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靖雯
〔關鍵詞〕單親家庭;暴力創(chuàng)傷;合理情緒療法
一、來訪者基本情況
本校五年級的陳老師給我來電說,有個新生讓他不知如何是好:她不僅跟同學難相處,也不愿跟父親一起。父母為了她,歷盡艱辛才重新走到一起,然而,讓人驚訝的是,她不想讓他們復合。父親來??此?,給她買了禮物,可是她不愿意見面,躲起來讓家人找了好久。為此,陳老師覺得她不懂事,做了很多思想工作,可是都無效,不知問題出在哪里。
二、來訪者自訴
小雅第一次到咨詢室,有點兒拘束和緊張,臉色蒼白,可能是因為著涼了,她有些鼻塞,總是很用力地吸氣,兩手不停地摳著指甲,不時撥弄著兩頰散落的發(fā)絲,穿著沒其他女生那樣整潔……仔細觀察她的眼神,能感受到她內心的茫然、焦慮、孤獨無助。我斷定她的背后有著不同尋常的經(jīng)歷。
我給她倒了一杯溫水,她輕輕地握著杯子喝了一口,然后放回桌面,端正地坐著。我微笑著開始和她閑聊學校的趣事,慢慢地她的話多了起來,露出了一絲微笑。她思維活躍,頭腦聰明。當我隨意問起了她小時候的事時,她沉默了一會,接著皺著眉頭,神情嚴肅地和我講述了她小時候發(fā)生的事。小雅的父親文化水平低,沒工作,脾氣暴躁,爛賭、抽煙。而母親溫和體貼,疼愛小雅。兩歲時,父母離婚了,媽媽選擇了一個人到深圳打工。離別時,小雅緊緊地拉著媽媽的衣服不放,傷心地哭著要跟媽媽一起走。而父親卻狠心粗魯?shù)貜娦欣咝⊙?,這種悲傷的離別經(jīng)歷在小雅身上刻下了一道深深的疤。
三、問題分析與診斷
三歲到六歲,是孩子跟父親建立良好親子關系的過程,可是父親卻無休止地打罵、恐嚇她,阻止她與母親見面。小雅害怕父親,恨父親!親子關系的缺失,對父親的憤怒,對母愛的渴望,讓她學會了珍惜母親,學會了獨立,學會了堅強??墒请S著時間的流逝,她卻變得容易記仇,嫉妒心強,自私,敏感。她想努力保護自己,甚至保護母親,害怕失去,害怕被孤立、被欺負,甚至擔心父親的情人會報復她。
小雅在內地讀書,成績不錯,但自從轉學到深圳后,環(huán)境變化,加上內地小學沒開英語課,小雅面臨巨大的困難;同時,面對同學優(yōu)越的家境和新的人際關系,嫉妒心強的她,內心自然產(chǎn)生不平衡,可是她沒意識到內心不平衡的根源,而是總覺得同學對她不夠關心,不夠謙讓,自己的付出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于是采用了消極的方法來彌補這種心理上的不平衡。所以,咨詢目標的制定不僅要考慮改變小雅的不合理認知和增強其自信心,還要減少或消除其對父親的憎恨,促進和諧的親子關系。
四、咨詢過程
(一)運用合理情緒療法
第一次收集資料、分析問題之后,剩余的20分鐘,我用表格的方式(見下頁)向她簡單介紹了合理情緒療法的基本理論模型(ABC模型)。表格包括了她的感受、信念(對事物的態(tài)度、想法)和行為。我讓她把這個表格帶回去,想讓她看出她的不合理信念與情緒及行為反應之間的聯(lián)系,還強調:她可以嘗試把所有問題都用這種表格的模式劃分成三部分即誘發(fā)事件A(如:父親曾經(jīng)打過她,父母親要復合等)、信念B(對事件的看法和態(tài)度)和結果C(情緒反應和行為表現(xiàn))。
我還向她解釋:“這些作業(yè)對你非常重要,關系到你對信念的思考,檢查越認真,你的進步就會越快。我們不是要消除所有的負性感受,只是學會使感受與事件相符合,消除自己過度的反應?!毙⊙排c點頭,認真地說:“好,謝謝老師,我會做好!”目送小雅離開的背影,我想,其實小雅并不是不懂事,只是這關乎到父親的責任和行為。我向班主任說明情況,希望小雅的父母能給我電話。一周過去了,卻沒任何回音。不管他們有難言之隱還是工作忙,起碼母親應該了解女兒的真實想法。
(二)運用RET原則,獲得合理信念
一周后,看到小雅完成家庭作業(yè)的情況良好,我決定把重點集中在三個不同的問題上:英語學習成績差,感到焦慮而自卑;同學關系緊張,要求別人關愛自己;憎恨父親,害怕父親,不想父母復合。從分析小雅主要的非功能性情緒、認知和行為入手,我們共同協(xié)商修訂了咨詢的三維目標。而每當她暴露出主要問題時(即:父親來到深圳后還經(jīng)常打母女倆,她感到非常的害怕和憤怒),她都會把注意力放在問題背后的不合理信念上,這些不合理信念不僅存在于這個問題之后,同樣存在于其他問題后,如她認為同學沒有關愛她等。于是,按照RET的原則,我告訴她,人任何一個單獨品質或行為都不等同于這個人的全部價值。一個人過去失敗并不意味著將來不能成功。與那些不合理信念爭論后,小雅有了相對應的合理信念,比如:英語成績不理想,是因為以前沒學過,并不代表以后不會;父親曾經(jīng)打過她,但并不意味著以后也會打她。我建議她每天至少花15分鐘時間強化這些合理信念。
(三)有了建設性的態(tài)度
在第三次咨詢中,我不斷地讓小雅對自己不合理的信念進行辯論,慢慢地,她有了一些建設性的態(tài)度,如:父親發(fā)脾氣是因為沒有正當?shù)墓ぷ?,沒收入,母親罵他不爭氣,沒人真正地支持他;父親試圖對我好,是想我接受他、支持他;希望能完成爺爺奶奶的心愿……看到小雅的變化,我非常開心,多么希望此刻能讓她的父母分享這份喜悅。
我微笑著問:“最近爸爸還打你嗎?”
