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限忠
高中新課改“選課與走班制”的思考
■吳限忠
2003年,教育部頒發(fā)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對于我國新的高中課程實施提出了明確規(guī)定,在高中階段推行選課和走班制,以滿足高中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在新一輪高中課程改革中,走班和選課制浮出水面。
選課一般是指對選修模塊的選擇,這種選擇有完全放開選擇和對模塊組合進行選擇兩大類。前者稱為“自助餐制”,如深圳中學的選課指導制度,公布了學校各學段擬開設的選修模塊和各選修模塊的任課教師,每學段形成不同的選課組合方案(即個性化課表)。后者稱為“配餐制”,如海南中學的選課模式。學校根據(jù)各學科課程標準提出的修習建議和學分要求,編制出適合于大文、大理、文科特長、理科特長、學科特長、音樂特長、美術特長、體育特長8大類不同發(fā)展需求的3年課程設置規(guī)劃,供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基礎和發(fā)展方向自主選擇,以滿足不同類型學生的發(fā)展需要。
實際上,各高中學校也可以根據(jù)學校自身的資源條件,對一部分選修模塊放開選課,而對另一部分選修模塊在選擇時有所約束。如海南中學初期實行的“自助餐制”,就只對藝術、體育、技術等科目和學校開發(fā)的校本課程放開選課,學生可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發(fā)展需要自由選擇。有的學校資源條件相對寬裕,就可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選課空間。有的學校資源相對不足或需要摸索選課經(jīng)驗時,采用隨著條件的不斷改善而不斷擴大選課空間的“漸進式”選課模式是可取的。
因地制宜地選擇走班模式,首先要從學生層面考慮,針對高中各校實際,主要探索“基于行政班教室與選課走班教室基本共用、單元走班、適度調(diào)整教師”的走班模式。這樣,操作上有優(yōu)勢,首先是教學班和行政班班數(shù)變化不大,教室、師資容易解決;其次是學生近距離走班,轉(zhuǎn)換教室耗時少,原來的課間時間不需調(diào)整;再次,教學班與行政班教師變化少,便于教學管理和課后輔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上海建平中學的馮恩洪校長在他的學校進行的教改實驗中,采用的就是這一走班模式,效果良好,該校與復旦大學今年同評為上海知名品牌。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根本任務是推行素質(zhì)教育,全面育人,而不是單純的課堂教學的改革。全面育人需要有活動作為載體,各校在選課走班上要選準突破口,高考學科的實驗改革要穩(wěn)妥,非高考學科要尋求突破。剛開始不要全面開花,要點上突破,這樣就可以做到試點兼試驗,可選擇藝術、體育、技術、綜合實踐活動等科目作為突破口。如可以先在體育課中實施學生自主選課,嘗試走班教學,可設三個班為一個單元,四位老師上三個行政班的課,分選項上課,這樣每位老師每節(jié)課負責30多位同學上課,有利于班級管理且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有利于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探索合理的解決方案。體育選課走班的突破和成功,將為以后更大層面的選課走班奠定良好的基礎。
(1)課程選擇,要避免學生選擇教師的傾向
學生選課,主要是選擇課程,即選擇同一科目的不同模塊。各模塊任課教師由學校根據(jù)班主任、備課組等具體情況綜合安排。目前對大多數(shù)學校來說,同一學科不同教師之間還有一定的差距,如果選擇教師,必然給選課走班帶來很大的阻力。學校要避免任教同一模塊的教師教學效果出現(xiàn)較大差距,可進行如下操作:首先盡可能將業(yè)務水平基本相當?shù)睦蠋熑谓掏荒K,減少同一模塊任教老師間的原始差距;其次,每位教師盡可能擔任兩個模塊不同班級的教學;再次,加大集體備課的力度,實施“全組教師集體備課所有模塊,模塊教師小組負責”制度,要求上課的學案、作業(yè)的布置都要實施“統(tǒng)一套餐、自助實施”的制度,保證授課效果。
(2)課程適擇,要加強對學生的選課指導
隨著高中課程結(jié)構(gòu)的變化和學校課程的不斷開發(fā)與建設,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變得繁多起來,指導學生選修適合自己的課程,十分重要。要教育學生選擇課程不要盲目,要根據(jù)學校、老師的指導意見和個人的興趣愛好合理選課,注意知識板塊與板塊之間的銜接。作為高中新課改學生評價方式,模塊考核并不簡單等同于以往的期中和期末考試。模塊考核是考查學生是否達到課程標準所規(guī)定的本模塊基本要求的水平性考試,而不是選拔性考試,更不是高考的模擬練習。因此,家長和學生不要急于求成,除了平時細心積累外,還應積極拓展自己的興趣面,培養(yǎng)學生在某些方面的特長。
學校在學生選課走班試聽1-2周后,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二次選課,這樣就使得初選的后悔者有了重新選擇的機會。雖然這種二次選擇,會給學校帶來一些困難。但可使“以人為本”在學校真正落到了實處,我們要本著為學生想一生,為社會想百年的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讓學生選擇合適的課程。
(3)選課走班,要解決好部分學科的師資缺乏問題
選課走班后,有些學科將面臨著嚴重的師資缺乏問題。學??刹扇∪缦路绞剑菏紫龋咭槐匦拚n程的部分學科中實施“學科對開”策略,減少并行科目,減少師資需求。其次,分學科改變過去長期形成的年級管理制度,由學科首席教師負責協(xié)調(diào),任課教師跨年級授課,盤活學校資源。再次,體育、音樂、美術、信息技術、通用技術等學科采用“小單元多組”排課方式進行調(diào)整,同時,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在各科各模塊中按原行政班分成小組,每個小組由特長學生擔任組長,協(xié)助老師管理。
(4)選課走班,要解決好校本教研的有效問題
選課走班后,怎樣充分利用現(xiàn)有資源?怎樣進行學分認定才能不流于形式而成為教學管理的有效手段?怎樣加強通用技術、綜合實踐活動等薄弱課程的開發(fā)和建設?怎樣建立和完善學生綜合素質(zhì)評價制度,真正促進每位學生健康發(fā)展?怎樣科學開發(fā)校本課程,凸顯學校辦學特色?在規(guī)范辦學的基礎上,怎樣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yǎng)?怎樣建立科學有效的教師評價體系,促進教師全面發(fā)展?等等。面對這一系列問題,我們就一定要加強校本教研,針對問題而確立課題,例如《在選課走班中實施分層次教學》的課題研究、《在選課走班中怎樣加強學生管理》的課題研究、《學生自主選課、走班制教學與學分制管理》的課題研究,這樣做就會真正做到在實驗中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有效解決問題。我們不但有改革的熱情,更有理性的思索,以及不斷向深層推進的一系列的措施。我們要邊實踐邊研究,在已有探索的基礎上,重點突出選課制、走班制和學分制的研究,逐步擴大課程改革的范圍,創(chuàng)建適合本校的課程改革模式。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培養(yǎng)人的工作是需要時間和過程的。實施新課程改革在我省我市都屬于起步階段,我們應該看到,在高中階段實行走班、選課制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也必須看到,這項工作的全面開展,所面臨的問題也是十分嚴峻的。面對改革,我們應做新一輪改革的先行者和實踐者,全面促進學生的潛能開發(fā)和個性發(fā)展,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深化學校的辦學理念。
(作者單位:武漢市第三十九中學)
見習編輯 王愛民
▼書法 山東 鞠立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