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職教育的教學質量是高職院校面臨的緊迫任務。高職教育普遍存在教師教學能力不強、課程教學質量與效率較低等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高職院校的教學模式缺乏職業(yè)教育特色。要想有效提高高職教育的教學質量,必須深入開展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目前,很多高職院校從實習實訓條件的改善、課程體系的優(yōu)化和有高職特色的教材編寫等方面對課程改革進行了積極探索,這些雖然都是高職院校課程改革必須解決的問題,但不是切實推動高職院校課程改革最有效的方法。如果教師的教學觀念沒有改變,仍然采取傳統的架構、傳統的觀念、傳統的教學模式,則完善實習實訓條件、構建課程體系、編寫教材等等只能是形式上的改變,課程改革仍會停留于“學科本位”的課程開發(fā)模式,即能力對應什么知識就開設什么課程,然后在課堂上講授這方面的知識。在觀念沒有真正更新之前,實訓室的建設、課程體系的改革及教材的編寫并不能真正解決高職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教學改革的主體是教師,轉變教師的觀念是教學改革的前提,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是教學改革的關鍵。筆者所在的上海工會管理職業(yè)學院于2008年進行了一次面對全院教師的職業(yè)教育教學能力培訓與測評,不僅有效地解決了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核心問題,而且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職業(yè)教育教學能力培訓與測評的方法
職業(yè)教育教學能力培訓與測評活動主要以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yè)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的精神為指導,通過兩次理論與實踐測評,促使教師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提升教學能力。進行測評前,要求教師首先深入學習教育部文件和學院提供的關于職業(yè)教育的相關文獻、研究成果等。在學習的同時,學院開設專題講座進行培訓,主要包括高職教育的特點、課程開發(fā)與課程改革的方法及工學結合等內容,使每位教師能夠更加深刻地領會文件精神和活動的意義。
理論測評主要圍繞如何搞好高職教育的教學改革、如何做一個合格的高職教師進行。在理論測評結束后,進行實踐測評。實踐測評要求每位教師自選一門已經教過或即將要教的課程,按照職業(yè)教育的要求,完成一門課的整體課程設計和一個單元的課程設計,然后進行公開“說課”。每位教師的“說課”需要通過兩次測評,先由各系組織進行第一輪初評,初評合格者再到學院“說課”測評委員會進行測評。學院在實踐測評前,先組織測評委員為全體教師進行“說課”示范,一方面檢查測評委員的職業(yè)教育教學能力,另一方面也給教師提供思路和參考。
培訓與測評相互聯系,密不可分。培訓與測評相互滲透是使教師形成正確的職業(yè)教育觀念,提升教師職業(yè)教育教學能力的有效措施。由于有了理論與實踐測評的壓力,教師才能產生參加培訓的內在動力。如果不培訓就進行測評,教師很難準確把握職業(yè)教育的內涵和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的要點,測評也難以取得實效。
實踐測評的具體要求
課程整體設計的要求要求教師以綱要的形式說明課程的教學目的、任務、知識、技能、態(tài)度及教學進度和教學方法等;結合本院的辦學定位、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和生源情況,說明本課程在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中的定位與課程目標,即課程對實現培養(yǎng)目標的質量標準(知識、能力、素質結構)所起的作用;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計劃的全局出發(fā)說明本課程的分工,處理好先修課程與后續(xù)課程的銜接與配合;說明課程的重點、難點和解決方法。
課程單元設計的要求單元設計要重點分析教學目標在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與前后單元的聯系,講清本單元教學對學生知識、技能和態(tài)度的要求,闡述本單元的教學重點、難點和解決方法;舉例說明本單元教學過程中使用的主要教學方法和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展示教學手段的運用;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不能過于籠統,要說明課程素質培養(yǎng)的具體思路,即如何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及素質教育于一體。說課時,教師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進行設計,要突出重點,不必面面俱到;要說明現代教育理念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要將自己的教學特長與創(chuàng)新之處講清、講透,利用各種手段將課程教學設計中最精彩的部分充分表達出來,展示說課藝術,增強說課效果。每位教師的“說課”時間一般控制在35分鐘左右,其中10分鐘說課程整體設計思路,20分鐘說單元設計思路,5分鐘進行答辯。
評價的標準此次課程改革實踐活動圍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質量、職業(yè)能力、職業(yè)素質等幾個方面展開,評價標準主要參考以下七點:(1)教學目標(能力目標)具體,可操作,可檢測;(2)教學目標的實現以項目或任務為載體;(3)教學內容的選擇以工作任務和行業(yè)(職業(yè)資格)標準為依據,圍繞學生能力訓練和提高進行整合;(4)教學過程體現以學生為主體;(5)課程體系的設計符合工作過程、工藝流程和學生學習的認知規(guī)律;(6)課程教學貫穿職業(yè)道德與職業(yè)素質培養(yǎng);(7)課后作業(yè)突出實際應用,可起到鞏固能力目標的作用。
職業(yè)教育教學能力培訓和測評的成效
