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認知世界,有其獨特的觀察方式,描述事物,有其超常的表現(xiàn)手法,孩子們常常憑自己的感受表達內(nèi)心世界。一般未參加過美術訓練的兒童,繪畫作品往往標新立異,充滿個性化的想象。反過來,美術訓練如果不注意把握尺度,就容易使兒童的想象力日益枯竭,甚至使兒童對美術興趣索然。作為一名美術教師,怎樣才能張弛有度地完成教學任務呢?
重視指導,但不包辦代替。美術活動是兒童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糧,美術教育就是要在不知不覺中讓孩子感悟美、追求美、創(chuàng)造美、享受美,在觀察思考中鍛煉他們的創(chuàng)造能力,增長其知識,開拓其視野。以我的孩子為例,放學回到家里她都會非??鞓返啬闷甬嫻P繪畫,時不時地我會按常規(guī)對她的繪畫進行干預。如,這間房子的瓦片要涂黑,這個人的鞋子怎么沒畫,應該給小人畫上鼻子等等。她會這樣回答我:“媽媽,我不想涂黑色的瓦片,我要涂五彩色,我可以讓他不穿鞋子嗎?我有自己的想法。”
“有自己的想法”。一個五歲的孩子把我說得心靈一顫,我們的教育不正是要尋求一種創(chuàng)造力嗎?不是要張揚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學生自我感悟的能力嗎?再后來,孩子畫畫時,我就只給予一些引導。記得她第一次在一張八開紙上畫畫,她畫的主體物很小,這在美術繪畫里就是構(gòu)圖失衡,畫出的畫不成比例,我說:“孩子,這些人物畫小了,看看媽媽是怎么畫的?!闭f完我用同樣大的紙張,按照正確的構(gòu)圖,同時把她在畫畫時出現(xiàn)的一些需要改的地方不動聲色地畫出來,使畫面更漂亮。看了我的繪畫過程,重新繪畫,效果截然不同。可見,耳濡目染不失為引導孩子學習繪畫的好方法。
近幾年來,許多家長送孩子去美術班學習,這說明人們已經(jīng)認識到美術對開發(fā)兒童智力的重要性。但如果教師執(zhí)教無方,便適得其反,事與愿違。小學生的模仿力強,為了捕捉孩子與眾不同的思維、獨特的創(chuàng)造性,教師必須注意觀察和思考,尊重孩子的創(chuàng)意和意趣,在此基礎上給予適當?shù)闹笇Ш托拚?。在教學中,我注意盡可能不讓學生的畫面失去童趣,更不能因急功近利而使兒童的畫沾染太多的成人色彩,折斷孩子想象的翅膀。正是秉承這樣的理念,我輔導的學生作品每年都會獲得州級、省級、國家級的各種獎勵。
重技法訓練,更重創(chuàng)意啟發(fā)。技法固然重要,但對小學生來說,不能過分強調(diào)技法。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多次上過美術班的學生,常常受到太多成人模式的束縛,缺乏自己的觀察和思考,一旦面對寫生,就束手無策。而那些不曾專門學過繪畫的兒童則大有可塑性,他們雖無臨摹之技,但一經(jīng)啟發(fā)指點,茅塞頓開,進步很快。有一次我?guī)W生去摘西瓜,孩子們在西瓜地里觸摸西瓜藤,觀察西瓜葉子,高興極了?;氐綄W校,孩子們的第一句話就是“我們可以畫畫嗎?”孩子們把西瓜蒂畫得有點像毛毛蟲,我覺得奇怪,而孩子給我的回答卻是:“瓜蒂上有絨毛?!蔽艺J為,兒童美術教育就是讓兒童在美術環(huán)境中游戲,在游戲中提高他們的繪畫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情感,教給他們正確的觀察方法,發(fā)展他們的形象思維。教學中,教師過于強調(diào)繪畫技法,會把兒童思維局限于框框套套,這既不利于兒童繪畫技能的提高,也不利于他們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甚至會從根本上失去學校美術教育的核心——審美教育。
引導孩子體驗物象,積累繪畫素材。充分發(fā)揮兒童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是美術教學的關鍵,對兒童而言,沒有生活感受是缺憾,有了生活感受無法表達更是遺憾。為了增強兒童的想象力,教師應重視兒童速寫教學。一個常見的靜物、一種簡單的工具、一個新的環(huán)境,都能引起兒童濃厚的興趣。在速寫教學中,要指導學生按照從整體到局部的順序仔細觀察,合理安排畫面,盡量做到有主有次,層次清楚,克服千人一面的弊病。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注意積累繪畫素材,以利于孩子展開想象,創(chuàng)造出多姿多彩的畫。
對于不理解美術的人來說,畫得好不好的標準就是畫得“像不像”。美術教師當然不會這樣判斷孩子的畫,但在美術教學中,成人卻容易在不經(jīng)意間用自己的標準和情趣束縛兒童的思維,總是要填補兒童畫作中的缺憾,去除畫作中的稚嫩。這樣的做法在短期內(nèi)可能使兒童的畫“成熟”了、“圓滿”了,遺憾的是,這樣的美術教育只能使孩子成為“匠”,而不可能成為“師”。
作者單位
文山州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黃云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