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國反壟斷和政府管制經歷了充滿戲劇性的變化,留下了很多的經驗和教訓。它的實踐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社會生活和大眾行為。現(xiàn)在,反壟斷與管制已成為西方發(fā)達國家少有的連接實際經濟最廣泛的理論研究領域。
關鍵詞:反壟斷 借鑒 經驗 啟示
中國已經確立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因此就有必要也有可能通過學習和借鑒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市場經濟國家的反壟斷和政府管制的經驗,運用市場經濟和法制原則來構筑自己的市場體制和法律體系。
一、美國市場壟斷的主要類型
(一)合謀
合謀是指競爭企業(yè)之間通過協(xié)調各自的行為來謀取利潤的行為。它又可分為:固定價格,即通過建立價格同盟(價格卡特爾)的方式來制定產品的市場統(tǒng)一價格,來謀取市場利潤。這方面的案例有:1918年的芝加哥貿易委員會與聯(lián)邦政府的訴訟案;1946年聯(lián)邦政府對美孚石油公司的訴訟案,以及1980年的Catalano公司與Target Sales公司的訴訟案等。
合謀的另一個形式是掠奪性定價或價格歧視。掠奪性定價是指“企業(yè)故意將價格定在成本以下以驅逐競爭者”。價格歧視是指“制定并實施與邊際成本不成比例的不同的消費者價格”。前者的代表性案例有,1938年聯(lián)邦政府對美國鋁業(yè)公司的起訴和1956年對杜邦化學工業(yè)公司的起訴。后者的代表性案例有,1981年東北電話公司對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的起訴。1984年,AT&;T被判決解體,拆分成為8個獨立的電話營運公司。
(二)兼并
兼并是指由二個以上的公司合并成為一個新的單一的公司。兼并不同于固定價格的卡特爾,由于它涉及到企業(yè)設備的一體化,而這就有可能通過兼并而提高社會福利。因此,在反
壟斷的實踐中,固定價格是一個“本質”過錯,而兼并卻要按照“論辯”原則來考慮。兼并具體又分為三種形式。
第一種是橫向兼并,是指競爭對手在同一市場上的兼并活動,如飛機制造商波音與麥道兼并,聯(lián)想對IBM個人電腦部的收購。第二種是縱向兼并,是指兩個有潛在的或實際產業(yè)聯(lián)系和商業(yè)買賣關系的企業(yè)之間的兼并,如鋼鐵生產廠商對鐵礦的收購。第三種是混合兼并,指既不是橫向兼并,又不是縱向兼并的其它兼并活動。
(三)垂直限制
垂直限制是指供應商與銷售商,制造商與零售商之間通過合同來影響或維持的特定形式的一體化行為。它包括的形式主要有:轉售價格維持(RPM)、地域限制、排它性交易和捆綁銷售等。對垂直限制的這四種形式在謝爾曼法第一部分和克萊登法的第三部分都有所規(guī)定。
(四)完全壟斷和寡頭壟斷
完全壟斷是指市場上只有一個企業(yè)的情況。這只是一種理論描述,一般情況下,市場上是屬于寡頭壟斷,即在一個市場上只有幾個賣者,幾個企業(yè)控制整個市場。寡頭壟斷不同于完全壟斷的關鍵因素是,少數(shù)企業(yè)之間具有很高的互相依存度,每個企業(yè)都必須考慮它的對手會如何對其決定做出反應。這部分主要適用于謝爾曼法的第二部分,但在謝爾曼等一系列法案中,強調的是法律禁止的是壟斷行為,而不是壟斷本身。
二、美國反壟斷的基本經驗對中國的借鑒
(一) 反壟斷必須建立在市場機制作用的基礎之上,把市場機制作為主導經濟運行的最基本機制。美國是一個市場經濟的國家,市場機制是主導經濟運行的主要基礎和“平臺”。因而,無論是實施反壟斷還是經濟管制,有一點是很明確的,即無論運用什么樣的形式,都是為了幫助恢復市場秩序,糾正被扭曲的市場環(huán)境,保證市場機制有一個良好運作的基本條件。
我國已經基本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開放二十余年來市場機制的逐步形成過程,恰恰是反壟斷的實際需求不斷加強的過程。因此,必須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框架和機制平臺上來認識反壟斷問題,實施反壟斷政策。如果說,忽視和放縱市場經濟運行的壟斷問題,固然會危害市場經濟的運行和市場主體的利益,那么希圖以政府實施的反壟斷和管制政策來代替市場的運行,則會對社會帶來更大的損害。因此,必須從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和環(huán)境的高度來考慮和認識反壟斷問題。
