學習判斷前嘗試回憶時對靶項目提取的難易程度的體驗?;貞洔y驗也是一個提取的過程。相對于編碼流暢性,提取流暢性更有可能提高學習判斷的準確性。因此,個體在做出學習判斷時,依據兩種流暢性的比重不同,就會造成判斷準確性的差異。隨著年齡的增長,個體更多的依據提取流暢性來預測回憶成績,學習判斷準確性更高。
3 小學生學習判斷準確性的發(fā)展研究
對于學習判斷的發(fā)展研究,一直以來存在著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從實驗心理學的角度出發(fā),主要研究學習判斷的產生機制和影響因素,并且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習判斷的準確性變化不大,例如,Dunlosk等研究發(fā)現(xiàn),年齡對學習判斷的準確性只有很小的影響。另一種觀點從發(fā)展心理學的角度出發(fā),注重學習判斷準確性的發(fā)展和提高,從縱向角度分析學習判斷中存在的年齡差異。例如,Claudia等以一段小故事為實驗材料,然后要求被試做延時和及時判斷,通過實驗證明,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的學習判斷能力逐漸增強,同時也說明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的監(jiān)測性能力不斷發(fā)展。在學習判斷研究中,一些研究也認為,與相對準確性相比,絕對準確信能更靈敏的反映人對自己記憶水平的預測能力。因此本文主要論述絕對準確性的發(fā)展研究;同時,簡要概述相對準確性的發(fā)展研究。
3.1 即時學習判斷準確性的發(fā)展研究
一些研究者比較關注即時學習判斷的等級及其準確性。俞國良和張雅明以即時逐項學習判斷為指標,考察了四~六年級學習不良兒童和普通兒童的元記憶監(jiān)測能力,實驗結果表明,學習不良兒童的學習判斷水平低于正常兒童。同時,賈寧通過實驗證明,與四、五年級相比,六年級學生即時逐項學習判斷準確性顯著較高,即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元記憶監(jiān)測水平的發(fā)展隨年級的升高而升高。劉希平等以小二、初二、大二學生為被試,通過實驗證明回憶準備就緒程度的判斷(學習判斷)準確性從小二到初二發(fā)展迅速,表現(xiàn)出顯著差異。其研究表明學生的學習判斷能力及元記憶監(jiān)測能力有隨年齡不斷發(fā)展的趨勢。
關于JOL準確性具體發(fā)展模式,一些研究者提出:兒童監(jiān)測性判斷能力的增長呈波浪式向前發(fā)展。李景杰研究發(fā)現(xiàn),中小學生的監(jiān)測性判斷呈波浪式發(fā)展:13歲和15歲是兩個高峰點,10~12歲沒有明顯增長;12歲~13歲之間有明顯差異,14歲~15歲之間有明顯的差異。俞國良和張雅明研究了四~六年級學生的逐項學習判斷,發(fā)現(xiàn)學習不良兒童的判斷等級顯著低于普通兒童,四年級兒童的判斷出現(xiàn)高估,五年級兒童出現(xiàn)低估,而六年級兒童的判斷較為準確。由此可以推出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判斷準確性呈現(xiàn)波浪式的變化。但是小學兒童的JOL準確性發(fā)展模式究竟是呈波浪式變化還是持續(xù)發(fā)展,還有待于研究者進一步的實驗驗證。
3.2 延時學習判斷準確性的發(fā)展研究
以往大量研究證明,延時判斷的準確性高于即時判斷的準確性。并且延時判斷準確性隨年齡有一定的發(fā)展趨勢,賈寧通過實驗證明,四年級學生出現(xiàn)了預見偏差,五年級和六年級學生的卻未預見偏差,即在延時判斷的條件下,五、六年級的學生的學習判斷的準確性更高。Schneider(2000年)以幼兒園、小學二級和四年級學生為被試,通過實驗證明,在延時實驗條件下,二、四年級學生的總項判斷的準確性比幼兒園學生更高,表明延時判斷準確性也存在一定的發(fā)展趨勢,同時該研究也表明延時判斷的準確性更高。周楚等以學習困難兒童(三、四、五年級)為主要研究對象,實驗結果表明,在JOL判斷等級上,三年級明顯低于四年級和五年級,四年級和五年級之間無顯著性差異。并且學習判斷等級與學習時間分配之間存在顯著相關。即學習判斷等級及學習時間都出現(xiàn)的一定的發(fā)展趨勢。
3.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前景
首先,以往研究中只是關注小學生學習判斷準確性的發(fā)展研究中的一個方面,大部分只是關注即時判斷的準確性的發(fā)展研究或者延時判斷準確性的發(fā)展研究,很少有將兩者的準確性發(fā)展進行對比研究的。這一方面應該成為研究者以后關注的方向。
再次,研究的最終目的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使得理論為實踐服務。學習判斷的發(fā)展研究和個體差異相結合。例如,學習判斷和認知方式,學習判斷和獎勵方式相結合,來進一步探討小學兒童JOL準確性的發(fā)展研究,這些方面可以成為研究者今后關注的焦點。
參考文獻
[1] 陳功香, 傅小蘭. 學習判斷及其準確性. 心理科學進展. 2004.12(2): 176~184.
[2] Son,L,K, Metcalfe,Judgments of learning:Evidence for a two-stage process[J].Memory and cognition,2005,33(6):1116-1129.
[3] Asher Koriat, A., Hilit Ma'ayan, H. The effects of encoding fluency and retrieval fluency on judgments of learning[J].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2005.52: 478~492.
[4] 賈寧. 學習判斷的發(fā)展研究. 博士論文. 天津: 天津師范大學, 2008.
[5] 鄧鑄, 張慶林. 青少年元記憶能力發(fā)展的認知研究. 心理學探新, 2000.20(1): 38~41
[6] Koriat, A. Monitoring one's own knowledge during study: a cue-utilization approach to judgments of learning[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997.126: 349~370.
[7] Claudia M. Roebers , Nicole von der Linden ,Wolfgang Schneider ,Pauline Howie.Children’s metamemorial judgments in an event recall task.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97 (2007) 117~137.
[8] 賈寧, 白學軍, 沈德立. 學習判斷準確性的研究方法.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2006(03).
[9] 俞國良, 張雅明. 學習不良兒童元記憶監(jiān)測特點的研究.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2006(3): 1~5.
[10] 劉希平, 唐衛(wèi)海. 回憶準備就緒程度的判斷發(fā)展. 心理學報, 2002.34(1): 56~60
[11] 唐衛(wèi)海, 劉希平, 方格. 回憶準備就緒程度的判斷準確性與記憶成績的相關. 心理科學, 2006.29(1): 91~93.
[12] 李景杰. 元認知: 10~15歲少年兒童記憶監(jiān)控能力的實驗研究. 心理學報, 1989(1): 86~93.
[13] Wolfgang Schneider, Mechtild Vis€? Kathrin Lockl, etc. Developmental trends in children's memory monitoring: Evidence from a judgment-of-learning task[J]. Cognitive Development, 2000.15(2): 115~134.
[14] 周楚, 劉曉明, 路海東. 學習困難兒童元記憶能力的實驗研究. 心理與行為研究, 2003.l(3): 19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