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安勇 黃 寧
[摘要] 目的:探討正畸治療在修復學中的臨床應(yīng)用及治療效果。方法:對20例病例進行臨床分析。結(jié)果:使用正畸治療后的20例修復體在形態(tài)、功能、美學等方面均達到了較完美的效果。結(jié)論:修復與正畸治療配合,可以明顯改善修復效果。
[關(guān)鍵詞] 正畸;治療;修復
[中圖分類號] R783.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7210(2009)03(b)-046-02
Theclinicalapplicationoforthodoticsinprosthesis
CHEN Anyong1, HUANG Ning2
(1.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Wusheng County, Wusheng638400, China; 2. Department of Orthodontics,West China Hospital of Stomatology,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61004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the results of orthodotics in prosthesis.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20 cases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20 cases all achieved esthetically perfect effect in appearance and function. Conclusion: Orthodotics and prosthesis can improve the repairing of teeth.
[Key words] Rthodotics; Treatment; Prosthesis
在修復治療病例中,有時會遇到一些如個別牙反牙合、散在牙間隙、牙列擁擠、對頜牙伸長、前牙深覆牙合、先天缺牙伴畸形等情況,用常規(guī)的活動或者固定修復方法往往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1998~2006年,筆者對20例患者經(jīng)過正畸治療后再行修復,取得了滿意的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共20例病例中,男8例,女12例,最小12歲,最大45歲。牙列缺失所伴畸形類形為:牙列擁擠6例;基牙向缺牙間隙傾斜4例;個別牙反牙合4例;散在牙間隙3例;對頜牙伸長1例;前牙深覆牙合1例;牙扭轉(zhuǎn)1例。
1.2治療方法
均采用Edgewise技術(shù),其中結(jié)合牙合墊3例。步驟:①根據(jù)畸形的特點和后期修復的類型,設(shè)計合理的治療方案。②采用Edgewise技術(shù),打開咬牙合、排齊牙列、糾正牙合關(guān)系、關(guān)閉間隙、保持。③義齒修復。
1.3適應(yīng)證
①根據(jù)臨床和X線等檢查,選擇伴有牙頜畸形的修復病例且常規(guī)修復方法效果不理想者。②口內(nèi)牙周組織健康,能夠耐受正畸加力、年齡45歲以下。③患者同意整個治療計劃、療程和治療費用。
2結(jié)果
2.1治療結(jié)果
正畸治療時間最短2月,最長11月,平均為7個月。1例經(jīng)過正畸治療后,拔牙間隙關(guān)閉,未作義齒修復。2例由于未滿18歲,正畸治療完成后先做間隙保持器,待年滿18歲后再作義齒修復。其余病例正畸及修復治療后,均達到了預期的治療效果,使之形態(tài)、功能和美學完美地、辯證地統(tǒng)一起來。
2.2典型病例
患者,女,20歲,A1、B1、B2外傷性牙脫位,B3反牙合,下前牙擁擠,磨牙關(guān)系正常,A1略向缺隙傾倒。采用Edgewise技術(shù),拔除C1,經(jīng)過6個月正畸治療,排齊牙列,關(guān)閉拔牙間隙,解除B3反牙合,糾正A1牙軸,上頜作兩顆塑料鍛卡義齒修復,下頜做Hawley式保持器。
3討論
3.1正畸治療的必要性
隨著口腔各學科專科性發(fā)展,各學科的分工愈來愈細,但在臨床實際中,各學科之間依舊存在著密切的聯(lián)系。對伴有畸形的修復病例,若勉強直接修復,往往導致修復體不美觀、牙列不齊、牙合關(guān)系異常。而通過正畸治療后再修復,可為修復創(chuàng)造良好修復條件,又可以更好地恢復口頜系統(tǒng)的生理功能,修復前進行正畸治療,還可以糾正某些病理性的牙合因素,如反牙合 、深覆牙合等,不僅美觀舒適,而且可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咬牙合系統(tǒng)的功能。
3.2不同的畸形類型有不同的矯正特點
①對個別牙反牙合 ,除了用Edgewise技術(shù)外,也可以采用活動矯正器以及斜面導板等,解除反牙合、排齊牙列。②對于深覆牙合患者,特別是上前牙區(qū)缺損,由于下前牙緊咬上頜腭側(cè)黏膜,導致無基托的位置,義齒修復很困難,我們采用Edgewise技術(shù)打開咬牙合 ,然后修復。③對于基牙向缺牙區(qū)傾斜者,可用0.012英寸的Ti-Ni圓絲將斜牙正軸復位,由于此類型畸形中往往同時伴鄰牙間隙,對此可以結(jié)合使用Ti-Ni推簧。④對于散在牙間隙患者,直接修復不但使修復的數(shù)目增加,而且使修復的牙體大小與同名牙不一直,對此,可以先排齊牙列,再換用0.016英寸的硬絲(如澳絲),用鏈狀橡皮關(guān)閉其間隙(注意支抗,必要時可將某些基牙連續(xù)結(jié)扎)。⑤對于較明顯的對頜牙伸長且影響修復者,可常規(guī)采用固定矯正器壓低牙位。⑥牙列擁擠和扭轉(zhuǎn)在治療中相對簡單,用細絲排齊牙列即可。
3.3正畸治療的注意事項
由于缺失伴畸形的病例主要是成人,宜采用細絲輕力[1],結(jié)合我國國民身體素質(zhì)和矯正技術(shù)等情況,年齡在40歲以下較適宜,對于年齡偏大者,由于骨組織的代謝慢,牙周組織及牙槽骨改建較緩慢,使其對矯治力的反應(yīng)下降,牙的移動變慢,移動范圍也有限,所以在正畸治療中,宜用柔和持續(xù)的力量,采用小量牙移動的方法來進行治療[2],使牙齒的移動適應(yīng)牙周組織及牙槽骨的改建,矯正時間相對增長,本組病例中只有2例年齡大于40歲,1例為45歲男性,僅作了排齊下頜牙列的矯正,另一例為41歲的女性,也僅作了排齊上、下頜牙列的矯正。成人矯正設(shè)計及治療中,如果磨牙咬牙合好,不必強調(diào)達到中性牙合 。對未滿18歲患者,在矯正治療完成后,先做間隙保持器,待成人后再作義齒修復。
3.4正畸治療后的保持
對于正畸治療后的保持,我們常常采用以修復體來代替保持器,在設(shè)計上要兼顧保持功能,這樣,可以在正畸治療完成后直接修復,不再作常規(guī)正畸治療后的1年左右的保持,可明顯縮短療程。
[參考文獻]
[1]林珠,段銀鐘,丁寅.口腔正畸治療學[M].西安:世界圖書出版社,1997:441.
[2]羅頌椒.當代實用口腔正畸技術(shù)與理論[M].北京:北京醫(yī)科大學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聯(lián)合出版社,1995:329.
(收稿日期:2008-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