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八組課文以“我們怎樣去愛別人”為主題,選編了4篇課文,其中《掌聲》生動地記敘了身患殘疾而憂郁自卑的英子在上臺講故事時得到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正是在這次掌聲的激勵下,她鼓起了生活的勇氣,從此變得樂觀、開朗。作者以飽蘸愛心的筆墨,用樸素無華的語言,把學會尊重,學會關(guān)心的主題寓于感人的故事之中,表現(xiàn)了少年兒童純真善良、關(guān)愛別人的美好心靈。文章閃現(xiàn)著人性美、同學情,是構(gòu)建詩情畫意課堂的好教材。本文以一位老師的教學設(shè)計為例,簡析如何在教學中傳達愛意,構(gòu)建詩意課堂。
【案例】
一、整體誦讀,感受愛意
1.導入。教師和著略帶憂傷的音樂深情地導入:同學們,我們的世界充滿愛。愛是什么,愛是給老師的一聲問候,愛是扶起摔倒的小弟弟,愛是給爸爸、媽媽端上一杯熱茶,愛是給需要幫助的同學伸出溫暖的雙手?!墩坡暋愤@篇課文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和你們一樣年齡的女孩,她叫英子,殘酷的病魔奪走了她健全的肢體。請你們輕聲地讀幾遍課文,走近英子,了解英子。讀完后仔細想想,英子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課件出示讀書要求:第一遍可以讀得稍快一點,畫出生字詞,并對課文有個大致的了解;第二遍要讀得慢些,生字新詞多讀幾次;讀第三遍時,要把難讀的、難懂的和最受感動的地方多讀幾遍,邊讀邊思考。
3.同桌互讀、互評并正音。
4.話題交流:不一樣的英子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可憐、憂郁、孤獨、自卑、痛苦……)
二、讀思結(jié)合,融情英子
1.同學們,請帶著你對英子的初步印象,再默讀課文第1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相信大家能從英子的不同表現(xiàn)中加深對她的了解。
2.自讀自悟。圈圈畫畫感受深刻的詞句。
3.集體交流??梢宰鲞@樣的預(yù)設(shè):
(1)出示句子:因為小時候生病,英子的一條腿落下了殘疾,她不愿意讓別人看見她走路的姿勢。
①讀句子,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②理解“落下”的含義。(留下了。)③可怕的疾病給英子留下什么?(留下了終身的殘疾,留下了痛苦的回憶,留下了心靈的陰影……)④可怕的疾病讓英子失去什么?(失去了燦爛的微笑,失去了童年的快樂,失去了對同學的信任,失去了對生活樂觀的態(tài)度……)
(2)出示句子:輪到英子上臺講故事時,全班同學的目光一齊投向了那個角落,英子立刻把頭低了下去。
英子猶豫了一會兒,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來。我們注意到,英子的眼圈兒紅了。
①思考并討論:英子為什么立刻把頭低下去?“猶豫、慢吞吞”這兩個詞告訴我們什么?在那一剎那,英子想到的是什么?想象一下英子的神態(tài)和表情。
②比較句子:
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她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臺。
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她終于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臺。
(抓住“注視”一詞,體會同學們的目光中包含著什么;抓住“終于”一詞,體會英子的心情,讀懂猶豫的原因。)
③認真體會英子的心情,把你的感受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3)出示第4自然段,配以《歡樂頌》齊讀。說說,你此時看到的是怎樣的英子?(堅強、勇敢、自信、樂觀、快樂……)說說是什么改變了英子的人生態(tài)度?
4.教師配樂范讀課文。
三、聚焦“掌聲”,感悟愛意
再讀課文,可以做這樣的預(yù)設(shè):
1.讀句子一:“就在英子剛剛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驟然間響起了掌聲,那掌聲熱烈而持久。”
2.讀句子二:“故事講完了,教室里又響起了熱烈的掌聲?!?/p>
3.思考討論:①這是怎樣的掌聲?(關(guān)心、鼓勵、熱烈、真誠、欽佩、贊賞……)②同學們的掌聲告訴英子什么?(英子,勇敢地站起來!英子,我們支持你!英子,好樣的!)③在掌聲里,你仿佛看到什么?(在掌聲中,我們仿佛看到英子被感動的心;在掌聲里,我們看到了英子迷人而久違的微笑;在掌聲中,我們看到了同學們金子般的愛心;在掌聲里,我們看到了人與人之間互相鼓勵的真情……)
4.從英子的變化和同學們的表現(xiàn)中,你體會到了什么?(當別人身處困境時,不要忘記把掌聲送給別人;當自己身處困境時,要珍惜別人的掌聲,使自己鼓起勇氣面對生活。)
5.請你和著《歡樂頌》音樂聲,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讀出來。
6.有感情地齊讀這兩個句子。
四、拓展延伸,抒發(fā)愛意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完成以下學習任務(wù)。
可以做這樣的預(yù)設(shè):
1.在掌聲中,英子仍然一搖一晃地走下了講臺,但是,英子還是原來的英子嗎?不一樣體現(xiàn)在哪里?從中你感悟到什么?
2.再讀最后一個自然段,給英子寫一封回信,談?wù)勀阕x完她的信后的感悟。
3.讓我們和著《掌聲響起來》的樂曲,給英子鼓掌,也給自己今天的進步鼓掌。
【簡析】
1.以深情語言營造詩意課堂。教育行為心理學告訴我們,人的情感是具有感染性的。在本案例中,教師無論是新課導入,還是問題揭示,或者范讀課文,都飽含著深情。學生在老師語言的感染下,無論是整體誦讀,還是引導與英子對話,都飽含著對真誠和善良,飽含著對文章主旨“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鼓勵,要主動去關(guān)心別人,特別是身處困境的人,同時也要珍惜別人對自己的關(guān)心與鼓勵”的無比贊美之情。
2.用感情朗讀凸顯人文內(nèi)涵。本教學案例,由整體誦讀切入,將美麗的童年夢想和殘酷的童年現(xiàn)實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營造出一種巨大的情感落差,這就為學生的后續(xù)學習積蓄了情感。這樣的朗讀設(shè)計,無疑是感性的。進入對比朗讀之后,這種擴大的情感兩極之間的張力意圖更加明顯,一極是英子的無限自卑,一極卻是英子的無比自信。英子無限自卑是通過回環(huán)復(fù)沓式的情境引讀去表現(xiàn),英子無比自信則是借助音樂渲染式的背景誦讀來體現(xiàn)。同時,課堂創(chuàng)設(shè)了學生與英子心靈對話的情境,達成了學生與英子情感的共鳴,凸顯了文章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
3.借多重對話激發(fā)深切感悟。語文教學有其自身的基本規(guī)律。語文教學中的人文意境單憑教師課堂上的“言傳”,學生是很難有所感悟的。只有學生自己深入文本,與文本、與文本人物、與老師、與教學媒體充分對話,才能激發(fā)其言語的興奮點,才能獲取感性的體會。課堂選取學生關(guān)注的一個對話切入點:“不一樣的英子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這一問題引發(fā)了學生的認知沖突,有力地推動學生不斷深入文本與英子對話。讓學生在琢磨英子上講臺前的復(fù)雜心理中,體會英子的心情,體會同學們的掌聲想告訴英子什么。然后,讓學生從英子前后不一樣表現(xiàn)的分析中,與自己心靈對話,并表達自己的感悟,從中體味“愛”的主題。
作者單位
福建省福鼎市點頭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劉嶺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