職業(yè)教育教學能力培訓與測評活動開始后,學院各系教師之間進行了廣泛的交流互動,掀起了一輪以“落實高職教育理念、努力提高教學水平”為目標的學習研究高潮。從測評的情況看,涌現出許多體現高職教育特點、突出能力培養(yǎng)和專業(yè)特色、教學方法有所創(chuàng)新的優(yōu)秀課程。優(yōu)秀課程的課件通過學院網站向全院教師公開,供廣大教師學習交流??梢哉f,這次活動有力地推動了我院教學改革的深化與教學水平的提高,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提升了教師的教學能力,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通過測評,很多教師感覺到自己實踐經驗與教學能力的不足,主動要求去一線提高實踐能力,以改進課程教學。雖然有的教師多次“說課”才通過測評,但卻毫不氣餒,始終認真地修改自己的課程教學設計。如《社交禮儀》課程的教師通過“說課”緊緊圍繞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結合工作崗位對學生禮儀方面的要求,對教學內容進行了大膽的取舍與整合,不僅突出了能力的培養(yǎng)與知識的應用,而且較好地滲透了職業(yè)道德和職業(yè)素質的培養(yǎng)。更為突出的是選取的教學內容還與當前高職學生中存在的一些不文明現象聯系起來,通過禮儀教學引導學生認識內在美與外在美之間的內在聯系,對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習慣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新的課程教學模式不僅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而且外校督導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有力推動了校內外實訓室建設實訓室的建設是提升高職院校辦學能力的必備條件之一,實訓室的建設也是課程改革的基礎。職業(yè)教育教學能力培訓與測評活動開始前,教師對建什么樣的實訓室、實訓室應具備哪些功能等比較模糊。在“說課”后,由于有了清晰的能力目標,在實訓室建設上教師基本都有了明確的認識:實訓室的建設要充分體現專業(yè)特色,滿足課程改革的需要,體現先進性和實用性。實訓室建設要為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yè)能力提供有力支撐,已經成為專業(yè)教師的共識,這是這次活動一個意想不到的收獲。
直接推動了專業(yè)教學改革職業(yè)教育教學能力培訓與測評活動使我院教學面貌明顯改觀,課程教學、專業(yè)培養(yǎng)計劃等工作都有了統一的、先進的理論依據?!罢f課”使每個專業(yè)教師清楚了課程內容應該如何進行取舍與整合,課程順序應該如何編排,課程體系應該如何建設等等,直接推動了各個專業(yè)的教學改革。同時,通過這次活動,各專業(yè)也增強了“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動力,實踐教學能力的提高成為廣大教師的內在需求。
對職業(yè)教育教學能力培訓與測評的思考
高職院校課程改革的過程不僅是教師對職業(yè)教育特征和內涵的認識逐步提高的過程,更是教師實踐能力逐步提高的過程。對現有的課程進行深入改革,意味著要開發(fā)新的課程模式、開發(fā)新的課程資源、建設“雙師型”的教師隊伍、建立新的實訓體系。這一過程涉及學校多方面的利益關系,其任務十分艱巨,短期內的“突變式”的課程改革是注定要失敗的。因此,職業(yè)教育教學能力培訓與測評活動不僅要引起高職院校領導及廣大教師的高度重視,更要長久地堅持下去,只有這樣,活動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效。
雙管齊下,提高教師的教學和實踐能力職業(yè)院校教師的教學能力是在教學實踐和一線工作實踐中形成的,二者缺一不可。開展課程改革,當務之急是改變教師的職業(yè)教育理念,豐富其實踐經驗,所以,除了要注重對教師進行職業(yè)教育理論的培訓,還必須為其定期到一線學習提供保障,使教師能夠跟上社會發(fā)展的步伐,提高自身能力,為課程改革增加活力。此外,還應聘請行業(yè)企業(yè)專家來校交流、講學、合作科研并兼職授課,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可以直接向行業(yè)企業(yè)的專家學習,這是一種間接學習和鍛煉的方式,對教師知識的更新和能力的提高必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建立激勵機制,引導教師積極參與課程改革的最大動力來自教師,最大的阻力也來自教師。課程改革涉及課程體系、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等許多方面,有些專業(yè)課程體系需要整體重構,工作量很大,可能沖擊教師習慣的工作模式和教學方式,甚至會使某些只能適應單門課程教學的教師面臨失業(yè)的境地,因而一些教師并不情愿進行課程改革。另外,課程與教學管理機制上存在的一些問題及相應的激勵機制沒有跟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師參與課程改革與建設的熱情。要想吸引廣大教師積極參與課程改革,應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排除教師參與課程改革在機制上的障礙,如可建立新的教學考核評價標準,課程改革的成果可作為年度考核評優(yōu)的重要依據,參與課程改革可記入工作量、可用于評定職稱等等,充分調動教師參與課程改革的積極性。
完善實訓條件,為課程改革提供保障加強實驗室和校內外實訓基地的建設是辦好高職教育的關鍵,是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根本保證。以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等教學方法進行課程改革,不僅對教師自身的實踐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而且對高職院?,F有的實驗室和實習實訓條件也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因此,要想將課程改革的成果加以落實,必須加大經費投入,進一步完善校內外實習、實訓條件,為課程改革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蘇志剛.切實開展高職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培訓與測評[J].職業(yè)技術教育,2007,(15).
[2]戴士弘.職業(yè)教育課程教學改革[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3]向麗,劉曉歡.高職院校課程模式的現狀研究——以武漢職業(yè)技術學院為個案[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8,(4).
作者簡介:
高守雷(1975—),男,碩士,上海工會管理職業(yè)學院公共管理系主任,講師,研究方向為高職課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