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鵬 李 璟
摘要: 通過對百花山野生植物進行調(diào)查,介紹了可應用于水邊及濕地的野生植物種類,以期為百花山中野生植物的應用提供依據(jù)。
關(guān)鍵詞:百花山;水邊;濕地;野生植物
中圖分類號:Q94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7-5739(2009)20-0237-02
從廣義的角度講,野生植物是指目前仍在原產(chǎn)地處于野生狀態(tài)沒有人工栽培應用的觀賞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是天然風景和植被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幅員遼闊,氣候和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復雜,形成了極為豐富的植物種質(zhì)資源,野生花卉種質(zhì)資源更是豐富多彩。但直到今天,這些寶貴的資源仍有許多埋沒于山野,未能走進城市,走進人們的生活。因此,對野生植物資源進行調(diào)查研究及引種馴化是增強我國花卉產(chǎn)業(yè)競爭力的有效措施。
百花山位于北緯39°48′~40°4′、東經(jīng)115°15′~115°40′之間的北京市西郊門頭溝西部黃塔鄉(xiāng)境內(nèi),距市區(qū)120km,為北京市級保護區(qū),屬于太行山脈北端,是習稱北京西山的組成部分。百花山共由9座海拔超過1 900m的山峰組成,主峰的最高點2 218m和百花山草畔2 031m,具有比較完整的垂直帶譜。森林覆蓋率高達93%,兼有峰石、林草與水流之美,是“北京地區(qū)最美的山之一”。百花山環(huán)境獨特,風景優(yōu)美,盛夏氣爽風涼。年降水量720mm以上,年均氣溫6~7℃,7月平均氣溫22℃。 壑都溪水長流,自海拔900~2 000m均有清泉長流,高山水色十分壯麗。百花山自然保護區(qū)內(nèi)森林面積1 200hm2,森林覆蓋率達90%。百花山植物共計130科,458屬,1021種,資源豐富,有華北“天然植物園”之稱。
此次調(diào)查,共識別200多種野生植物,不同植物的生態(tài)習性不同,園林用途也不同。如可在花壇、花境造景中應用的有黃花菜、華北耬斗菜、翠雀、藍刺頭等;可在巖石園造景中應用的有桔梗、高山龍膽、山丹、華北耬斗菜、輪葉、瓦松、鹿蹄草等;可用于綴花草坪的植物有蒲公英、匍枝萎陵菜、棉團鐵線蓮、射干、百里香等;可用于固土護坡的植物有野罌粟、羊胡子等?,F(xiàn)重點介紹可在濕地植物景觀營造中應用的野生花卉。
水景園、沼澤園、濕地是自然山水、濕地景觀在園林中的模擬再現(xiàn),其植物配置宜模仿天然的植物景觀。在調(diào)查過程中,發(fā)現(xiàn)適于生長在水邊、濕地的木本植物有大葉鐵線蓮(Clematis heracleifolia)、太平花(Philadelphus pekinensis)、小花溲疏(Deutzia parviflora)、接骨木(Sambucus williamsii)、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金雀兒(紅花錦雞兒)(Caragana rosea)黃花柳(Salix caprea)等。