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維旭
摘要:本文理論聯(lián)系實際,運用傳播學社會學等方法對讀書館讀者和社會大眾的文學閱讀行為進行了實證研究,論述了圖書館對讀者文學素養(yǎng)的積極塑造作用。
關鍵詞:圖書館;讀者;文學;對比研究
文學是人類主要的精神文化活動,無論它起源于勞動還是娛樂,都是自始至終伴隨人類生存、發(fā)展而存在。在沒有聲、光、電、影等現(xiàn)代科技媒介的古代社會,文本文學是主要的閱讀形式。而在現(xiàn)代社會,人們的文學文本閱讀行為已越來越少,相反的,影視、歌曲等成為主要形式。這也造成文學概念上的變化。傳統(tǒng)(狹義)的文學是指以語言文字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xiàn)實的藝術,具體包括戲劇、詩歌、小說、散文等體裁。廣義的文學概念還包括影視、歌曲等文本。那么在當今社會,人們的文學素養(yǎng)是什么狀況呢?
一、文學素養(yǎng)狀況調查
本人在濟南市隨機采訪了100名街頭市民和山東省圖書館的100名讀者,分別進行文學閱讀行為調查,結果如下:
由此可見,圖書館讀者的文學閱讀行為遠遠高于社會平均水平。這說明圖書館培養(yǎng)、引導、促進、保持了人們的文學閱讀習慣和行為。
以上結論也可以通過 “刺激—反應” 實驗控制方法得出:
本人找到10名志愿者,分為2組,每組5人。第一次調查兩個組的文學閱讀行為頻繁程度相當。然后為其中一組辦理了圖書館的借閱證,另一組保持原樣。一個月后再次調查兩個組的文學閱讀行為,擁有借閱證的一組文學閱讀行為有明顯上升,而另一組則沒什么大變化。
二、文學媒介選擇趨向調查
依照麥克盧漢“媒介及信息”的理論,媒介與其所承載的信息有著同等的作用甚至超過了信息的作用。那么分析人們的媒介選擇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本調查仍以濟南市街頭100名市民和山東省圖書館100名讀者為例,結果如下:
由以上調查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收看影視節(jié)目、上網(wǎng)已成為人們接收信息的主要防方式。人們在屏媒和紙媒二者之間更傾向于屏媒。這種傾向性是由其本身接收親和度決定的。紙媒只能通過眼睛接收,并且還要經(jīng)過大腦的感性、理性思維,而屏媒則具有活動的畫面和斑斕的色彩以及逼真的音效等優(yōu)勢。但要論傳統(tǒng)紙媒文學閱讀,圖書館仍是重要陣地。因為正統(tǒng)文學的信息量不是屏媒或音媒可以承載的。例如動輒數(shù)十萬字的長篇小說。
如何在屏媒的強勢下主動發(fā)揮紙媒的作用,倡導人們多進行文學閱讀呢?從表1可以看出,雖然人們的文學閱讀行為已趨向衰退,但是令人欣慰的是從來不進行文學閱讀的人是沒有的。而且經(jīng)過積極地引導和培養(yǎng),人們的文學閱讀形勢或可有所好轉。另外大多數(shù)人都集中在B、C兩級上,這也說明人們的閱讀期待和閱讀習慣雖然不占主流,但是呈潛伏狀態(tài),只要進行科學合理的引導和開發(fā),人們的文學閱讀必然回歸。這也可以從“刺激—反射”控制實驗加以證實。
前文說過文學(狹義)是指以語言文字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xiàn)實的藝術。那么文學書籍,報刊的文學專欄、連載,網(wǎng)絡文學論壇是主要的載體。這些載體被人們所利用的程度圖下表所示:
本調查同樣是以100名濟南市民和100名圖書館讀者為例進行的??梢娺@三者的利用程度是相當?shù)模藬?shù)據(jù)在不同人群中間會有較大差異。比如學生會較多的利用書籍,而普通市民則多閱讀報紙,從事與文學有關的工作的人會經(jīng)常閱讀刊物,而職場白領人群則多進行網(wǎng)絡論壇閱讀。值得一提的是,網(wǎng)絡文學大有愈演愈烈之勢,并且逐漸形成了先在網(wǎng)絡發(fā)表,受網(wǎng)上讀者認可后再付梓出版的路線。比如曾經(jīng)流行的《第一次親密接觸》,正在流行的《明朝那些事兒》《盜墓筆記》《鬼吹燈》等等。
三、推廣圖書館事業(yè),促進人們文學素養(yǎng)水平的提高
既然圖書館與人們的文學素養(yǎng)水平有緊密關系,那通過圖書館促進人們的文學閱讀就順理成章。
此方面的積極成果和條件有:
(一)國家倡導公共圖書館對社會大眾免費開放。這對推動人們的文學閱讀是有積極促進作用的。雖然山東省圖書館目前仍舊需要讀者支付15元錢辦理借閱證才能進行圖書借閱,但這完全是為了方便科學地管理圖書借閱事務、更好的為讀者服務。
(二)加強數(shù)字圖書館建設,推動遠程閱讀和讀者個性化數(shù)字圖書館服務的建設。“山東網(wǎng)上圖書館”包括方正“Apabi”、“超星”、“書生”三個數(shù)字化中文圖書館,涵蓋中文電子圖書33.2萬種并且及時進行圖書更新。
(三)開展流動圖書館服務,“把書架擺到街頭”或為讀者上門送取書;實現(xiàn)館際互借,構建圖書館網(wǎng)絡。山東省圖書館目前在濟南市周邊鄉(xiāng)鎮(zhèn)建立了15個圖書流動站,方便了郊區(qū)民眾的圖書借閱。
(四)興辦“百家講壇”“大眾講壇”“讀書周”“讀書月”“文學沙龍”等都將有效提高人們的文學素養(yǎng)。山東省圖書館設有半月一期的“大眾講壇”,邀請各界知名學者與讀者零距離接觸,為讀者生動講解各方面知識,為讀者傳道授業(yè)解惑。
“書籍是人類知識的階梯”。以圖書館提高人們的文學素養(yǎng)水平,以人們的文學閱讀促進圖書館的發(fā)展。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發(fā)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