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麗
【摘 要】如何指導學生寫好作文,開闊視野,提高學生的觀察、思辨能力。作文教學要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讀寫結合,從內容入手。
【關鍵詞】作文 知道 生活 內容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9682(2009)02-0119-01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大難題。學生難學,難寫;難在無話可說,無事可寫,無情可抒。教師難教,難改。這個問題的確值得研討一下?!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不拘形式地寫見聞、感受,就要求我們重‘實,寫親身經(jīng)歷和耳聞目睹的人、事、景、物,做到實實在在地說真話,寫自己真實的情感和體驗。學生不愛,不會,不想,不屑寫作的原因,無外乎兩點:主觀認識不到位,客觀實施有困難。主觀認識不到位中寫作動力缺失是第一位的。如何培養(yǎng)或激發(fā)學生的寫作動力?寫作教學究竟應怎樣引導學生在作文中愛寫,會想?筆者認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開闊視野,提高學生的觀察、思辨能力。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不管什么人寫文章都離不開生活的沃土。創(chuàng)設更多機會讓學生去認識生活、了解生活、體驗生活、思考生活,激起他們的寫作欲望。作文教學與各科教學密切聯(lián)系,學生的作文是綜合運用各科知識的一種形式,各科教學不僅為學生的作文提供豐富的材料;作文教學與學校的教育活動密切聯(lián)系,它既能為學生的作文提供豐富的、直觀的、生動的內容,又能為學生的習作提供更多選擇題材的機會;在各種社會生活中獲取的寫作材料,運用課內學習到的知識和方法寫成文章。
積極引導學生廣泛閱讀,培養(yǎng)他們的讀書愛好,就等于幫助他們找到了源遠流長的知識的泉眼。創(chuàng)造條件閱讀,有計劃、有目的地推薦作品,啟發(fā)閱讀的興趣;從課內延伸到課外,組織開展練口活動,在訓練口頭表達能力的活動中介紹名篇名著和新作,達到互相推薦,彼此學習的目的。如何前3分鐘口語練習,讀讀背背講講,一日不多,十日許多,涓涓細流,滲入心田,學生的思想、情感、語言都受到有益的熏陶。安排一些語文課外活動,讓學生走上社會,接觸社會,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
二、作文教學要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
好文章有若干標準,但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然而,目前小學作文中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說假話,說空話,說套話。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把自己心中所想,口中要說的話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地寫下來,有話則長,無話則短,要說自己心里想說的話,而不是人云亦云。同時,在作文教學中、生活中還應該多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和個性體驗,不應以簡單的對錯而亂下結論,應以欣賞的眼光去鼓勵學生獨特性的發(fā)揮,真正做到“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每一個學生的生活都是一部內容豐富的詞典,老師要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選擇自己熟悉的對象,也就是自己親眼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的事來寫,為說真話、實話、心里話提供基礎。并通過寫日記、周記、隨筆等形式把平時觀察到的記錄下來,存入腦中,以便日后寫作之用。
訓練作文,應當循序漸進。首先要讓學生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或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寫清楚,記事、狀物做到真實可信,抒情、表意做到情真意切,這樣的基本功打好了,才可能寫好文章。
三、讀寫結合
閱讀是作文的基礎之一。會讀書,讀得多,能促進寫;會作文,寫的多,同樣也能促進讀。閱讀和作文是相互促進的關系。所以,讀寫結合,多讀多寫,既是提高閱讀能力的基本途徑,也是提高作文能力的基本途徑。
我們說生活是作文的源泉,這是從根本上說的。一個人的知識,既有直接經(jīng)驗,又有間接經(jīng)驗。人不能事事都來自經(jīng)驗,事實上多數(shù)都是間接經(jīng)驗的東西。間接經(jīng)驗的主要來源就是閱讀書面資料。從閱讀中獲得許多知識,常??梢猿蔀樽魑膬热?。學生閱讀了文章,消化了、吸收了,在作文中就能作為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
閱讀一些思想健康、有一定科學內涵、能夠激發(fā)閱讀興趣的刊物,這樣學生就可以從中學習規(guī)范的語言,領悟到運用語言文字表情達意的方法,還可以受到多方面的教育。
例如,根據(jù)一篇文章,對其進行續(xù)寫、擴寫和改寫,布置課外閱讀,練習寫日記、周記、讀書筆記,摘錄文中的好詞、好句及精彩片段等。我們來分析一下閱讀和寫作的思路。讀一篇文章,首先接觸文章的語言文字,通過語言文字了解所反應的內容,又透過這些內容體會到作者在文章中表達的思想感情。寫一篇文章,總是先有一個想要表達的意思,再根據(jù)這個想要表達的意思,選擇安排內容,最后通過語言文字表達出來??偠灾?,讀寫結合的方法,是抓住讀和寫的共同點來進行訓練。
我們說閱讀是學生獲得作文范例的基本途徑,讓學生從閱讀中受到多方面的教育,關鍵要在日積月累上下工夫。這樣,當學生作文時,那些與作文有關的自然知識和社會知識,好的寫作方法以及那些好詞佳句就會在學生腦子里跳出來,這才是我們所期盼的閱讀和寫作相互促進的道理。
四、指導學生作文,要從內容入手。
它不僅體現(xiàn)了內容與形式辯證統(tǒng)一的基本觀點,而且體現(xiàn)了教書育人辯證的教學思想,也符合學生作文的心理規(guī)律。要解決學生“沒有材料可寫”這一作文中最大的困難,老師就必須有意識地豐富學生的生活,幫助學生從豐富多彩的生活中獲取作文材料,指導學生作文如何從內容入手。
為豐富學生的生活,老師可根據(jù)作文的訓練要求,結合學校的專題教育,利用班隊會、課外活動時間,有意識地開展一些活動,并努力使思想教育和作文訓練同步。如,為配合學校三月份開展的以“學雷鋒”為中心的學英雄、講禮議、創(chuàng)文明的教育,我設計了“讀介紹英雄的書籍”、“講有關英雄的故事”、“唱頌揚英雄的歌曲”、“學英雄的優(yōu)秀品質”等系列主題活動。然后舉行系列活動事跡報告會和成果展覽。通過開展這些形式多樣的活動,加深了學生對生活的認識和體驗,增進了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和向往,也為學生作文“有話可說”做好了鋪墊。
總之,作文教學的改革要打開校門,從課內走向課外,從校內走向校外,同時,還要抓好課堂教學這個主陣地,進行扎實的基本功訓練。課內和課外,校內和校外,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不斷地相互反饋、互相促進,作文訓練的途徑必將更加寬廣,作文教學的成效必將更加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