(二)美國反壟斷的目標是一個綜合體系。在美國反壟斷法規(guī)制定和實施的過程中,反壟斷的首要目標固然是經濟效率,但它還具有社會和道德上的目標。這一點對中國的啟示也是很大的。我國自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產生壟斷問題以來,反壟斷的立法和政策實施之所以遲遲不能進展,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往往從單一的經濟目標出發(fā),把反壟斷當作一個單一的經濟行為來設計和考慮,逐步陷入了“行政性壟斷”與“經濟性壟斷”的爭論之中,而對反壟斷的政治功能和社會影響效應關注不夠,從而直接影響了反壟斷的立法和實施過程的效果。借鑒美國的經驗,就要擴大視野,把反壟斷問題與市場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和社會保障體制改革以及精神文明與道德建設等各個 方面的改革和建設目標結合起來考慮,才能既取得反壟斷的推進、又能促進經濟、社會、文化等各方面的全面發(fā)展。
(三)要依靠法治來解決反壟斷政策的具體實施問題。反壟斷必須是建立市場機制的基礎之上,而市場機制又是市場經濟長久運行的基本主導力量,同時反壟斷是具有多重目標功能的行為,這二條就決定了反壟斷時間上的長期性和效應范圍上的廣泛性。對這一長期存在又有各方面廣泛影響的現(xiàn)象或行為的規(guī)范,就必須依靠法制和法治,必須有一整套的法律和法規(guī)體系。
中國在走向市場經濟的同時也正在建立一個法制和法治國家。依法治國,也包含著依法反壟斷的內容。因此,必須改變目前主要依靠政府行政規(guī)定來處理市場壟斷問題的狀況。要通過積極立法和認真執(zhí)法,比較迅速地建立起有中國特色的反壟斷法律體系,把反壟斷作為經濟法律的一個主要組成部門和經濟法庭審理的一個重要領域,這樣才能適應反壟斷問題的時間長期性和效應廣泛性的特點,在規(guī)范和發(fā)展社會主義經濟秩序、社會秩序和政治秩序中發(fā)展其重要的作用。當務之急是通過已經討論十余年的《反壟斷法》。
(四)必須要有強有力的政府組織機構來實施反壟斷政策。由反壟斷行為的上述性質決定,在一個現(xiàn)代的公民社會和法制社會中,對市場壟斷問題的處理不僅僅是一個私人問題,而且也是一個社會公共問題。因此,必須要有公權利的介入,才能得到比較圓滿地實施反壟斷政策。這就要求在現(xiàn)代國家機器的政府中有明確相應的機構來負責此事。美國在反壟斷的實踐中,先后產生了聯(lián)邦貿易委員會和司法部作為實施反壟斷法律的責任單位,并形成了各自分工合作,各負其責的工作范圍和原則。作為行政首腦,美國總統(tǒng)又通過擁有提名推薦司法部和聯(lián)邦貿易委員會負責人的權力來實現(xiàn)其對這二個機構的影響和控制。同時,國會在通過這二個機構負責人的提名和預算時也有重要的控制和影響作用。這樣的一個組織體系和互相制約的關系,就使實施反壟斷法規(guī)和政策有了一個明確的主體,而這個主體又必須在整個政府機構和社會組織的框架之內工作,這無論對推進和實施反壟斷政策,還是積累反壟斷的經驗都是十分重要的。
(五)必須根據(jù)經濟周期循環(huán)和政治發(fā)展的階段性需要來實施松緊不一的反壟斷政策力度。由反壟斷的多重目標和功能決定,美國反壟斷政策與其它許多經濟政策一樣,既是主導經濟理論的產物,又是維護國家利益的工具。從前者來說,主流經濟理論的內容會影響反壟斷的地位和作用,美國反壟斷歷史上的哈佛學派和芝加哥學派的主流觀點就對70年代之前的加強管制和70年代之后的放松管制發(fā)揮了很大的影響。這說明,反壟斷政策的實施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機械的,作為一種社會行為和政府行為,它必然受到主導理論和外部環(huán)境的調控和影響。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主流經濟理論之所以能占據(jù)影響政策內容和實施程度的重要地位,恰恰是其對經濟行為作了深入研究的結果。
(六)要聯(lián)系開放經濟中的國際市場環(huán)境變化來相機地實施反壟斷政策。20世紀下半葉特別是90年代以來,由于開放經濟的形成和全球化的發(fā)展,一國的經濟日益融入全球經濟體系之中,反壟斷作為一項影響企業(yè)市場行為和結果的政策,也不免打上國際化的烙印。美國反壟斷政策的實施也日益受到這一因素的影響。因此,中國國內的反壟斷政策在運作中也必須密切地注視國際市場的變化,因為中國經濟現(xiàn)在也已大規(guī)模地進入了世界分工體系?!?/p>
作者簡介:陳建馨,女,1975年出生,1997年畢業(yè)于西北大學經濟學系經濟學專業(yè),2007年獲上海交通大學MPA碩士學位,現(xiàn)為勝利油田高培中心黨校經濟學教研室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