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文英
仔細品讀《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中關于作文教學的目標與要求,它給了我們這樣的啟示:只有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寫作空間,減少對寫作的束縛,才能實現(xiàn)寫作的個性化,使學生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在長期的作文教學實踐中,我摸索出了幾點可以具體操作,而且有效地指導作文的方法。
一、讓作文與科學整合,用科學實驗引路,指導學生作文,培養(yǎng)作文興趣
我剛接上三年級時,第一篇作文布置下去,交上來的作文有百分之九十是抄襲拼湊而成的,我看過之后,向?qū)W生了解他們一二年級作文起步時的狀況,經(jīng)過冷靜的思考,我決定從興趣入手,指導學生習作。讓學生知道:抄作文的人永遠也學不會寫作文,今后要摒棄這種作文畏難情緒,就必須讓他們真切感受寫作文并不難。于是我指導學生做一些科學小實驗,然后讓學生把自己做實驗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寫下來,這種教學方式很受學生歡迎。比如有一次,我指導學生做一個“燒魚”的實驗,讓學生把一條小魚放到試管里裝上水,用酒精燈燒試管的上半部分,小魚在試管的下半部分。上半段的水燒開了,下半段的小魚還在水中悠閑自在地游著。孩子們面對這個實驗,感到十分新鮮和驚奇,顯得興致勃勃。實驗做完后,我要求學生敘述實驗的過程和自己的感想,談一談自己從這個實驗中得到的啟示:因為水的傳熱方式是自下而上的,只燒上半段的水,熱量不往下傳,魚兒就不會被燒死。學生按自己所做所說所想寫下來,絲毫不覺得作文難寫,一篇篇作文寫得鮮活有趣,充滿了靈性。這次作文與科學整合在一起,解決了“無話可說”的問題,“我手寫我心”寫出你心所思,這就是作文。
二、巧設兒童游戲,從游戲中引導學生學會習作
游戲是孩子的天性,利用兒童游戲來引導學生學習習作也是一種好方法。在一次作文課上,我拿著一瓶藍墨水,幾十張白紙走進了教室,學生們都很好奇,這節(jié)作文課要上什么呀?我給每個人發(fā)了一張白紙,宣布了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nèi)容:“這節(jié)課我和大家做一個游戲,游戲的名字叫點墨成‘??!边呎f邊板書題目《點墨成“?”》。學生一聽要做游戲,立刻歡呼雀躍,情緒十分高漲,但是看看題目后又滿腹疑惑,不知老師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我趁此機會說出了游戲規(guī)則:“在白紙上隨意滴三滴藍墨水,然后把白紙對折起來,用手抹一下,然后打開白紙看一看,你們看到了什么?”我邊說邊做示范,學生立刻模仿做起來。等學生做完了這個游戲,我說:“現(xiàn)在請你們打開白紙,說說你們看到了什么?”學生打開白紙一看,白紙上出現(xiàn)了不同的圖畫:有藍色的花兒在生機勃勃地綻放,有茁壯的小樹在努力地抽放著枝條,有美麗的蝴蝶在翩翩地起舞飛揚,有展翅的雄鷹在藍天下翱翔,有宇宙戰(zhàn)士奧特曼在勇斗怪獸,有月光下靜靜流淌的小河,還有許多千奇百怪的圖案。學生把白紙拿起來,從不同角度觀察紙上的圖畫,揣摩不同的事物、搜索記憶中的畫面,還有的不盡興,又拿出白紙,重新做一遍。這節(jié)作文課在游戲中上的趣味盎然。隨后我讓學生敘述這堂課游戲的全過程,重點描繪自己看到的游戲成果:“點墨成‘?”的“?”的樣子,以及自己在游戲過程中的感悟。最后讓學生把敘述的內(nèi)容用簡明精煉的語言寫下來。學生學到了作文的方法,感悟到作文其實就是生動再現(xiàn)此情此景,寫出真實的感受,也體會到了作文的樂趣,一會兒工夫就完成了習作內(nèi)容。
三、善用教材每一組的情感教育主題,拓展作文素材,描繪自己的生活場景,表達自己對生活的觀察與感悟
我們發(fā)現(xiàn),每一篇優(yōu)美的課文都散發(fā)著語言文字的魅力,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因此,我嘗試從課文入手,讓學生通過學習課文,走進課文,學會觀察生活,積累生活體驗,體會語言神韻。在發(fā)展語言的同時,發(fā)展思維能力,從而有效地提高習作水平。
語文教材每一組課文都有一個情感教育主題,有關于春景,就讓學生寫自己眼中的春光,描寫玉門春天的特點。有“愛的教育”主題的,就讓學生寫圍繞自己身邊的愛,感恩父母,感恩社會,表達自己的愛與感動。學習了童話寓言后,讓學生自編自演童話,展開奇妙的想象,表達自己天馬行空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學習了時光流逝,斯人易逝,青春不再主題的課文后,讓學生寫自己對他人的關愛,對時間的珍惜,對微小生命的善待之情。針對課堂上每一組課文的主題思想,拓展作文空間,讓學生寫自己對生活的積累。有些課文,故事性強,富有情趣,結(jié)尾又常讓人覺得意猶未盡,孩子們常常會被故事的情節(jié)所深深吸引,他們會為文中的不幸小羊抱不平,會為小木偶的不公正遭遇鳴不平,會為消失的樹木和村莊而傷心落淚。此時,孩子們的思維特別活躍,想象力異常豐富,可以為學生架起一個支點,讓學生進行續(xù)寫,續(xù)寫可以是給課文補充一個適當?shù)亩温?或插進一個合理的情節(jié),也可以根據(jù)文章的結(jié)尾,寫出故事的延續(xù)和可能的結(jié)局。
四、挖掘生活素材,找尋習作內(nèi)容,創(chuàng)造習作機會
一切創(chuàng)作都來源于生活,生活中每天都會發(fā)生許多事,產(chǎn)生許多情感矛盾與困惑,比如:學習上的困難與壓力,家庭中的諸多矛盾,父母的期望與現(xiàn)實的差距,同學之間的友情與摩擦,面對意外時的無助與惶惑等等,怎樣挖掘出這些生活素材為習作所用呢?這時,教師要善于和學生進行朋友間的親切交流,和他們談父母,聊家常,議友情,說時事,然后從中提煉出習作的素材,在《我的爸爸媽媽》中寫一寫父母的性格,他們的工作。在《父母的愛》中抒發(fā)天下父母心的無私,在《家有趣事》中表達家庭其樂融融的親情,在《我學會了做家務》中體會家務活的瑣碎以及父母操持家庭的不易,在《學會感恩》中寫出他們在面對壓力,挫折時的心態(tài),感謝生命,感謝父母,感謝老師,勇敢面對生活的壓力與挑戰(zhàn)。在《談網(wǎng)癮的害處》中讓學生認識到網(wǎng)絡游戲?qū)η嗌倌甑慕】党砷L的不利影響。引導他們關注環(huán)境問題,就寫一寫有關水污染,大氣污染,森林資源破壞等問題,喚起他們“保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的環(huán)保意識。
興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內(nèi)驅(qū)力,在作文起步教學中,我們一定要依托文本,要善于找尋、創(chuàng)造寫作的機會,激發(fā)孩子們的創(chuàng)作激情,有意識地進行一些寫的訓練,讓學生在文本的引導下一步步走近習作。在一次次的練習中,老師做智慧的引路人,讓孩子們寫得愜意,寫得有效,享受到寫作的快樂。
作者單位:甘肅省玉門市三臺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