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管理,顧名思義,就是“以人為中心,以人為本”的管理。作為學校,以人為中心,就是要著眼于教師的發(fā)展,千方百計地挖掘教師的潛能,充動調動教師的積極性。
1. 以情感人,情理交融
校長與教職工建立良好的情感,產生親切感,則他對教職工的吸引力越大,凝聚力愈強。為此,校長要視教職工為朋友,通過互相了解,建立友誼,產生感情。校長應以忠誠寬厚的態(tài)度去對待他人,以自己的關懷熱心去感召他人。要處處想教師所想,急教師所急,把教師的困難當作自己的困難,關心體貼每一位教職工。在住房、婚姻、生病住院、子女上學、家庭困難等方面,校長要在不違反原則的前提下設法利用各種有利條件和社會關系,用滿腔熱情幫助教師解決后顧之憂,使每個教師都感到寬慰和溫暖。危難之處見真情,教師自然會和校長一條心。
2. 民主管理,尊重教師
校長要有廣闊的胸懷,歡迎教職工參與監(jiān)督和管理,廣開言路,讓廣大教職工對學校工作和關系他們切身利益的問題暢所欲言。在工作中意見不一致是正常的。即使他人錯怪了自己,也要豁達大度,可以通過交換意見,加強溝通來達成共識,消除誤解。要尊重教師的勞動,維護教師的民主權力,多聽他們的意見,有效地運用教代會等形式,討論、貫徹計劃。要求和工作安排,要秉公辦事,不搞親親疏疏。要樹立“尊賢愛才”觀念,注意發(fā)揮下屬成員的聰明才智。要積極為他們提供和創(chuàng)造各種有利的條件和機會,使教師產生愉快的內心體驗,喚起教師的主人翁精神。
3.“換位思考”,以心換心
不可否認,在通常的教師管理中,校領導總是考慮自己的意圖多,注重教育教學任務分配多,重視教育教學活動開展多,卻是很少考慮教師究竟在怎樣的心態(tài)下接受任務,他們是否感受到完成任務的壓力與快樂等。學校領導絕對不能無視教師的心理承受力而盲目加壓。解決這一矛盾,我認為可以借鑒古人的“仁治”之法?!叭省本褪菒廴恕㈥P心人、尊重人。如果我們在布置或檢查工作時能學習一下古人的管理方法——“換位思考法”,轉換角色把自己置于教師角色來想一想,力求使自己的角色期待與教師的期待相協(xié)調。這樣,領導的心理就容易平衡就會加強上下溝通。既要讓教師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做什么,又了解教師的喜樂哀怨,增進彼此的理解和尊重。
4. 學會寬容,理解教師
我認為,作為學校的領導在學會寬容方面要做到:
其一,要容人之長,即對超過自己的人要寬容。即使最高明的領導,也不可能是方方面面、時時處處都比別人高明的,即使是偉人,也必有不如他人之處。學校是藏龍臥虎之地,對學校領導來說,其下屬中,在才干、學識、經驗、閱歷、潛能等方面,在某個范圍內,肯定有人比你強。因此,學校管理者,應廣泛地聽取他們的建議,在某些方面應虛心地向他們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這樣才能逐步完善自己,使管理更上一層樓。
其二,要容人之短,特別是對有明顯缺點的教職工要學會寬容。一個群體里,不可能人人水平相當,個個修養(yǎng)一致。學校領導往往會遇上或性格古怪,或脾氣急躁,或說話刻薄,或棱角刺人的教職工。對這些人有無寬容之心,能不能在“諒人之短”的基礎上逐步以情感之,以理服之,是學校領導的人格力量和魅力能否真正躍上高檔次的標志。
其三,要容得下逆耳之言。學校領導特別是“一把手”,聽慣了順從的、贊揚的、擁戴的甚至是吹捧式的話語。一旦聽到(往往是間接耳聞)逆耳之言,特別是聽到尖酸刻薄者的揭短式、譏諷式、攻擊式的言論時,往往容易情感失控、火冒三丈。我刻意告誡自己在遇上這種情況時要學會寬容。我這樣認為:良藥苦口。教職工敢提意見總比不提意見好。即使是譏諷式、攻擊性的言論,也不必“以牙還牙”。樹直不怕影斜,當然,有理有節(jié)地在適當?shù)膱龊现赋鰧Ψ窖哉撳e在哪里是應該的。
5. 以“誠”待人,贏得信任
首先,管理者待人的心要誠,要把自己放在與被管理者人格平等的地位,真誠地相處,相互加深理解。管理者要胸襟開闊,坦誠大度,處處給人交際的安全感。其次,要根據科學性原則和人的尊重需要,自我價值實現(xiàn)的需要,合理使用人才。在安排工作時,真心實意讓教師去干,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也用”。再次是與教師交際的情感要誠,一是要真心實意地與他們?yōu)楣餐聵I(yè)一起努力奮斗,建立志同道合的情感;二是要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成為共享教書育人的樂趣,共同體味教育甘苦的知心朋友;三是經常了解他們的痛苦,關心他們的權益,隨時注意為他們排難解憂;還要努力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的人際環(huán)境,使他們工作心情舒暢,才能得以施展,成績得到肯定,從而滿足他們高層次文化心理需要。
責任編輯潘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