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琨雙
摘要隨著中外合作辦學在中國的快速發(fā)展,以及專業(yè)課程中英文原版教材使用的普及,商務英語這門課程逐漸顯現(xiàn)了它對國際合作辦學的重要性。本文從合作辦學課程體系中商務英語的必要性和科學性出發(fā),并結(jié)合個人的教學經(jīng)驗,對中外合作辦學中商務英語的課程設置、教材選擇、課時安排、教學策略等方面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中外合作辦學 商務英語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0文獻標識碼:A
1 開設商務英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近年來,經(jīng)過教育部批準,一些中國高校獲得了開設商務英語本科專業(yè)的資格,先后把商務英語納入到學科建設體系中,使商務英語取得了應有的地位,這標志著專門用途英語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fā)展階段。
教育目的往往隨著時代社會經(jīng)濟文化事業(yè)發(fā)展的需要進行調(diào)整。我國高等教育要求適應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需要,培養(yǎng)復合型英語人才。這說明商務英語這門課程充分考慮了教學需要與未來職業(yè)發(fā)展的需要,在滿足大學課程體系要求的同時,又能培養(yǎng)面向社會的復合型人才。
商務英語對中外合外項目的學生意義重大。中外合作辦學體現(xiàn)了人才培養(yǎng)的國際化,這種培養(yǎng)使越來越多的學生有機會吸收中外教育的優(yōu)勢,拓寬思路,提升發(fā)展的空間,但中外合作辦學有一定的復雜性和特殊性,尤其在課程設置上有別于其它本科專業(yè)的設置,對于語言學習方面,普通語言學習已經(jīng)無法滿足學生在國外的日常生活和專業(yè)學習的要求,因此,商務英語可以為他們在國外的生活提供幫助,更可以為其在國內(nèi)、外學習英文原版教材、撰寫英文論文等方面打下牢固的基礎,因此,這門課程以其實用性和豐富性在中外合外項目的學生中受到廣泛的歡迎,也逐漸成為中外合作項目中不可缺少的一門基礎課程。
2 課程設置
2.1 在大一設置商務英語的必要性和科學性
課程的設置要充分考慮到學習主體的需求,在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中,學生的需要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國外大學入學評估;二是國內(nèi)、外的專業(yè)課學習??紤]到學習主體的動機,在國內(nèi)學習階段開設商務英語是有必要性和科學性的,大一是以基礎課為主,大二是以專業(yè)課為重,而且外教授課的比重應加大,教材也是英文原版教材,商務英語可以為大二的專業(yè)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使學生完成了從高中的應試性語言學習到大學自主性、應用性語言學習的轉(zhuǎn)變,同時,商務英語的實用技巧也為學生的出國生活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和知識儲備。英語專業(yè)的商務英語課程設置較之非英語專業(yè)更加深入和全面,涉及到聽、說、讀、寫等多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非英語專業(yè)開設商務英語課程還必須考慮到專業(yè)課的學習,科學地設定其在課程體系中的位置,不能本末倒置。
2.2 教材的選擇
國內(nèi)外商務英語的教材從20世紀90年代發(fā)展起來,教學材料的演變過程也見證了國內(nèi)對于商務英語的研究和探索不斷加深。St John將商務英語材料分為四類:商務交際技巧(Business communication skills)、商務背景知識(Business contexts)、商務語言(English language in business settings)、商務研究方法(Business studies methodology)。Mark Ellis&Christine Johnson列舉了主要的三類教材,第一類教材的目錄里體現(xiàn)了與商務相關的主題和語法重點(a coursebook with a topic and grammar focus);第二類的目錄以商務環(huán)境中的故事發(fā)展順序和功能性語言重點為主線編寫(a coursebook with a storyline and functional language focus),例如checking in, making an appointment, keeping in touch等等;第三類教材選擇了一些與商務相關的主題形成獨立單元(a coursebook with a language and skills focus),每個單元中圍繞這個主題設計了聽、說、讀、寫等模擬練習。