草本植物有節(jié)節(jié)草(Eqisetum ramosi-ssimum)、酸膜葉蓼(Polygonum lapathifolium)、叉分蓼(Polygonum divaricatum)、拳蓼(Polygonum bistorta)、卷耳(Cerastium arastium)、毛茛(Ranunculus japonicus)、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野罌粟(Paparver nudicaule)、紅升麻(落新婦)(Astilbe chinensis)、球莖虎耳草(Saxifraga sibirica)、梅花草(Parnassia palustris)、龍牙草(Ag-rimonia pilosa)、水楊梅(Geum aleppicum)、蛇莓(Duchesnea indi-ca)、花苜蓿(Mesicago falcata)、貓眼草(Euphorbia lunulata)、水金鳳(Impatiensis noli-tangere)、紅旱蓮(Hypericum ascyron)、短毛獨活(Heracleum moellendorffii)、秦艽(大葉龍膽)(Gentiana macr-ophylla)、高山蓍(Achillea alpina)、狹苞橐吾(Ligularia inter-media)、北重樓(Paris verticillata)、鈴蘭(Convallaria majalis)、茖蔥(Allium victorialis)、狹葉蕁麻(蜇麻)(Urtica angustifolia)。其中在濕地邊生長的木本植物有:
(1)太平花。灌木。二至三年生枝皮剝落。葉對生,卵形至狹卵形,疏生鋸齒,具3主脈??偁罨ㄐ?花軸、花梗無毛;花白色,萼筒無毛。蒴果,4瓣裂。
(2)小花溲疏。灌木。老枝灰褐色,皮剝落。葉具星狀毛?;ㄐ騻惴繝?具多花,花梗具星狀毛。
(3)接骨木。落葉灌木,樹皮灰褐色,具縱條棱,冬芽卵圓形,奇數(shù)羽狀復葉,互生,小葉5~7枚,圓錐花序,花白色,頂生花萼5裂。果紫黑色。
(4)核桃楸。落葉喬木。高達20~25m,樹冠廣卵形;小枝幼時密被毛。小葉9~17,長橢圓形,邊緣有細齒;核果頂端尖,有腺毛。此種秋季葉色金黃,可引種用于行道樹或庭蔭樹,豐富北京秋季的植物景觀。
(5)黃花柳。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樹皮灰褐色,有縱紋,小枝初有灰色短毛,后脫落無毛,褐色,有光澤,葉長橢圓、寬橢圓或倒卵狀,邊緣具不規(guī)則鋸齒或近全緣,上面深綠色,下面灰白色,柔荑花序,果期5~6月。此種屬于耐水濕灌木,栽于河岸、池邊,效果較理想。
(6)大葉鐵線蓮。直立草本。3出復葉,中央小葉具長柄,葉寬卵形或近圓形,邊緣有不整齊的粗鋸齒?;ㄐ蛞干蝽斏?萼片4,藍色,花柱羽毛狀。此種花較小,但花色較美。葉片觀賞性較高,北京已有引種,既可植于濕地邊,也是良好的花境植物材料。
(7)紅花錦雞兒。直立灌木。長枝上的托葉宿存,并硬化成針刺。小葉4枚,假掌狀排列?;▎紊?花冠黃色或淡紅色?;ㄆ?~5月,果期6~8月。園林中已有栽培。紅花錦雞兒蝶形花中萼為紅色,冠為黃色,顏色美麗,是很好的觀花灌木。
調(diào)查的野生草本植物中,應用價值較高的有:
(1)紅升麻。多年生草本。莖與葉柄散生棕褐色長毛?;~2~3回三出羽狀復葉;圓錐花序,狹長,花瓣5,紫紅色。此種花序較長,已較廣泛的應用于園林。開紫紅色的花,甚是美觀,適宜于在公園水邊種植觀賞。
(2)卷耳。一年生草本。莖直立,單一或簇生。莖基部葉匙形或倒卵狀披針形。二歧聚傘花序頂生。花瓣5,白色,較萼片略短或等長。其花雖小,但花型奇特,可愛動人,是良好的綴花草坪的植物材料。
(3)梅花草。多年生草本,基生葉叢生,卵圓形或心形,基部心形,全緣;莖生葉1,生于莖中部,無柄抱莖,形狀與基生葉相似。花單主于莖頂,白色,直徑1.5~3.5cm,萼裂片5,花瓣5,卵圓形,全緣,有脈紋;柱頭4裂。蒴果卵圓形。種子多數(shù)。梅花草雖然植株矮小,但其小白花很是嬌美可人。不但可用于濕地,也可用作綴花草地中,景觀效果俱佳。
