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愛情是人類永恒的話題。任何人都渴望得到愛情,哪怕是一個沉淪的妓女。在中西方文學(xué)史上有兩個命運相似,結(jié)局相同的高級交際花。她們在尋找愛情的漫漫長路上,用各自不同的方式演繹著愛的悲歌。這就是陳白露和茶花女瑪格麗特。
關(guān)鍵詞:陳白露 瑪格麗特 愛情悲劇
漫漫千年路,無論在中國還是西方,愛情都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恩格斯說:“痛苦中最高尚的最強烈的和最個人的——乃是愛情的痛苦?!倍谶@個永恒的話題中,有一類女人的愛情尤為艱辛,這就是妓女。妓女,以出賣肉體和感情為職業(yè)。但她們也是女人,也有情有意,有自己的愛情。或許正是因為她們看透了人間的虛情假意,反而更加看重,也更加渴望真正的愛情。陳白露和茶花女瑪格麗特就是中法文學(xué)傳統(tǒng)中這類女性形象的突出代表人物。前者代表了在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制度的壓抑和迫害下的高級交際花形象,后者則代表了淪落在封建貴族和資產(chǎn)階級政權(quán)把持下的腐朽生活中,追求極度膨脹的物質(zhì)享受,同時又保有一顆追求真善美心靈的風(fēng)塵女子形象。她們在某些方面很相似:相似的生活遭遇,如花的美貌,一顆善良的心;她們都嘗盡了人間的酸甜苦辣,最終在屈辱與痛苦中悲慘地離開了人世。但她們對愛情卻有著不同的理解和追求。
陳白露生活在20世紀30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大都市。她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受過“五四”個性解放思想的影響。在她的身上體現(xiàn)了知識女性的夢想與追求,她是一個很有才華的姑娘。少女時代的她聰明、機敏、美麗、自信,但又很任性,有著自己的戀人。這一切都使得她有足夠的自信面對生活。她渴望自由,但父親的離去斷絕了家庭的經(jīng)濟來源。在理想與現(xiàn)實的矛盾沖突中,她無奈地離開了養(yǎng)育她的那塊充滿溫馨的土地,帶著天真、自信,單槍匹馬地闖入了那個紙醉金迷的社會。她依靠著自己的美貌與交際才能在當(dāng)時社會站住了腳,于是她更加自信,甚至成了自負。金錢成了她追逐的對象,為此她出賣了自己的靈魂和肉體。她堅信自己一定會憑著能力開創(chuàng)出一片天地,但是過分的自負讓她沒有意識到,她所謂的成功靠的僅僅是她的美貌和身體,無關(guān)才華,她只不過是一個被侮辱、被損害的對象。
但在這個污濁的社會生活的陳白露并沒有失去對美好愛情的向往與追求。她仍然懷著少女的純真情懷,追逐著她的夢,她曾經(jīng)“憧憬著在情愛里偉大的犧牲”。她愛上了浪漫的詩人,她認為這就是她夢寐以求的幸福,但婚后的生活是平淡的,這與她幻想中浪漫的愛情婚姻是完全不同的。現(xiàn)實與幻想中的巨大差距重重地打擊了她,她感到極度失望,理想與現(xiàn)實的矛盾使陳白露陷入了痛苦的泥沼。她的愛破滅了,她認識到要靠愛情和婚姻來拯救她的夢想是不可能的,她選擇了放棄。陳白露帶著茫然的痛苦迷失在煙霧繚繞的上流社會中。愛情對她來說似乎是很遙遠的東西,然而方達生的到來,再一次激起了醉生夢死的陳白露的思想波動,愛的火焰重新點燃,但它也讓陳白露看見了自己污濁、扭曲的靈魂。它喚醒了陳白露蘊藏在內(nèi)心深處的道德責(zé)任感,在良心復(fù)蘇后,她的內(nèi)心也永遠失去了安寧。魯迅先生曾說:“人生最大的痛苦是夢醒了無路可以走。”她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試圖逃離那個骯臟的世界,但在現(xiàn)實中“習(xí)慣的桎梏”讓她始終無法擺脫。于是在愛情面前她動搖了,她選擇了放棄愛情,最終也放棄了自己的生命。陳白露的愛情是蒼白軟弱的。
我們再來看瑪格麗特。她出生在一個貧苦的家庭中,鄉(xiāng)村的純樸和自然是她成長的土壤。她沒有受到過什么良好的教育,也沒有讓人羨慕的生活,更沒有超前的思想。她過早地嘗盡了人間的辛酸,為了養(yǎng)家糊口,瑪格麗特來到了浮華的巴黎,憑著她的美貌與氣質(zhì),賣笑求生,成為資本主義上流社會的玩物、紅極一時的高級交際花?,敻覃愄剡^著讓人鄙視又艷羨的奢華生活。
但在她華麗的外表下,在放蕩的笑聲中,瑪格麗特如同她胸前的那朵純白美麗的茶花,仍然保持著一顆純真、善良和高貴的心,保持著她獨立的人格和美好的理想。她渴望得到純真的愛情,因為愛情是瑪格麗特搭救自己的唯一途徑。 當(dāng)她遇到阿爾芒時,她找到了自己生存的意義,為了愛情,她放棄了劇院包廂、散心馬車、精美餐飲、豪華服飾等過去不能離開的一切,割舍了一年揮霍十萬法郎的奢侈享受,來到鄉(xiāng)間隱居。在愛情溫暖的包圍下,瑪格麗特找回了曾經(jīng)失去的自我。她變得樸素堅強、勇敢貞潔。她愛得是那么執(zhí)著,那么徹底。為了愛,她選擇了放棄生命,用死來成全她的愛情。沉睡中的瑪格麗特依舊美麗如花,就像她胸前偶爾佩戴的那朵血一樣紅的紅茶花,這是她心中如火的情感迸發(fā)出的燦爛的光芒。
陳白露面對愛情時,表現(xiàn)的更多的是她的任性、盲目、動搖和軟弱。因為任性,在她還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愛情的時候,她盲目地尋找所謂浪漫的愛情。但現(xiàn)實與理想終究是有差異的,所以當(dāng)愛情的幻想破滅后,她選擇了放棄愛情,選擇了墮落的生活。當(dāng)新的愛情來臨時,她動搖了,最終軟弱使得她再次放棄了愛情,也放棄了自己的生命。而瑪格麗特對待自己的愛情,則更多的表現(xiàn)為純真,理智,執(zhí)著和堅強?,敻覃愄貙Υ龕矍榧冋嫒缫?當(dāng)愛情來臨時,她理智地放棄了墮落的生活,選擇了能夠拯救自己的愛情。她對愛情執(zhí)著,懂得愛的真諦。當(dāng)愛人受到傷害時,為了愛情,她勇敢地選擇了放棄生命來成全愛情。
參考文獻:
[1]曹禺.日出[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94.
[2]曹禺.曹禺戲劇集[M].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85.
[3]李銀河.中國女性的感情與性[M].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1998.
[4]陳恭敏.什么是陳白露悲劇的實質(zhì)[J].戲劇報,1957,(5).
[5][法]小仲馬.茶花女[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5.
[6]蘇屹峰.論《茶花女》悲劇的成因[J].武漢科技學(xué)院學(xué)報,2006,(9).
(李晉暉 河北張家口教育學(xué)院中文系 075000)
現(xiàn)代語文(學(xué)術(shù)綜合) 2009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