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建峰 羅 騎 鄭春浩
摘要經(jīng)過調(diào)查,浙江省九龍山自然分布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共有19種,分屬12科,18屬,其中裸子植物5種,被子植物14種;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有2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的有17種。對其價值從科研、觀賞、經(jīng)濟等方面進行了評價,并提出保護建議。
關鍵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自然分布;浙江九龍山
中圖分類號 S79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7-5739(2009)03-0093-01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珍貴的自然遺產(chǎn),其在經(jīng)濟、科學、文化、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但現(xiàn)有數(shù)量非常稀少。要合理開發(fā)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使這些資源得以保存和發(fā)展,使之產(chǎn)生一定的經(jīng)濟效益。為此,筆者對九龍山自然保護區(qū)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進行研究,現(xiàn)簡述如下。
1自然概況
九龍山位于浙、閩、贛三省毗鄰地帶的遂昌縣西南部,東經(jīng)118°48′~118°55′,北緯28°14′~28°24′,1983年成為省級自然保護區(qū),2003年成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是浙江省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一個代表類型。平均海拔在1 000m以上,主峰海拔1 724.2m,為浙江省第4高峰,面積3萬公頃,它是錢塘江和甌江水系的源頭。九龍山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相對濕度大。年均氣溫16.2℃,極端最高氣溫36.5℃,極端最低氣溫-10.5℃,年降雨量1 855.6mm,相對濕度80%,年日照時數(shù)1 925h,土壤為中亞熱帶山地紅黃壤。九龍山自然保護區(qū)地形復雜,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保存較為完整,有十分豐富的植物資源。
2調(diào)查方法
調(diào)查前,查閱九龍山自然保護區(qū)的有關資料,初步確定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的分布位置和調(diào)查路線。調(diào)查方法分別采取直接計數(shù)、樣方法進行詳細記錄保護野生植物的分布范圍、生境與生長情況,并采集標本,組織鑒定,建檔保存。
3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在浙江九龍山自然分布
經(jīng)調(diào)查,根據(jù)1999年8月4日國務院公布《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名錄(第一批)》統(tǒng)計[1],九龍山天然分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有19種,分屬12科18屬,其中屬國家一級保護的有2種,南方紅豆杉(Taxus mairei)在九龍山楓樹洋、龍門塢、九龍坑等地海拔1 000~1 400m山坡谷地有小片群狀分布,約35hm2共275株;伯樂樹(Bretschneidera sinensis)在九龍山七樹坑口、上寮坑、外九龍、外北坪海拔600~1 300m山谷常綠闊葉次生林中,約0.7hm2共15株。二級保護的有17種,如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在九龍山的外北坪、內(nèi)陰坑海拔800~1 200m的西南面山谷常綠闊葉林中有分布,約12hm2共1 500多株;白豆杉(Pseudotaxus chienii)在九龍山的山坡內(nèi)陰坑外九龍海拔740~1 400m常綠闊葉林和常綠、落葉闊葉林下有零星生長,約3.1hm2共2 500株;榧樹(Torreya grandis)在九龍山生于海拔200~800m的較陰濕涼爽的山坡、山谷或路邊,約12.2hm2共235株;長葉榧(T.jackii)在九龍山泗州廟、南坡插坑,海拔600~1 000m山谷常綠闊葉次生林中,約1hm2共30株,其中1株高超過20m,胸徑60cm;連香樹(Cercidiphyllum japonicum)在九龍山內(nèi)陰坑海拔1 300m有3株,其中1株大樹高達30m,胸徑80cm,另在外九龍海拔1 170m處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1株;樟樹(Cinnamomum camphora)在九龍山海拔1 000m龍門塢、內(nèi)外九龍坑等地,約52.7hm2共30株;閩楠(Phoebe