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芹 趙惠英 趙靜宜
[摘要]目的 探討網(wǎng)絡成癮者(IAD)的負性情緒心理護理干預。方法 2007年6月-2008年12月入院的網(wǎng)絡成癮者42 例,采用由主管護師負責實施個別或小組心理干預,時間為4周,每周5次,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進行評定療效。結果 對IAD者實施心理干預后,SAS、SDS測評結果差異有顯著性(P<0.01),IAD者的焦慮、抑郁情緒獲得明顯改善。結論 IAD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郁情緒,心理護理干預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關鍵詞]網(wǎng)絡成癮;心理干預;護理
[中圖分類號]R39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004-8650(2009)10-099-02
網(wǎng)絡成癮(Internet addiction,IAD)又稱病理性網(wǎng)絡成癮(簡稱“網(wǎng)癮”),是指在無成癮物質(zhì)作用下的上網(wǎng)行為失控,表現(xiàn)為過度使用互聯(lián)網(wǎng)而導致的個體明顯的社會心理功能損害,伴隨心理、精神、軀體等一系列綜合征,是人類在使用互聯(lián)網(wǎng)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種新的心理疾病[1]。為此,我們針對42例網(wǎng)絡成癮者的負性情緒進行了臨床分析,并給予心理護理干預(配合小劑量抗焦慮、抑郁藥物的治療)。獲得較好效果?,F(xiàn)具體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研究對象都因為“IAD” (2007年6月-2008年12月)入住我院的患者,總計42 例,年齡14-24歲,其中男38例,女4例,平均年齡(18±3.6)歲。被家長強制入院封閉式治療者30例,在家長勸說下同意入開放式治療者12例,部分患者(12例)先封閉式后轉開放式治療。平均網(wǎng)齡>1年,每日平均上網(wǎng)時間為8-9h,因長期上網(wǎng),學習成績明顯下降,其中25例已逃學或曠工超過1月,3例面臨被學校處分;仇恨父母、偷竊家中錢財用于上網(wǎng),不聽父母勸說,甚至沖動毀物、絕食、離家出走等。全組患者符合young的網(wǎng)絡成癮診斷標準[1],并排除嚴重軀體疾病及其他嚴重的精神疾病。
1.2 方法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2]進行測評,以SAS標準分>50分,表明有焦慮癥狀,以SDS標準分>53分,表明有抑郁癥狀。在患者入院后進行SAS、SDS自我評分,然后,由工作人員換算成標準分。針對測評結果存在的負性情緒問題,實施為期4周心理干預,并配合小劑量抗焦慮、抑郁藥物治療,4周后再進行 SAS、 SDS測評。
1.3 心理護理干預措施
采用個別或小組心理干預,時間為4周,每周5次,每次30分鐘,由主管護師負責實施。內(nèi)容包括: 建立良好治療關系,促進溝通,根據(jù)存在的不同心理問題及時采取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和干預,以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和同情,每天指導患者書寫個人心得體會并進行分析批改。介紹IAD的癥狀表現(xiàn),并與其討論IAD發(fā)生、發(fā)展的過程,鼓勵患者多與其他病友交往,積極參加各種文體娛樂活動,如讀書看報,打牌、下棋、書法、唱卡拉 OK、聽音樂、手工藝等,適應沒有網(wǎng)絡的生活。討論如何將住院期間的自我控制方法運用到出院后的現(xiàn)實生活,并制定出院后的生活、學習計劃等等。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用 SPSS10.0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采用配對t檢驗比較治療前后評價的結果。
2 結果
2.1 IAD者入院5天內(nèi)SAS、 SDS與國內(nèi)常模[2]比較見表1。
本組IAD者的SAS、SDS評分均較國內(nèi)常模高,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差異有顯著性(P<0.01),說明IAD者存在明顯焦慮、抑郁癥狀。
2.2 心理干預前、后IAD者的SAS、SDS測評比較見表2。
針對IAD者實施心理干預后,測評結果差異有顯著性(P<0.01),表明心理干預后IAD者的焦慮、抑郁情緒獲得明顯改善。
2.3 隨訪
對全組42例IAD者,出院一個月后的隨訪,其中38例基本脫離網(wǎng)癮,4例又復發(fā)。
3 討論
如今,科技帶來的革命改變了人們本已習以為常的生活。當我們在享受著“網(wǎng)絡”給人類帶來的便捷、高效的同時,也應充分認識到它的負面影響。隨著網(wǎng)絡應用程度的不斷廣泛和深入,人們對互聯(lián)網(wǎng)可能產(chǎn)生社會隔離的擔心也在不斷增長。
IAD對成癮者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多方面產(chǎn)生諸多影響,同時給社會造成不安定因素。成癮者性格多偏內(nèi)向,不善交際,與他人缺少交流,使得他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較少得到社會支持。IAD對人的身心健康、社交、工作、學習和家庭生活等方面均造成嚴重影響,這種心理障礙對病人的心身健康極為不利[3-5]。本文中表1結果表明,IAD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郁情緒。表2 結果表明,心理護理干預前后的 SAS、SDS評分比較,差異具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提示積極開展心理干預,對IAD者的焦慮、抑郁情緒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可消除IAD者心理沖突,培養(yǎng)樂觀自信自強精神,維持心理平衡,改善不良人際關系,增強戰(zhàn)勝疾病信心。通過心理干預可提高IAD者對自身問題的認識和分析能力,充分調(diào)動IAD者主觀能動性,重新樹立正確人生觀,而且逐漸改變原有行為模式,緩解交往中的困難,人際交往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胺忾]式”治療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IAD者從不愿就醫(yī)向被動就醫(yī)直至主動就醫(yī)的轉變,心理干預治療進一步強化了IAD者治療的動機。應針對不同的IAD,可采取不同的干預方法(如強化、厭惡、轉移、替代、團體或個體等),只有以健康的、科學的態(tài)度融入和適應現(xiàn)實生活和現(xiàn)實社會,更為重要的是學會用“自我管理”的方法來增強自控能力,增強行為自律能力,在生活、學習實踐中不斷矯正自己的行為偏差,成熟應對網(wǎng)絡,科學合理使用網(wǎng)絡,將有利于身、心健康。至于在IAD與焦慮、抑郁的因果關系問題上尚無定論[6],但本研究中治療后焦慮、抑郁分的降低,既與小劑量抗焦慮抑郁藥物的作用有關,也是患者經(jīng)心理干預治療改變了對上網(wǎng)的態(tài)度,自尊和自信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復。
參考文獻:
[1] Yong K.Internet addiction: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Paper presented at the 104th Annual Convention of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1996.
[2] 張明園.精神科評定量表手冊[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135-391.
[3] 黃少南,胡武昌,周先華,等.九江市城區(qū)中學生網(wǎng)絡成癮狀況調(diào)查.山東精神醫(yī)學, 2005,18(1):35-37.
[4] 張翠紅,劉國偉,謝正,等.大學生網(wǎng)絡成癮與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狀況分析.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6,20(11):761.
[5] 張敏,丁曉玲,童漢英.大學生網(wǎng)絡成癮者心理健康狀況.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2006,15(2):172.
[6] 耿耀國,豐飛,蘇林雁,等.初一網(wǎng)絡成癮學生情緒與人格特征研究.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6,14(2):153-155.
(收稿日期2009-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