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玲莉
摘要:微軟推行“黑屏”事件在中國引起強烈反響,微軟打著維護知識產權的名譽采取的“黑屏”措施實際是壟斷而不是維權。原因是微軟的視窗產品在中國已經形成壟斷性市場,微軟對中國市場的態(tài)度和行為是導致微軟盜版泛濫的原因之一。微軟在中國的視窗產品價格過高,不符合中國國情。微軟的行為是壟斷,應當從價格法方面去規(guī)制。
關鍵詞:黑屏壟斷盜版價格
0引言
2008年10月20日起,微軟宣布在中國市場對WindowsXP專業(yè)版和Office用戶進行盜版驗證通知。屆時,安裝了盜版W。in-dowsXP專業(yè)版的電腦將被強行每小時“黑屏”(桌面背景變?yōu)榧兒谏?一次,Office的菜單欄將被添加“不是正版”的標記。這被視為微軟對中國盜版用戶推出的涉及面最廣的一次行動,也被世界各國稱為微軟“史上最嚴厲在華反盜版”行動。“黑屏”事件在中國用戶中引起的強烈反應。雖然我們很難認定“黑屏”是否侵犯了電腦使用權、個人隱私權,是否濫用知識產權,但這并不意味著微軟的行為完全合法。新聞出版總署署長、國家版權局局長柳斌杰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知識產權保護的水平應與國家的經濟、文化和社會發(fā)展水平相適應。我們不贊成一些國家和企業(yè)利用先進技術或先進手段進行‘強保護,謀取自己的利益,而使其他多數國家多數人受到損失。這是我們對這個問題的一個基本立場。”中國人民大學朱景文教授從法理學角度分析,認為“黑屏事件”是微軟通過自己的技術手段給盜版者的一種新的懲罰方式,這絕對不是正當的。他說:“為什么出現盜版?實際上價格差別太大了,一個盜版軟件幾塊錢,一個正版軟件幾百塊錢。一方面你通過盜版調動了人們的胃口,但你另一方面又想通過壟斷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知識產權和獲取信息的人權之間孰輕孰重?對這個問題,大家實際上是清楚的?!蔽覍α蠼芎椭炀拔慕淌诘挠^點表示贊同,我覺得如果從價格的角度來考慮微軟的黑屏事件,更能反映出微軟的行為,不是維權,而是壟斷。
1微軟的視窗產品在中國已經形成壟斷性市場
多年來,微軟幾乎扼殺了任何試圖挑戰(zhàn)它的對手,連實力強大的IBM和眾多的美國廠商也束手無策。盡管美國政府也曾威脅要拆分微軟,歐盟、韓國也要重罰其壟斷行為,但都無濟于事。中國的軟件市場也不例外??紤]到軟件問題的全局性和嚴重性,科技部在“十五”期間投入巨資,同其他相關部門一起對開放源代碼的Linux操作系統(tǒng)進行了重點支持,開發(fā)了基于Linux的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辦公系統(tǒng)及CPU等,并成功地進行了電子政務、銀行信息化等行業(yè)的試點示范。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建立自主的軟件體系,使我國的信息產業(yè)不再受制于人。中國軟件企業(yè)金山斥資數千萬,動用了上百人,花了3年時間,500多萬行代碼全部重新編寫WPS Office2005,金山WPSOffice2005與微軟Office,不僅界面上一致、功能對應,準確地雙向讀取,實現一字不差、一行不差、一圖不差的深度兼容效果。有人要問做一款與微軟Office一模一樣的產品真的有意義嗎?金山說“微軟已經成為事實標準,誰也繞不過去,微軟Office已借助格式、使用習慣,為WPS設置了反超障礙。我們必須要尊重這個事實,做順應市場的創(chuàng)新?!庇捎谖④涀烂娌僮飨到y(tǒng)的壟斷,國產辦公軟件不得不和微軟的系統(tǒng)兼容??梢?,我國軟件業(yè)的雖然有一定的發(fā)展,但也并沒有改變微軟在我國的壟斷性地位,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
2微軟對中國市場的態(tài)度和行為是導致微軟盜版泛濫的原因之一