“沒,不過他還嚇我,嚇我時,媽媽總會過來保護我,罵爸爸。”小雅有點兒得意。
“媽媽當你的保護傘?覺得媽媽厲害嗎?”
“很厲害!”小雅露出贊美的眼神,“她很努力賺錢,還考日語,叔叔說她很有能力,想調她去日本工作,可媽媽說不想讓叔叔的兒子像我一樣沒有爸爸,所以放棄了。那個叔叔很好,很喜歡我,我也喜歡他,但媽媽不能跟他一起,媽媽希望叔叔能跟妻子和好?!?/p>
為了強化她對媽媽的好感,我問:“你覺得媽媽做得對?”
“嗯?!彼χc點頭。
最后,我結合行為目標,給她介紹了合理宣泄情緒的方法和處理人際關系的技巧以及學習英語的方法,并告訴她遇到解決不了的事再來找我。
一個月平靜地過去了。小雅的班主任陳老師說:“小雅變了好多,臉上有了笑容,經(jīng)常幫同學,還參加了奧賽班;小雅媽媽說,丈夫也上班了,很感謝我?!贝藭r此刻,一種成就感油然而生??墒呛镁安婚L,第三天陳老師又來電說,小雅母親周末考試,想讓父親陪小雅,可她不肯走,硬要留下來跟班主任過周末。
(四)空椅療法,與“父親”對話
小雅剛進門,我就發(fā)現(xiàn)她臉上的淚痕。我拉了拉她的手,輕聲地問:“你剛才哭了?”她又哭了起來,我連抽了兩張紙巾遞給她:“來,跟老師說說,或許我能幫你?”原來上周回家,她發(fā)現(xiàn)媽媽的眼睛腫得像桃子,身上還有淤痕。原來,為了減輕負擔,媽媽去單位找丈夫要錢,結果發(fā)現(xiàn)丈夫已經(jīng)辭職,并把錢輸?shù)镁?。身無分文的他跪在妻子的面前,軟硬兼施,發(fā)誓會改過自新。為了孩子,妻子還是原諒了他。小雅雖然痛恨父親,但不敢出聲,內心的煎熬與痛苦讓她的信心再次動搖。我擔心這種煎熬會困擾她以后的生活,于是想到利用空椅子技術對她進行疏導。征得小雅的同意后,我假設父親就坐在對面的椅子上,鼓勵她將平時不敢跟父親說的話都說出來。
我告訴她:“你就看著這張椅子,想著爸爸現(xiàn)在就坐在你跟前……看到了嗎?”
“嗯,看到了?!毙⊙派碜玉R上往后靠,表情有點兒僵硬、害怕。
“別怕,有老師在?!蔽覀壬矸隽朔鏊?,“看到爸爸那天怎么了?”
“很兇,他打得媽媽全身都是傷,我很氣憤很難受,哭了,他就過來推我,還大聲威脅 ‘再哭就連你一起打,我怕,所以用力忍住,這時媽媽突然跑到跟前護著我說,‘你敢?再打我就報警!爸爸不吱聲了。后來,媽媽抱著我又哭了……”
看著小雅哭成了淚人,我心底一陣酸楚,給她遞了紙巾,接著問:“那時候,你很難受很氣憤,想罵他?”
“嗯?!毙⊙挪亮瞬翜I。
“他現(xiàn)就在你跟前,你想說什么就說出來吧!”