(4)鈴蘭。多年生草本。葉常2枚,基生,具長柄,葉柄下部成鞘狀。花莛稍彎,總狀花序偏向一側(cè),花芳香,下垂,白色,鐘狀。此種在園林中已有應用,白色小花側(cè)生于枝上,玲瓏可愛,吸引游人觀賞。
(5)叉分蓼。多年生草本。莖直立,由基部作叉狀分枝,疏散開展。葉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全緣,基部楔形。托葉鞘膜質(zhì),具疏的長毛?;ㄐ驁A錐狀,頂生。習生于水溝邊,花序細長,隨風舞動,富有動感,宜植于水邊觀賞。
(6)水金鳳。一年生草本。莖直立,光滑,柔軟。葉互生,邊緣具粗鋸齒?;S色,3~4朵生于花軸上,從葉腋伸出?;ü<毴?下垂,形成聚傘狀花序,花型奇特,嬌嫩可人,招人喜愛。
(7)北重樓。多年生直立草本。莖單一,綠白色,有時帶紫色。葉輪生于莖頂,全緣,主脈3條基生?;ū鷨我?自葉輪中心抽出,頂生一花。外輪花被片綠色,葉狀,內(nèi)輪花被片線形。雖然北重樓的花沒有鮮艷的顏色,但輻射狀著生的一輪葉片和二輪花被足以令觀者感嘆大自然的造物之功。
(8)狹苞橐吾。多年生草本。莖直立,上部被蛛絲狀毛。基生葉有長柄,葉片腎狀心形或心形,邊緣有細鋸齒。頭狀花序,集生成總狀,花開后下垂,有短梗及線形苞葉?;?、果期7~9月。其植株高大,花黃色,花序長,極為顯眼。若引種馴化成功,是很好的水邊觀賞植物。
(9)秦艽。多年生草本,葉對生披針形,頂端銳尖,邊緣粗糙具5脈,花多朵頂生頭狀常聚傘成叢,花冠藍紫色,管形。蒴果,長圓形。此種是著名的中藥材,花色深藍,是引種觀賞的優(yōu)良植物材料。
(10)紅旱蓮。多年生草本。葉對生,卵狀長圓形,基部抱莖;頂生聚傘花序,花多朵;花大,直徑達5cm;花瓣5,金黃色,倒披針形,呈“萬”字形旋轉(zhuǎn)排列;蒴果。此種花型奇特、花大,花色鮮艷,極具觀賞價值。
(11)短毛獨活。多年生草本,莖直立粗壯中空,莖生葉和莖下部具長柄,3出或羽狀復葉,復傘形花序,花序大,花果期7~9月。植株姿態(tài)優(yōu)美,適于水邊種植。
以上僅是百花山百余種野生植物資源的一部分。我國豐富的野生觀賞植物資源是國內(nèi)花卉產(chǎn)業(yè)持續(xù)發(fā)展的源泉;是豐富城市植物多樣性的重要途徑;是培育特色花卉及具有自主知識產(chǎn)權(quán)品種的基礎(chǔ);是我國由花卉資源(野生種和栽培種)優(yōu)勢變?yōu)樯唐穬?yōu)勢,加快中國名花世界化的重要途徑。應合理開發(fā)與利用我國的野生花卉資源,開發(fā)與保護并重,并廣泛深入開展雜交育種工作,在確保野生種質(zhì)資源的前提下,提高野生花卉的利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劉明旺,任憲威.北京百花山植物種間相關(guān)性和植被數(shù)量分類[J].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1992,14(4):77-84.
[2] 許杉,張金屯,楊洪曉,等.百花山植物群落物種多樣性研究[J].植物研究,2007,27(1):112-118.
[3] 許杉,張金屯,楊洪曉,等.京西百花山植物群落數(shù)量分析[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42(1):90-94.
[4] 朱釗.人工濕地植物景觀淺析[J].中國科技博覽,2009(17):261.
[5] 劉濟祥,黃林海,蔡清平,等.贛南濕地植物資源及其開發(fā)利用的研究[J].江西林業(yè)科技,2009(1):27-30.
[6] 張雨曲,胡東,杜鵬志.北京地區(qū)濕地植物新記錄[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29(3):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