有學者指出,微軟在中國的戰(zhàn)略實際上是一個嚴重的商業(yè)陷阱。很早以前微軟就已經知曉自己的產品在中國被大規(guī)模盜版,在那時它就有義務采取維權措施。但它長期縱容、放任盜版的流行,同時維持正版產品的高價格,使用戶產生了使用依賴,形成了它今天的市場局面?!凹热凰麄兿胍ネ?,我們想讓他們偷我們的。他們會因此上癮,這樣接下來的10年我們就會找出某種辦法讓他們付賬?!?0年前比爾·蓋茨接受《財富》雜志采訪時說的這番話,能反應出問題的核心。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互聯網法律中心主任張平把微軟在中國的知識產權戰(zhàn)略概括為5個階段。一開始,微軟懈怠對著作權的行使,以培育市場,提高市場份額,使Windows、Office等產品逐漸取代了國產軟件。第二階段,微軟提出了一系列訴訟,著名的如1999年微軟訴北京亞都集團侵權案、2000年微軟訴上海三菱電梯公司侵權案等,效果都不理想。第三階段,微軟借助行政執(zhí)法的力量,不斷向工商局舉報企業(yè)用戶侵權,迫使許多企業(yè)坐下來和它談判,以獲得正版授權。在第四階段,微軟的法律部門和公關部門聯合起來,走政府公關路線,取得了大批政府采購的訂單。10年后,微軟用“黑屏”這種手段來清算盜版,都是商業(yè)行為,是為它的利益服務的,目的是為了牟取巨額的利潤。每隔一個小時“黑屏”一次的做法帶有一定的強制性,是逼迫大家去買正版,是壟斷的表現形式。對這種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反壟斷法第十七條已經有明確的禁止性規(guī)定?!胺山估盟说倪`法行為來獲取利益?!薄谄翈в袗阂?,不具有正當性。事實上,在歐美,微軟已經多次接受反壟斷調查,并遭到了巨額罰款的處罰。在歐美公平競爭的市場環(huán)境下,知識產權制度才能發(fā)揮作用。而在中國,微軟占據了壟斷性地位,但并沒有考慮到發(fā)達國家和不發(fā)達國家經濟水平的差距。沒有根據中國國情,考慮其產品的定價問題。實質是微軟自身對盜版的泛濫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微軟一直指責中國反盜版的不利,而自己卻也沒有良好策略,而事實上,中國政府、企業(yè)和消費者甚至比微軟更加憎恨盜版。倪光南說:“打擊盜版是發(fā)展本國軟件產業(yè)的需要。實際上,盜版外國軟件的存在,對外國軟件固然是減少了收入,但對本國軟件的損害更大,因為這些盜版軟件占據了市場,助長了壟斷,使本國軟件難于進入市場?!睂τ趶姶蟮奈④泚碇v,真正對手一個是盜版,一個是法院壟斷訴訟判決,而不是任何軟件企業(yè)。按照微軟的.NET戰(zhàn)略,未來將有更多的電子信息交流通過微軟的操作系統(tǒng)來進行。微軟此舉已在歐盟等地遭遇多起反壟斷訴訟。我國也應該從反壟斷的角度來用訴訟方式來與微軟抗衡。
3微軟在中國的視窗產品價格過高,不符合中國國情。進一步加劇了盜版的肆掠
微軟的壟斷行為不僅吸取了中國IT業(yè)的主要利潤,制約和影響了整個產業(yè)生態(tài)的健康發(fā)展,控制和主導整個產業(yè)的發(fā)展格局和步伐,更為嚴重的是極大地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我國沒有起訴微軟,放任微軟的壟斷行為,最終可能會導致國內競爭企業(yè)的消滅,對國家,國民都是不利的。但就現階段而言,沒有起訴微軟可能是綜合多方面因素的考慮,我覺得現階段我們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對微軟在國內的視窗產品的價格進行適當的調控。
眾所周知,我國目前屬于發(fā)展中國家,與發(fā)達國家相比,居民的家庭消費能力遠遠比不上發(fā)達國家,發(fā)達國家家庭考慮的是不斷的
更換更高配置的電腦,而我國考慮的是如何在更多的家庭普及電腦。兩者不是處在同一個層次。然而微軟對其視窗產品卻在實施所謂的全球統(tǒng)一價。就目前來看:Windows和Office這兩個大多數電腦必備的軟件售價相加和一臺普通的PC售價相當,這對于許多發(fā)震中國家的消費者來說,簡直就是天文數字,無疑會阻礙發(fā)展中國家個人電腦以及互聯網的應用和普及。應該說微軟的所謂全球統(tǒng)一價從根本上違背市場原理,更違背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發(fā)展趨勢。10多年前,微機用的是DOS操作系統(tǒng),那時DOS只占一臺微機成本的1%。