“你不配做我的爸爸!媽媽這么辛苦賺錢,你還打她,騙她的錢去賭,你還有良心嗎?媽媽幫你找了工作,你又不做,要媽媽養(yǎng)你嗎?”小雅邊哭邊罵,情緒激動。
“其實,我也想工作,可是做不了;我也不想打你們,可我控制不了。”為了讓小雅徹底地宣泄,我模仿她父親,壓低聲音說。
“你是大人,控制不了自己,你要想辦法!不能每次不順心就打我!我是小孩,我是無辜的,公平嗎?媽媽每次都說你會改,你什么時候才能改?還有那個大肚婆,我經(jīng)常夢到她拿刀來找我!我總被嚇醒,知道嗎?”小雅辯解的聲音大得有點兒沙啞,讓我這個模仿者都覺得孩子很可憐,心里發(fā)酸。
“對不起,爸爸對不起你,能原諒爸爸嗎?”知道她當時不會點頭,但我還是說了,因為她把壓抑已久的痛苦宣泄出來了,內心的憤怒與恐懼就減弱了。
小雅的情緒逐漸平靜下來,最后,她還說了愿意做力所能及的事幫助父親。
五、與家長的交流
當然這種宣泄的模式只是暫時緩解情緒,后續(xù)的工作還需其父母來輔助。在班主任的幫助下,我與小雅的母親終于聯(lián)系上了??墒钦煞虻谋┝π袨橐炎屵@位母親心力交瘁。雖然拯救婚姻和改變家長不良的性格超出我的工作范圍,但是,我必須要讓他們知道不幸的婚姻生活和自己的不良性格所帶來的壓力已經(jīng)超出了孩子的承受能力。在小雅媽媽的協(xié)助下,我撥通了小雅生父的電話,就家庭教育以及婚姻關系方面進行了交流。
我:從內心來說,您真的希望小雅接受您嗎?
父:那當然!我那么努力和她媽媽在一起了,又經(jīng)常買禮物給她,可是她都不理我。
我:那您知道她為什么不理您嗎?
父:搞不清楚,聽說好像怕我吧?
我:怕您什么呢?(我追問,希望他能承認)
父:這,嗯……(停下,可能不好意思說)
我:小雅告訴我,最怕您打她或打媽媽。您認為呢?現(xiàn)在還打嗎?
父:可能吧,不過現(xiàn)在我只是嚇嚇她。
我:就因為你屢次的嚇,她不敢靠近您,怕挨打,怕被懲罰,沒安全感,就像她說的,她要躲好,做夢都怕阿姨會來報復她。所以,她要不斷地拒絕您,和您保持距離,來保護自己。
父:哦,這個我沒想到。
我:小雅讓我告訴您,既然您選擇了和她們一起生活,就希望您能放下阿姨,和媽媽好好相處,一家人快快樂樂。她也會努力學習,長大了找一份好工作賺錢養(yǎng)家。
父:嗯,我會的,謝謝老師。
六、咨詢效果
今年升學考試,小雅取得了優(yōu)秀的成績,畢業(yè)時,她和幾個要好的同學一起來向我道謝。我看著賀卡上那娟秀的字跡,一股暖流涌上心頭:一顆曾經(jīng)受傷被扭曲的心靈已經(jīng)慢慢愈合,正在享受陽光和雨露;一個支離破碎的家終于走入溫暖的港灣,融進愛的理解與責任。
七、反思
在本個案的咨詢中,關鍵突破點是:找到當事人一系列問題背后不合理信念的根源,找到了根源,才能夠從更高的層面上理解當事人情緒反應的來由,才能確立建設性的適應模式,取得良好的咨詢效果。
父母關系不好或離異家庭的孩子長期生活在不和睦的家庭,每日目睹父母爭吵及敵對情景,心靈缺乏關愛,易出現(xiàn)消極的情緒和不良的情感反應,如情感脆弱,易激動,沒有安全感,沒有幸福感,心理失衡等。對于單親家庭,我誠懇地希望父母平時要注意撫慰孩子的心靈:
1.單身父母獨自面對生活的不適需要很長的過程,但不要把孩子當出氣筒;
2.不要讓孩子卷入夫妻間的矛盾或逼孩子在其中周旋,應在尊重的基礎上關注他的心理感受;
3.不能采取過分偏激的教育方式,讓孩子覺得他的成長環(huán)境不健全,造成沉重的心里負荷;
4.若把孩子作為自己惟一的精神支柱,期望過高,會導致孩子的心理負擔過重;
5.別讓孩子覺得自己是“黑戶”,應教育孩子學會應對單親的事實,避免尷尬。
在這個個案中,我們清楚地看到單親的兒童是不幸的,他們應該得到人們的關愛與幫助。希望通過本個案,不管是社會,還是家庭,都能夠深刻地體會和理解這些特殊兒童的成長狀態(tài),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與關愛,多角度營造一種溫馨的、和諧的、健康的環(huán)境,讓他們快樂地成長。
(作者單位:廣東省深圳市石巖公學)
編輯/于 洪
終校/李益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