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敏
這些天,很多校園都被甲型H1N1流感困擾著,我們每天上班的時間由七點半提前到六點半,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學任務,還要做好各種消毒工作,進行晨檢、午檢,填寫各種表格,及時和缺席的學生家長聯系,了解孩子的體溫變化……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證在校學生不受“侵害”,學校根據配方,每天熬制了中藥,供全校師生飲用。孩子們拿著小杯子排著整齊的隊伍來到操場,一個個望著散發(fā)著濃濃藥味的杯子發(fā)呆,幾個女孩子圍過來嘰嘰喳喳叫了起來:“老師,這像毒藥,怎么這樣難聞啊?”
的確,這藥很苦,味兒也很難聞,良藥苦口利于病的道理這些孩子怎么會懂?在他們眼里,這根本不能和平時喝的可樂、飲料相比!唉!看來沒辦法了,從沒喝過中藥的我只能硬著頭皮率先做起榜樣來。老前輩不是早說過嘛,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當我把200毫升的藥分三口灌進嘴里時,五臟六腑都在提抗議了,自己臉上的笑容肯定是僵硬的。不過,成效還是有點的,大部分同學喝下去了,有幾個喝到一半實在忍不住,沖到花壇邊,唏哩嘩啦連午飯都吐了出來,三個孩子到放學時還沒喝完。
第二、第三天,在一大包零食的誘惑下,已經沒有一個學生嘔吐了,有的孩子津津有味地炫耀著自己的勇敢:“我是一飲而盡的,老師給我的獎品最高級!”在一陣陣加油聲中,在家里嬌養(yǎng)慣了的邵韻倩和華夢蝶終于像喝酒一樣一小口一小口順利地完成了任務。
一個偶然的機會,總務處的宋老師說,在喝中藥這方面,五(4)班組織得最出色,等藥準備好以后,師生一起舉杯:“來,大家干杯!”辦公室的同事聽了,個個點頭表示贊同:是個好辦法,應加以推廣。
又到了喝中藥的時間了,我充滿激情地對孩子們說:“同學們,這一杯杯藥我們可以看作是健康水,飲盡這杯水,我們離甲型H1N1流感更遠,離健康更近一步,請大家為你的同桌說一句發(fā)自內心的祝酒詞!”孩子們顯然受到了感染,紛紛舉杯:“為健康干杯!”“為勇敢干杯!”“為未來干杯!”“為明天干杯!”……當全班同學都喝完藥以后,有個小男孩悄悄附在我耳邊說:“老師,我覺得今天這藥是甜的!”我一聽,樂了:“其實是你的心里覺得甜吧?”也許只有低年級的學生才會這么毫無顧忌地說出自己的感受。
假如,我們當老師的一本正經地對學生說:“把這藥喝了,否則別想進教室!”那將會怎樣?
假如我們當老師的不在前面做榜樣,只是一味催促學生:“你怎么還沒喝完?快點!”那將會怎樣?
假如我們當老師的天天以零食作誘餌,連哄帶騙讓孩子喝藥,那又將怎樣?
……
可能最終結果是孩子們都會把藥喝下去,但這過程卻是截然不同的。在這里我要特別感謝五(4)班班主任老師的創(chuàng)意和總務處宋老師的“多嘴”,他們讓我知道即使是最平常的一件小事,也可以做得這樣完美,這樣不留痕跡。
在單調、重復、瑣碎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們幾乎耗盡了白天的全部時間。于是,感覺自己就是鞭下的一只陀螺,茫茫然在原地轉圈,一切都是跟著經驗走。殊不知,我們的學校教育不僅僅在于教給學生某種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潛移默化地影響一個人的情趣、情感、情操。當我們帶著學生穿越文學殿堂、遨游數學王國、探索宇宙奧秘時,千萬不要忘記,我們還應引導他們如何坦然正確地面對痛苦、疾病、苦難。
人們都說,孩子的笑臉是學校的陽光,其實,教師正是播撒陽光的光源啊!當甲型H1N1流感蔓延時,當面對一杯杯難以入口的中藥時,這句“來,大家干杯!”定能讓這些孩子終身難忘!若干年以后,他們再度回首這段經歷時,定會回頭給我們一個燦爛的微笑!
(作者單位:江蘇無錫市陸區(qū)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 謝光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