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時選
摘要通過對海島鄉(xiāng)土植物的全面調查統(tǒng)計和對部分優(yōu)良鄉(xiāng)土植物的引種栽培,結果表明,在海島生長良好的鄉(xiāng)土植物共有65科439種。按鄉(xiāng)土植物的形態(tài)和應用方式進行了歸類分述,探討了鄉(xiāng)土植物在園林中的選用,并對進一步開發(fā)和利用鄉(xiāng)土植物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植物資源;鄉(xiāng)土植物;園林綠化;應用;浙江海島
中圖分類號 S58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 1007-5739(2009)03-0060-01
海島野生鄉(xiāng)土植物資源豐富,應用廣泛,是園林綠地重要的基礎材料,是海島城市植物群落不可缺少的部分,對美化和保護環(huán)境、豐富園林景觀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為了開發(fā)、利用和研究海島野生鄉(xiāng)土植物,筆者于2008年3月對海島野生資源進行了全面調查,并引入部分鄉(xiāng)土植物進行栽培試驗,結果有許多野生鄉(xiāng)土植物可以在園林中應用。
1 海島野生鄉(xiāng)土植物資源調查
對海島山地野生鄉(xiāng)土植物生長狀況進行野外調查,對所調查的植物和其生態(tài)環(huán)境進行詳細跟蹤觀察記錄、分析,同時對部分優(yōu)良海島野生鄉(xiāng)土植物進行引種栽培,篩選并選擇最佳的應用方式。根據筆者對海島野生鄉(xiāng)土植物的調查和引種栽培,目前可適宜園林綠地生長的鄉(xiāng)土植物共65科439種[1],依其生物學特性和應用方式分述如下[2]。
1.1耐鹽堿植物
耐鹽堿植物指能適應鹽堿土壤的植物,直觀上指生長在泥涂、沙灘等鹽土上的植物。如馬甲子(Paliurus ramosissimus)、芙蓉菊(Crossostephium chinense)、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中華補血草(Limonium sinense)、假牛鞭草(Parapholis incurva)等。長期生長在海島基巖海岸、面海山坡的許多植物也具有一定的耐鹽堿性。如全緣冬青(Ilex integra)、珊瑚樹(Viburnum odoratissimum)、黃連木(Pistacia chinensis)、厚葉石斑木(Raphiolepis umbellata)、濱柃(Eurya emarginata)、紅山茶(Camellia japonica)、全緣貫眾(Cyrtomium falcatum)、濱海前胡(Peucedanum japonicum)等。
1.2耐干旱瘠薄的陽性植物
生長在土壤瘠薄、陽光直射的海邊石縫、崖壁及裸露的山坡上,耐旱性強。如山菅(Dianella ensifolia)、濱海前胡、厚葉石班木、密花樹(Rapanea neriifolia)、濱柃、瓣蕊唐松草(Thalictrum petaloideum)等。
1.3耐陰植物
長年生長在闊葉林中或巖石下,耐陰性強。如朱砂根(Ardisia crenata)、楊桐(Cleyera japonica)、杜莖山(Maesa japonica)、毛瑞香(Daphne odora var. atrocaulis)、紫金牛(Ardisia japonica)、虎刺(Damnacanthus indicus)、鱗毛蕨(Dryopteris spp)、大吳風草(Farfugium japonicum)、華東唐松草(Thalictrum fortunei)、全緣貫眾、貫眾(Cyrtomium fortunei)、圓蓋陰石蕨(Humata tyermanni)等。
1.4彩葉植物
許多樹種在不同的季節(jié)呈現不同的色彩。如黃連木春季紅褐,夏季黃綠,秋季橙黃,冬季蕭條,四季交替;舟山新木姜子(Neolitsea sericea)新葉金黃色;紅楠(Machilus thunbergii)春梢鮮紅。此外,還有常年保持色彩的彩葉植物。如芙蓉菊銀白色;紅涼傘(Ardisia crenata f.hortensis)紫紅色,背面紫紅色;虎耳草(Saxifraga stolonifera)葉面綠色,具白色或淡綠色斑紋,葉背紫紅色;牛奶子(Elaeagnus umbellata)葉柄、葉背銀白色,新葉葉面外觀也呈銀白色。
2鄉(xiāng)土植物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
根據海島野生觀賞植物的生活型及樹冠、樹干、葉、花和果等觀賞特性,將其在園林綠化工程中的主要用途分為如下7類[3]。
2.1行道樹
