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替代銜接是五種銜接方式中重要的一種,在英漢語中的使用都十分廣泛,也有諸多不同。這就要求譯者在翻譯時充分考慮目的語中替代銜接的特點,結(jié)合其他銜接或連貫手段,再現(xiàn)譯文中的語義連貫。
關(guān)鍵詞: 英漢語篇 替代銜接手段 對比 翻譯
語篇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語法約束的在一定語境下表示完整語義的自然語言。語篇中的各個成分之間在形式上銜接,在語義上連貫,因此,銜接手段是構(gòu)成語篇的重要條件之一。在“Cohesion in English”一書中,韓禮德和哈桑正式提出銜接的概念。他們認(rèn)為銜接是一個語義概念,是一種語義聯(lián)系,并把它界定為:“存在于語篇內(nèi)部的、能使全文成為語篇的各種關(guān)系。他們將英語語篇的銜接分為了五大類:指稱(reference)、替代(substitution)、省略(ellipsis)、連接(conjunction)和詞匯銜接(1exical cohesion)。各種銜接手段將語義上相互依賴的語篇成分連為一體。在《語篇的銜接和連貫》一書中,胡壯麟將這五類銜接手段推及漢語語篇中,從語篇的銜接手段及分類方面來看,英漢兩種語言沒有明顯的差異,但是,英漢銜接手段并不是一一對應(yīng)的關(guān)系。本文將從語篇銜接的角度對比英漢語篇中的替代現(xiàn)象,并探討英漢翻譯中如何處理兩種語言中的替代,使譯文符合目的語的表達(dá)習(xí)慣,從而分析英漢替代現(xiàn)象的差異。
韓禮德和哈桑(1976)認(rèn)為替代指用替代形式來取代上下文中的某部分,因此替代詞只是形式,其語義要從上下文中的替代成分去索引。替代形式與被替代成分之間的這種預(yù)設(shè)關(guān)系使得整個語篇前后銜接起來,使句子成分之間的關(guān)系更為簡練、緊湊、清晰,使新信息更為突出。他們把替代劃分為名詞性、動詞性和分句性替代。國內(nèi)學(xué)者胡壯麟、朱永生等對漢語中省略的研究也大致延續(xù)了這一分類法,即漢語中的替代也可以分為這三類。
1.名詞性替代的對比及翻譯
名詞性替代指用可充當(dāng)名詞詞組中心詞的替代詞取代另一名詞詞組。在英語中,常見的名詞性替代詞有one,ones和the same,the kind等。其中,one是最常見的替代詞,用于替代上文已經(jīng)出現(xiàn)過的可數(shù)名詞詞組。one表達(dá)單數(shù)意義, ones表達(dá)復(fù)數(shù)意義one。ones只能替代可數(shù)名詞,不可數(shù)名詞一般沒有替代形式。韓禮德和哈桑認(rèn)為,對于不可數(shù)名詞,惟一可能的替代形式是零替代(substitution by zero)。漢語中與英語中的one,ones基本對應(yīng)的詞語為“的”和“者”。英語中還有一個常用的名詞性替代詞“the same”,表“同樣”“一樣”的意思。在英漢互譯時,根據(jù)語法及行文表達(dá)的需要,可采用直譯、重復(fù)或省略法酌情譯之。如:
(1)I don’t like white envelopes,I like colored ones.
我不喜歡白信封,我喜歡花的。
(1)中的“ones”替代了“envelopes”,中譯時照譯成了“的”,替代了“信封”。又如:
(2)化學(xué)變化是改變粒子結(jié)構(gòu)、形成新物質(zhì)的一種變化。
A chemical change is one in which the structure of particle is changed and a new substance is formed.
在(2)中,中文重復(fù)了“變化”,而其英譯文卻用“ones”替代了“change”,這跟漢語喜重復(fù)、英語重盡量避免重復(fù)分不開。
2.動詞性替代的對比及翻譯
動詞性替代指用動詞性替代詞替代動詞詞組。英語中可以替代動詞詞組的替代詞為do,以及其曲折變化形式did,doing和done。漢語中的動詞性替代不如英語中多見。漢語中最常見的動詞性替代詞為“干”、“來”、“弄”等替代上文中出現(xiàn)的動詞詞組。如:
(3)A:他們完成工作了嗎?B:只完成了一半。
A:Have they finished their homework?B:They have done have.
在(3)中,B說的“完成”是用了詞匯重復(fù),而其英譯文卻譯成動詞性替代詞“done”,且不好回譯成“他們干了一半”。
再看動詞do代替譯為省略的例子:
(4)A:Does the baby -sitter look after your daughter every weekend?
B:She can’t do in the end of the the semester because she has to prepare for the final examination.
A:保姆每個周末都幫你照料你女兒嗎?
B:期末她不行(照料……),因為她要準(zhǔn)備終考。
3.分句性替代的對比及翻譯
分句性替代指的是用一個形式詞替代小句。英語中能夠替代小句的替代詞為so和not,分別表達(dá)肯定意義和否定意義。用so或not來取代充當(dāng)賓語的that從句,用if so或if not來取代分句的一部分,或來取代條件從句,等等。漢語中較對應(yīng)的表達(dá)有“(不)這樣,(不)是,不然,要不”等。例:
(5)A:Do you think she was too serious?B:Yes,I think so.
A:你看她是不是太認(rèn)真了?B:不錯,我想是這樣的。
(5)句中的“so”就漢譯成相應(yīng)的“是這樣的”。但也有很多情況英漢不能一致使用分句性替代來實現(xiàn)銜接和連貫。如下例:
(6)A:他母親上周患肺癌死了。B:我聽說了。
A:His mother died of cancer last week.B:So I’ve heard.
(6)是漢語的省略譯成英語用替代,反過來英文替代常譯為中文省略,如:
(7)A:Is there going to be a party tonight?B:I’m afraid not.
A:今晚是不是有個聚會?B:恐怕沒有(今晚……)吧。
本文分析對比了英漢語在替代銜接方面的異同。替代銜接在英漢語中都可以分為三類:名詞性、動詞性和小句性替代。盡管如此,英漢語在替代銜接上有很多不同。在英漢互譯中,譯者需要充分考慮這些不同之處,正確處理替代銜接,在無法與源語保持一致的情況下,采用重復(fù)或省略等方法,使譯文既忠實于原文,又符合語法規(guī)范,符合目的語表達(dá)習(xí)慣,使行文流暢。
參考文獻(xiàn):
[1]朱永生,鄭立信,苗興偉.英漢語篇銜接手段對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2]黃國文.語篇分析概要[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3]Halliday,M. A. K. Hasan,R. Cohesion in English. London Longman,1976.
[4]朱永生.搭配的語義基礎(chǔ)和搭配研究的實際意義[J].外國語,1996,(1):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