bournei)分布在海拔800~1 400m的九龍山內(nèi)陰坑、楓樹洋等地,約22.1hm2共260株;山豆根(Euch-resta japonica)分布在海拔700~1 300m的九龍山內(nèi)陰坑、龍門塢、內(nèi)外九龍坑等地,約42.1hm2共1 340株;野大豆(Glycine soja)分布在海拔600~1 200m的九龍山內(nèi)陰坑、楓樹洋、龍門塢、內(nèi)外九龍坑等地,約126.8hm2共1 380株;花櫚木(Ormosia henryi)在九龍山多見于800m谷地、山坡林中,約82.5hm2共960株;鵝掌楸(Liliodendron chinense)在海拔800~1 400m的九龍山內(nèi)陰坑、楓樹洋、龍門塢、內(nèi)外九龍坑等常綠、落葉闊葉林中,約2.1hm2共360株,其中1株高達35m,胸徑75cm;厚樸(Magnolia officinalis)在九龍山的楓樹洋、大洋坳海拔750~1 500m山地,約6 700hm2共7.856 7萬株;毛紅椿(Toona ci-liata)在九龍山泗州廟、巖坪大巖前嶺海拔600~1 000m谷地,約1.1hm2共23株;香果樹(Emmenopterys henryi)在九龍山內(nèi)陰坑、楓樹洋、內(nèi)外九龍坑海拔700~1 350m山谷常綠闊葉林或常綠、落葉林中,約8.2hm2共950株;蛛網(wǎng)萼(Platy-crater arguta)分布在海拔900~1 200m的內(nèi)外九龍坑等地,約152.1hm2共1 770株;長序榆(Ulmus elongata)在九龍山巖坪屁垅海拔750~1 000m的山谷溝邊或山坡下部小片分布,約0.6hm2共37株;櫸樹(Zelkova schneideriana)在九龍山的外九龍海拔500~800m的山坡谷地針闊混交林中或林緣,共15株。
4九龍山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的評價
在九龍山自然分布的19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中,有的是重要作物的野生種群和有遺傳價值的近緣種,多數(shù)種類有重要的科研價值、較高的觀賞價值和重要的經(jīng)濟用途[2,3]。
4.1具有重要科研價值的植物
白豆杉、長葉榧、伯樂樹、連香樹、鵝掌楸等均屬孑遺植物,對古植物區(qū)系、植物的系統(tǒng)發(fā)育、古氣候、古地理的發(fā)生和變遷等研究都有重要的學術價值。白豆杉、長葉榧、伯樂樹、閩楠和毛紅椿等為我國特有種,這些植物在研究植物地理、植物區(qū)系和生物多樣性等方面均有較高的科研價值。
4.2具有較高觀賞價值的植物
樹形美觀或葉形奇特的適宜作行道樹和園景樹有福建柏、樟樹、連香樹、鵝掌楸、長序榆等;珍稀觀花植物有伯樂樹、厚樸、凹葉厚樸、香果樹和蛛網(wǎng)萼等;重要的觀果植物有白豆杉、南方紅豆杉等。
4.3具有重要經(jīng)濟價值的植物
在九龍山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中,有不少種類是高級或特種用材樹種,如櫸樹、花櫚木、南方紅豆杉、福建柏、樟樹、閩楠和香果樹等;重要的藥用植物有南方紅豆杉、厚樸、花櫚木、野大豆等;其他如榧樹、野大豆是重要作物的野生種群和有遺傳價值的近緣種。
5建議
調(diào)查表明,有12科18屬19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在九龍山自然分布。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2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7種。這些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不僅種類豐富,還有廣泛的用途和巨大價值。九龍山在2003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是自然保護區(qū)的一件大事。但保護區(qū)基礎建設薄弱,資金投入有限,建議有關部門應從抓緊建設、加強管理、增加投入3個方面加強實施對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的保護工作。同時,九龍山也是一個旅游景點,應當協(xié)調(diào)好開展旅游和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之間的關系。為此,目前應重點做好硬件設施建設、專人負責管理、宣傳教育工作,這是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得以有效就地保護的基本保證。
6參考文獻
[1] 于永福.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工作的里程碑——《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出版[J].植物雜志,1999(5): 3-11.
[2] 張若蕙.浙江珍稀瀕危植物[M].杭州: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
[3]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中國珍稀瀕危植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