可用于行道樹的喬木樹種較多,而且各有特色,如紅楠、紅葉樹(Helicia cochinchinensis)、冬青(Ilex spp)、赤皮青岡(Cyclobalanopsis gilva)、石楠(Photinia serrulata)、羅浮柿(Diosp yros morrisiana)、禿瓣杜英(Elaeocarpus glabripetalus)、櫸樹(Zel kova schneideriana)虎皮楠(Daphniphyllum oldhamii)、黃連木、無患子(Sapindus mukorossi)、尖葉白蠟樹(Fraxinus szaboana)等。
2.2庭園觀賞
上述用于行道樹的喬木樹種及厚葉石斑木、厚皮香(Ternstroemia gymnanthera)、野鴉椿、豹皮樟(Litsea coreana var sinensis)、光葉石楠(Photinia glabra)等,均可作為庭園觀賞,通過孤植、對植、叢植和群植等植物配置方式應用到廠礦企業(yè)、廣場、校園、庭院和公園等地的綠化美化。
2.3風景林
珊瑚樹、舟山新木姜子、紅楠、黃連木、雞仔木(Sinadina racemosa)等,均為極佳的風景林營建樹種,結合海島生態(tài)公益林、城市綠化隔離帶和旅游景點建設需要,構建不同特色的風景林。
2.4綠籬與花籬
適宜樹種有柃木、珊瑚樹、石楠、胡頹子、牛奶子、馬甲子等。這些植物枝葉繁茂,有的花果繁多,萌芽性強,生長慢,耐修剪,成行密植,能起到極好的綠化美化和圍護作用。
2.5色塊
采用植株低矮、枝葉細密、色彩不同、生長緩慢且喜陽的灌木,如濱柃、赤楠(Syzygium buxifolium)、芙蓉菊、鈍齒冬青(Ilex crenata)等,密植拼成不同的圖案,可廣泛應用到公路、綠地、庭園及沿海景觀帶等。
2.6地被
朱砂根、紫金牛、九節(jié)龍(Ardisia pusilla)、野珠蘭(Step-hanandra chinensis)、山礬(Symplocos sumuntia)、馬銀花(Rhodod-endron ovatum)、連蕊茶(Camellia fraterna)、虎耳草、華東唐松草等,這些低矮的多年生草本可作為樹蔭下的鄉(xiāng)土植物,搭配換錦花、水仙等球根花卉豐富地被的季相變化。琉璃繁縷(Anagallis arvensis)、匙葉麥瓶草(Silene gallica)、瓣蕊唐松草、銀鱗茅(Briza minor)等,適宜花壇花帶布置。
2.7垂直綠化
爬藤榕(Ficus sarmentosa var.impressa)等攀緣植物可應用于墻面和橋墩等的綠化。龍須藤(Bauhinia championii)、忍冬(Lonicera japonica)、多花勾兒茶、蔓胡頹子(Elaeagnus glabra)等,可覆蓋墻垣、棚架和山石等。
3建議
3.1綠化時應選用海島野生鄉(xiāng)土植物,加大引種力度
海島在鄉(xiāng)土植物的應用上逐年提高,但種類局限性大,如地被植物應用最多只是沿階草(Ophiopogon japonics)、地毯草(Axonopus compressus)、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結縷草(Zoysia japonica)、細葉結縷草(Z.tenuifolia)等幾種,這使園林景觀過于單調,達不到美化的效果,應加大引種力度。
3.2 充分認識、開發(fā)、利用海島的野生鄉(xiāng)土植物
在調查中,發(fā)現很多獨具特色的海島野生鄉(xiāng)土植物,成片散生在林下、路旁、池邊,生長良好。如蛇莓、紫花地丁、直立婆婆納(Veronica arvensis)、鵝觀草(Roegneria kamojiohwi)、畫眉草(Eragrostis pilosa)、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馬蘭(Kalimeris indica)、鳥斂莓、扁蓄(Polygonum aviculare)。這些野生種在應用方式正確的條件下,具有較大的開發(fā)價值。應加強對海島野生鄉(xiāng)土植物的引種栽培工作,了解其生態(tài)習性,探討合理的應用方式,在試驗成熟后向周邊地區(qū)推廣應用。
4參考文獻
[1] 浙江植物志編委會.浙江植物志(1-7)卷[M].杭州:浙江科技出版社,1993.
[2] 李根有,周世良,張若蕙,等.浙江舟山桃花島的天然植被類型[J].浙江林學院學報,1989,6(3):243-254.
[3] 金佩聿,陳翔虎,張曉華,等.舟山群島植物區(qū)系的研究[J].浙江林業(yè)科技,1991,11(3):1-30.
[4] 劉鐵志,于國林,張文志.赤峰地區(qū)蕨類植物資源及開發(fā)利用[J].內蒙古農業(yè)科技,2001(2):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