按照事物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和計算機的硬件的“摩爾定律”,DOS操作系統(tǒng)的性能已經提升了上百倍,價格相對下降很大。相比之下,操作系統(tǒng)性能的提高并沒有硬件那么大,但今天的一臺普通計算機,視窗操作系統(tǒng)占據的成本卻遠遠超過了10%,這實際上就是微軟的壟斷造成的結果。不僅如此,退一步來說,中國的消費者即使購買了微軟的視窗產品,相對于盜版,正版產品應該有完善的服務,但中國的一般消費者根本享受不到微軟的任何服務。如此高的價格付出并沒有得到應有的服務,微軟又怎么有資格要求別人去購買其和盜版幾乎沒有區(qū)別的產品和服務。
4我國應當從《反壟斷法》中關于價格的規(guī)定和《價格法》的角度對微軟的視窗產品價格進行規(guī)制
我國《反壟斷法》第十七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禁止占市場支配地位的經營者以不公平的高價銷售商品或以不公平的低價購買商品。一般情況下,商業(yè)交易雙方法律地位平等,在交易過程中應當遵循合同自由和等價交換原則,平等互利,最后是雙贏結果。但是如果交易雙方有一方處于市場支配地位,它就可能利用這種優(yōu)勢,以不公平的高價銷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價購買商品,損害交易方的利益,破壞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這是法律所不允許的。。鑒于微軟的視窗產品已經在中國市場形成了壟斷性地位以及價格不符合中國國情的事實,我認為,微軟的行為正是壟斷高價的行為,是市場支配地位經營者利用其支配地位向買方高價出售商品的行為,這種行為,我國的《反壟斷法》是加以禁止的,可以予以打擊。另外我國對微軟的視窗產品價格過高的問題,完全可以從《價格法》的角度對其進行規(guī)制。一方面,應該說微軟的產品確實給社會的進步帶來了不可磨滅的推動作用,另一方面,人們的生活越來越離不開網絡,也就更不可能離開微軟的視窗產品,因此,微軟的視窗產品我們可以把它歸類于與國民經濟發(fā)展和人民生活關系重大的極少數商品或者說是重要的公用事業(yè)、重要的公益性服務產品。而我國的《價格法》對這類產品的價格明確的規(guī)定了可以通過《價格法》進行價格干預?,F代社會是一個網絡的社會、信息的社會,微軟的這個軟件問題已經涉及到個人生活,涉及到定價權的問題。斯坦福法學院教授約翰.巴頓(John Ba rton)也認為,對于微軟的產品價格完全可以遵循WIPO對發(fā)展中國家的規(guī)定以及微軟在市場上造成了壟斷的事實,對微軟產品實施價格限定和控制。
我國《價格法》第二十三條規(guī)定:制定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公用事業(yè)價格、公益性服務價格、自然壟斷經營的商品價格等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應當建立聽證會制度,由政府價格主管部門主持,征求消費者、經營者和有關方面的意見,論證其必要性、可行性。
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制定后,由制定價格的部門向消費者、經營者公布。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的具體適用范圍、價格水平,應當根據經濟運行情況,按照規(guī)定的定價權限和程序適時調整。消費者、經營者可以對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提出調整建議。
我認為,對微軟的產品價格符合我國價格法規(guī)定的適用條件,完全可以參照此類產品來定價。面對中國的龐大市場,面對中國政府公平的價格限定和監(jiān)控,我想蓋茨應當能夠權衡利弊,接受合理的價格定位。這樣中國軟件市場的盜版問題應該能夠迎刃而解,對中國軟件行業(yè)的發(fā)展也能夠提供一個公平的競爭環(huán)境和空間,對中國國民使用正版打擊盜版也提供了合理的價格平臺,能打擊壟斷,更好的維護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