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陸平
體育課快樂式教學初探
■趙陸平
體育本身就是一種高級游戲,玩這種游戲的人應該是很快樂的。而許多學生并不十分喜歡上體育課,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在教師的教學中過分強調外在形式的整齊劃一,限制了學生個性發(fā)展,過分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忽視了學生接受知識、技能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練而無趣;其次是為了考核、考查的達標要求,拼命地把體育課上成基本身體素質課,使學生練而無味;最后是教師的“內功”差,教學觀念、教學手段、教學內容長期不變頑固僵化,不能順應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需要去教學,使學生練而無勁。從而導致學生喜歡體育,但不喜歡上體育課,使體育課質量下降,學生的體育意識淡薄,體質水平下降,喪失學習興趣。那么,如何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呢?快樂式教學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
快樂式教學模式就是要從傳統(tǒng)的講授式、單向傳授式轉變到啟發(fā)和討論式的教學模式上來,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強調課堂教學是師生間互動、互助、互學的過程,其特點為:
一、利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新奇刺激是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方法。因此,在體育教學中,不斷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新穎靈活的教學方法、富于變化的體育教學組織形式,課堂上適度給學生“自主權”和“自由度”,讓他們動腦筋,邊嘗試邊體驗,并與同伴切磋琢磨,互相交流,逐漸由不會到會,由不熟練到熟練。例如,教學初中急行跳遠內容時,可將助跳板代替跳板,因為助跳板面積大,有一定的彈性,學生有新鮮感,學生的練習興趣就會增強,教學效果就會變好。
二、運用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的教學組織形式,讓學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悅。要充分發(fā)揮體育委員和小組長的帶頭作用,讓學生在自己創(chuàng)設的特定情境中,擔當他們向往和能展示自己特長與能力的角色,做到練習形式多種多樣。例如,做“大魚網”的游戲,學生開始做會覺得有意思,做多了就覺得單調乏味,缺乏吸引力。為此,我把游戲改名為“聰明的小魚”,并精心設計場地。創(chuàng)設了“大?!钡木跋?,跳箱作“礁石”,墊子作小魚的家,還有水草、魚網。老師當漁夫,學生當在大海里自由自在的小魚。在游戲中啟發(fā)他們通過大家的智慧,思考如何不被漁夫抓住,如何去營救被抓住的小魚。老師豐富的表情動作,給學生帶來了的愉悅的情緒。雖然這是一個奔跑游戲,有一定強度,但在游戲中,他們的表情卻是興奮歡快的,忘記了疲勞,連一些平時不好動的學生都對我說:“我們再做一次吧!”練習形式活了,氣氛也活了,培養(yǎng)了學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發(fā)展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從而讓學生感覺“我想學”、“我要學”、“我會學”、“我愛學”。
三、確定科學合理的考核方式,減輕學生考試壓力。體育考核為三大塊:體育的基本技術技能,課堂常規(guī)和體育理論。為了減輕學生負擔,理論考試完全可以口頭進行,也可以當堂學當堂測驗。內容是多方面的,可以是體育基礎知識、衛(wèi)生保健常識,也可以是平時講述的國家國際大賽的一些知識。例如本屆奧運會我國取得多少塊金牌?是哪些運動員什么項目取得的?像這樣,既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又不是一味地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從而減輕了學生的考試壓力。
體育快樂教學以發(fā)展學生個性、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為追求。這是我國學校體育改革的必然趨勢,也是社會發(fā)展的需求。這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充分地掌握教材內容,備好每一節(jié)課,要求教師有責任心,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鞓方虒W,以學生為主體,一切從學生的利益、要求、興趣出發(f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學中要做到松緊適度,放中有收,收中有放,讓學生充分地享受體育課堂的樂趣,提高學生的身心素質。
(作者單位:武漢市鐘家村中學)
見習編輯 王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