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規(guī)劃及其方案制訂
學校在開設綜合實踐活動之前要先了解相關的課程理論以及國家文件,結合學校的辦學思想確定學校實施綜合活動的指導思想,并以此為基礎進行課程開發(fā);學校設計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目標要充分體現(xiàn)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總體目標和要求,同時要結合學校的辦學思想、學生的特點進行設計。學校環(huán)境和資源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設計與實施的客觀依據(jù)。學校在進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整體設計時,要認真分析學生的情況,對校內(nèi)外的各種課程資源進行仔細挖掘、分析和評估。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在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需求的基礎上體現(xiàn)學校和社區(qū)的特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nèi)容的選擇首先應關注學生的興趣和需求,充分考慮學校的環(huán)境與資源特點。課程實施計劃的制訂一方面要能夠體現(xiàn)綜合實踐活動的基本理念和要求.同時也要充分考慮學校的實際情況,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能夠與學校的其他工作協(xié)調(diào)一致。
(馮新瑞梁烜《教育科學研究》2008年11月)
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主題設計的思考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主題目標的設計首先要考慮設定目標的主體是誰。如果是學校制訂目標,應該從“培養(yǎng)目標”這一層次出發(fā)。如果是教師制訂目標或教師指導學生制訂目標,則應該從“教育目標”這一層次出發(fā)。教師在設計主題目標時應把總目標細化為“教育目標”.使之成為可以操作的評價標準。要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主題既符合兒童的需求又立足于學校的特色與資源.就必須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首先,學校統(tǒng)籌規(guī)劃的重點應放在協(xié)調(diào)學生的興趣與學校的資源之間的關系上,確定恰當?shù)闹黝}領域,而不是規(guī)劃具體的主題。其次,教師預設的重點應放在如何引導學生提出問題上。并為學生解決問題提供相關的資源支持。而不是圍繞教師自己確定的主題去進行教學設計。中小學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必須突出強調(diào)“探究中心教學”的理念.教師不僅指導學生開展以“探究”為中心的學習,還要在指導過程中進行行動研究。綜合實踐活動要重視對過程的評價.關注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xiàn)以及他們解決問題的過程。
(李云淑《教育發(fā)展研究》2008年8月)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現(xiàn)狀述評與對策思考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實施中存在的問題是:(一)綜合實踐活動不能與學科教學有機結合。(二)綜合實踐活動缺少有效的教師指導。(三)綜合實踐活動偏重活動形式,忽視活動的合理性、認知性。教師往往只對學生就調(diào)查、訪問和設計、制作、實驗等活動提出具體要求,卻忽視對活動主題或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的基本認知和對實踐方法的指導。(四)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體系有待完善。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重結果、輕過程,重求同、輕存異,重表達、輕實踐的問題,教學趨向封閉。
教師要正確認識綜合實踐活動的特點,學習交流,更新理念,發(fā)展專業(yè)能力,對典型案例教學的觀摩、分析、研討、評價,深入思考如何活化教材內(nèi)容,挖掘?qū)嵺`活動的資源、素材,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趙金峰《教育實踐與研究》2008年12月)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課題的選擇與確立
一、尊重學生興趣,自主選擇課題。綜合實踐活動必須以尊重每一個學生的興趣、愛好與特長為前提,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自身生活中選擇和確立研究課題,主動地開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和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二、關注生活熱點,充分挖掘課題。研究課題的選擇與確定,通常要反映學生的生活背景.以及特定的文化傳統(tǒng)、自然資源狀況等,只要是與學生現(xiàn)實生活相聯(lián)系,是學生關心的問題,就可以作為研究課題。研究課題既可以由學生自主設計。也可以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選擇。三、學科領域滲透,優(yōu)化整合課題。綜合實踐活動不能絕對地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學科課程割裂開來。綜合實踐活動各內(nèi)容領域的整合可以采用向?qū)W科滲透的方法進行,即對每一個活動主題,都盡可能向?qū)W科延伸,從中挖掘出活動的內(nèi)容與主題。四、因地創(chuàng)設課題,形成學校特色。學校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就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充分開發(fā)和利用各種課程資源。各個學校所處的小的區(qū)域范圍,也常常擁有值得挖掘和利用的課程資源,這些課程資源為當?shù)貙W生所喜聞樂見又具有獨特性,很容易形成學校特色。
(陳梅琴《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