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云門匡真禪師廣錄》記載,云門文偃禪師曾問僧徒:“我不問你們十五日月圓以前如何,我只問十五日以后如何?”僧徒表示不知。云門道:“日日是好日?!彼纬幕坶_禪師特別為云門所說的“日日是好日”寫了一首流傳千古的詩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逼鋵崳秤尚纳?,感隨心起,同樣是春花秋月,同樣是夏風冬雪,而感受卻可能有天壤之別,不要說春花一定令人心花怒放。秋月令人神飄天外,夏風令人心曠神怡,冬雪令人神清氣朗,凡事只有舉重若輕、懷有平常心的人才會感到,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面對天生各異的學生,教師的眼中何嘗不是“春花、夏風、秋月、冬雪”呢?
當一棵樹栽進泥土時,沒有人告訴它將來是耍被制成一張桌子、一張凳子,還是一扇門,一根頂梁柱……盡管如此,只要有一方泥土、一片陽光,樹苗們便可以成長,自然而從容,絲毫不被人覺察它們是怎樣長大的,但那突然多出來的一片葉子,一根枝條,無不說明它們確確實實在成長著,它們長得自自然然,煥發(fā)著勃勃生機。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有多少家長在陪讀,有多少“新孟母”在三遷,有多少家庭竭盡精力與金錢只為造就一個“神童”……有的教師嘔心瀝血、殫精竭慮,面對孩子們存在的缺點、出現(xiàn)的過錯,“恨鐵不成鋼”。學生作業(yè)剛一出錯,有的教師就厲聲喝斥;學生偶爾考砸了,有的教師就如臨大敵,學生屢犯錯誤,有的教師就斷言“孺子不可教也”。這樣的家長和教師無不在期望孩子成功闖過通向精英階層的獨木橋,出人頭地,樣樣第一。
于是,周末的兩天,不管有沒有興趣,有沒有接受能力,外語、奧數(shù)、美術、鋼琴等各類培訓班,孩子被拉去硬灌。結(jié)果,孩子的身體差了,興趣沒了,創(chuàng)造性弱了,更談不上什么童年的快樂。家長也更是迷茫。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風。要求之高,心情之切,無以言表。做這樣的家長累,做這樣的教師累,做這樣的孩子更累。其實,累與不累,全在于用怎樣的心態(tài)去對待這些成長中的孩子?,F(xiàn)實中有多少學子圓了北大、清華夢?有幾個父母能扶著孩子走完所謂的精英教育之路?當今的教育缺少了什么?一顆平常心!中國的圍棋高手下出絕妙好棋時,常歸于自己的平常心。推而廣之,對于教育而言,大家應擁有一顆平常心,坦然應對孩子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不完美。
平常心是對孩子的要求要客觀,要實事求是,別把他當成“天才”,當成“完人”,去要求、去鑄造。即使他成不了棟梁,只要他還是一株綠樹,就要心滿意足。在孩子能力所及的情況下,只要今天前進一點,明天再前進一點,就是一種充滿希望的成長。一個孩子寫作業(yè)的時候,錯了五道題,下次寫的時候錯了三道題,作為家長或教師,如果首先看到的不是他少錯了兩道題,而是看到他還是錯了三道題,那么,這樣時間久了,孩子的上進心就沒有了。其實有不少孩子的不良心理、過激的行為都是從家長和教師的過高期望中產(chǎn)生的,作為教育者,當你對孩子用一顆平常心去看待的時候,你的心態(tài)也就平和了,氣也就順了,自然少了不滿、多了教育策略。
平常心是把學生當人。每一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教師要承認這種差異,悅納這種差異:既賞識優(yōu)秀的學生,也容忍學生的退步;成績好的學生是可愛的花朵,暫時落后的學生只不過是遲開的那一朵;溫馴的學生惹你愛,淘氣頑皮的學生也是一種景致,少了拿某個學生的缺點與其他學生的優(yōu)點相比,就多了幾把評價學生的尺子,就會讓每朵花都開出自己的芬芳。
平常心就是理智地對待孩子成長中出現(xiàn)的所有問題,犯錯也好,學習差也罷,都應從容地應對。作為教育者,只有用一顆平常心來看待孩子,你才會消除“火暴”,減少“急躁”,以“溫柔”的方式去開啟和誘導他們。有的時候你覺得了解了孩子,其實你只懂了那么一點點的皮毛,當你走進孩子的心靈深處時,你會覺得他們是最奇妙的。
擁有平常心,并非沒有目標,放棄一切,自甘落后。該做什么還是要做什么,該努力時還是去努力,該打拼時還是要去打拼,只是把眼光放平和、心態(tài)放平穩(wěn)。不做揠苗助長的事情,少些急功近利。少些折騰,砍去捆住孩子們的手腳的許許多多的“不能”“不許”“不準”的名韁利鎖。
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家庭的希望,予以關注并沒有錯,但過分的關注,反而會使孩子不能以一顆平常心面對生活。教育者始終要牢記,孩子的身心健康和童年幸福是第一位的。只有用一顆平常心來看待孩子,他們才會走出教室的牢籠、掙脫書本的枷鎖,像那翱翔在藍天的雄鷹,像那嬉戲在清澈湖水里的小魚,像那奔馳在大草原上的駿馬,自由自在、快快樂樂、健健康康。
誰不希望自己的學生出類拔萃,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優(yōu)秀出色?可現(xiàn)實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心想事成”?調(diào)皮好動不就是孩子的天性嗎?如此“恨鐵不成鋼”又有多少意義?用一顆平常心來看待一切,何嘗不是一種教育法寶呢?調(diào)整心態(tài)!換一種方式來愛孩子們,也許會有意外的驚喜。
責任編輯 李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