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彩英
[摘要] 應用護理程序對腦卒中伴發(fā)心原性休克的患者實施了整體護理,避免了休克對心、腦、肺及皮膚的不良影響,總結了此類患者的護理方法,對腦卒中伴發(fā)心原性休克患者的護理具有深刻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 腦卒中;心原性休克;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5[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7210(2009)01(c)-091-02
腦卒中系腦血管病變引起腦局灶性血液循環(huán)障礙所導致的腦損害。心原性休克是心臟功能極度減退,心室射血或充盈障礙,導致心排血量銳減,各重要器官和周圍組織灌注不足而發(fā)生的一系列代謝與功能障礙綜合征。而腦卒中伴發(fā)心原性休克患者的死亡率極高,因此,早期積極的治療和護理異常重要,現(xiàn)將我院成功救治的13例腦卒中伴發(fā)心原性休克患者的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臨床資料
2006年1月~2008年1月,我院搶救并護理了腦卒中伴發(fā)心原性休克患者13例,其中,男9例,女4例,年齡47~68歲。原發(fā)病為腦梗死8例,腦出血5例。其中,9例有高血壓病史,4例有冠心病史。入院時意識:嗜睡4例,昏睡1例,淺昏迷2例,血壓115~128/60~65 mm Hg(1 mm Hg=0.133 kPa)4例,150~188/105~115 mm Hg 9例,本組13例均有腦水腫表現(xiàn),給予定時、快速脫水降顱壓治療。7 d后出現(xiàn)血壓下降(8~10/5~6 kPa)、脈搏細速、四肢濕冷、發(fā)紺、呼吸急促,臨床診斷為急性左心衰竭、心原性休克,給予強心、利尿及抗休克治療,搶救7~12 d后患者的血壓回升并穩(wěn)定,停用升壓藥后繼續(xù)觀察3~4周,患者康復出院。
2護理方法[1,2]
腦卒中伴發(fā)心原性休克是危重急癥之一,發(fā)病迅速,病亡率高,醫(yī)護人員應及早識別,除積極的治療外,周密的護理措施也是提高搶救成功的重要步驟之一。
2.1維持患者正常的生命體征
2.1.1謹慎抗休克選用多巴胺作為升壓藥,應現(xiàn)用現(xiàn)配,24 h持續(xù)輸入,根據血壓調整多巴胺滴速。
2.1.2防治腦水腫對于腦水腫患者,護理人員必須遵醫(yī)囑給予甘露醇或呋塞米,控制每天輸液總量少于2 000 ml,經口入液量少于1 000 ml。
2.1.3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護理人員應該嚴密觀察藥物應用時的病情變化,隨時與醫(yī)生取得聯(lián)系,每半小時測量血壓、脈搏、呼吸、意識、瞳孔的變化并詳細記錄,詳細記錄24 h出入量。
2.2防止患者肺部感染
2.2.1及時給氧,防止低氧血癥腦卒中伴發(fā)心原性休克患者各組織器官均處于缺氧狀態(tài),及時給氧是進行搶救的關鍵性措施之一。護理人員應立即為患者供氧,氧流量為3~4 L/min,休克解除后可減慢至1~2 L/min流速維持,每24小時換導管1次,以保持導管通暢,提高氧流量,并可在濕化瓶中加入35%~50%的酒精濕化后吸入。供氧期間應注意做好供氧裝置的消毒和隔離工作。
2.2.2及時清理呼吸道,防止呼吸不暢護理人員如發(fā)現(xiàn)患者呼吸道不暢,應定時叩背,經口鼻腔吸痰,蒸餾水中加入慶大霉素8萬U,α-糜蛋白酶4 000 U霧化吸入,每天2次;對腦水腫嘔吐的患者,及時叩頭,使頭偏向一側,防治誤吸。注食時使患者處于半臥位。
2.2.3勤消毒,防止院內感染護理人員對地面用1∶400的84消毒液消毒,空氣消毒晨晚各1次;嚴格控制探視人員,謝絕呼吸道感染者接觸患者,使用無菌操作技術,預防院內感染。
2.3防止患者泌尿系統(tǒng)感染
腦卒中伴發(fā)心原性休克的患者容易尿便失禁,致使泌尿系統(tǒng)受到感染。護理人員應每天用溫水對患者進行會陰部位清洗護理,同時,使用外接尿便的方法,而不使用侵入性導尿術;對尿量極少的患者及時使用呋塞米,確保24 h的尿量為1 000~1 500 ml,以達到患者在重癥期間不感染泌尿系統(tǒng)疾病的目的。
2.4防止患者皮膚受損
腦卒中伴發(fā)心原性休克的患者由于血壓不穩(wěn),限制了翻身,同時休克又使患者的肢體血液循環(huán)不暢,長期臥床使發(fā)生壓瘡的風險增高。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出汗和尿失禁情況,隨時用溫水清洗皮膚,避免尿液和汗浸漬皮膚;被動活動病肢體,加快血液回流,血壓平穩(wěn)后鼓勵、指導、協(xié)助患者主動活動肢體;給患者放置氣墊床分散體表皮膚的承受壓力,尤其是骨突部位的壓力,所有這些措施的目的是防止患者重癥期間皮膚的完整性受到損害。
2.5注意患者營養(yǎng)
腦卒中伴發(fā)心原性休克的患者營養(yǎng)低于身體需要量,全身抵抗力下降。護理人員應每天給患者高蛋白、高營養(yǎng)且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增加魚、肉湯、果、菜汁等,并輸入清蛋白和氨基酸液;不能進食者,經鼻腔插入鼻飼管,注食時要注意有無食物反流或誤吸現(xiàn)象。
2.6保證患者大便通暢
護理人員對大便不暢的患者,應每日早晨空腹經鼻飼管注入30 ml石臘油或蓖麻油,睡前服1~2片果導,視排便情況調整瀉劑及用量。每天順時針及逆時針按摩腹部各10次以幫助排便,同時增加各種菜汁量300~400 ml/d。每天觀察排便情況,必要時可行手指摳糞,或給予低壓鹽水灌腸。
2.7幫助患者進行康復訓練
腦卒中伴發(fā)心原性休克的患者搶救成功以后,護理人員就要逐步幫助患者轉換角色,進入康復期訓練,在指導患者完成日常自理活動的同時幫助他們克服依賴心理,主動進行肢體的功能性鍛煉,以期達到最好的康復效果。
3護理體會
護理人員對腦卒中伴發(fā)心原性休克患者的護理,既要運用護理學知識使患者的生命體征逐步恢復正常,也要防止患者的肺部感染、泌尿系統(tǒng)感染、皮膚損害及營養(yǎng)不良等,在保證患者能獲得生存機會的同時,更好地進入康復訓練,預防了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因此,通過以上護理,我院收治的13例腦卒中伴發(fā)心原性休克的患者均康復出院。
[參考文獻]
[1]夏穎,李鳳梅.腦卒中伴發(fā)心原性休克的護理[J].西藏醫(yī)藥雜志,2002,23(3):58.
[2]羅祖明,董佑忠.腦血管疾病治療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9.428,454.
(收稿日期:2008-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