這三種教材編寫的主線不同,第三種類型的教材更適合非英語專業(yè)的或是中外合作項目的初學者,例如,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視野商務英語》就是典型的第三類教材,它的內(nèi)容題材豐富,實用性強,與商務英語提倡綜合素質(zhì)教育的目標相吻合,這種以題材為主線,綜合語言知識,強調(diào)語言應用與實踐的教材是非語言專業(yè)學生學習商務英語的十分理想的選擇。
2.3 學時安排
Brendan Carroll and Patrick Hall曾以圖表的形式表述了商務英語學習的各個階段所需的課時。這個圖表可以形象地體現(xiàn)出在商務英語學習的初級階段,提高知識水平需要的時間相對較少,也就是說學生可以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nèi)完成從無到有的過程;但到了高級階段,提高語言水平較前者時間更長,換言之,高級階段課程的學時應該比初級階段課程的學時多一些,課堂的知識量密度要大,教學和學習方法也應該進行相應的調(diào)整。
因此,對于大一的學生,考慮到從高中到大學,特別是從普通英語到特殊用途英語的過渡,再平衡專業(yè)課的教學要求,在大一上學期設置為14周,每周4學時,難度維持在初級,在第六周左右,根據(jù)學生的掌握情況,可酌情加入補充材料,為第二階段的學習進行鋪墊;第二學期課程為18周,每周4-6學時,難度在中級向高級發(fā)展,增加閱讀和聽力、口語練習,可以與外教配合教學。
3 教學策略淺析
3.1 提高學習意識,明晰學習目標
Hyland (2002) 指出,專門用途英語教學要發(fā)揮其效用必須專(specificity)。因此,在商務英語教學過程中也應體現(xiàn)其學科的特點。高中階段英語學習以詞匯、語法為主,在升入大學之后,大多數(shù)學生會沿襲高中階段的學習方法,這種方法對于普通英語的學習具有一定的適用性,但對于商務英語的學習具有十分大的危害,如果學習初期不明確商務英語的學習目標,便會混淆了專門用途英語和普通英語的學習宗旨,最后流失了專門用途英語中的“專”,那么這門課也就容易流于形式,失于了它自身的價值,在這種教學和學習策略下,學生的受益程度就會大打折扣,收效甚微。
張佐成曾提出商務英語本科專業(yè)的課程體系需要考慮的問題,其中指出了一個“英語和商務知識學得都不透”的問題,這種問題也同樣出現(xiàn)于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當中,由于學生缺少對課程的客觀、科學的認識,從而導致了“學不透”的情況。因此,在課程初期,教師對課程的性質(zhì)、學習方法、常見學習誤區(qū)等方面進行講解是十分必要的,這可以讓學生以正確的方法和態(tài)度進行學習。
3.2靈活課堂教學策略
商務英語的教學策略應根據(jù)該學科的特點進行調(diào)整,為了確保良好的學習效果,體現(xiàn)專門用途英語中的“?!?達到“會學能用”的目的,教師應在課堂中以與商業(yè)有關的題材為主線,在聽、說、讀、寫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應用演練,并通過課堂提問、討論、測驗等方式不斷地重復練習來鞏固所學知識,從而達到由點及面,由淺及深地學習。
為了考察教學效果,在大一下學期的學生中做了一次簡單的測試,目的在于評估學生對課本內(nèi)容的應用情況,測試以《新視野商務英語》下冊的第一單元Company Structure為例, 這一單元的教學重點有兩個方面:第一,公司的組織結(jié)構(gòu)圖以及職位名稱;第二;公司簡介。在通過閱讀和講解之后,以PPT的形式給學生設計了三道大題,第一道大題是本單元詞匯漢譯英,90%以上的學生可以馬上說出正確答案;第二道題是用英語解釋術語,例如,hierarchy, organization chart等,50%的學生能夠用現(xiàn)有語言解釋,35%的學生需要看書背誦,僅有15%的學生可以在解釋過程中用到書上和教師強調(diào)的知識點;第三道題是回答問題(描述題),給出某個公司的數(shù)據(jù),例如建立的時間、人、地點,主要產(chǎn)品等,要求學生在一分鐘的思考之后描述公司的概況,15%的學生不能把片斷連貫起來,甚至不能找到合適的詞匯,80%的學生可以做到連貫數(shù)據(jù)、組織語言,但大多數(shù)學生用的是 “It is…”和“Its… is…”的簡單句,不使用連接詞和過渡句,只有5%的學生不但可以完整流利地介紹公司,還可以應用到課堂上強調(diào)的詞匯和句式。
此次考察也是對于該單元內(nèi)容的一次商業(yè)化模擬,通過三類題型,由淺入深,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學習中的不足,領悟到正確的學習途徑,也通過這種商業(yè)化模擬練習完成了從書本到現(xiàn)實的演練和鞏固,是一種一舉多得的好辦法。
3.3 重視測驗和考核
除了合理的課程安排、教學材料、教學方法等重要因素,考試也是保證商務英語教學效果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同時是最易被忽視,但卻是最直觀影響學生學習態(tài)度的因素。
傳統(tǒng)語言測試中大概會包含以下幾種題型:語法和詞匯四選一;改錯;翻譯;閱讀;寫作。那么,如果在商務英語中也采取同樣的考試題型,會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動機產(chǎn)生極為消極的影響,甚至會導致在課程初期建立的正確意識,課程中灌輸?shù)恼_方法都被一張考試卷而抹煞,學習方法不正確的學生會一錯再錯,學習方法正確的同學會感覺極為受挫,因為考試的內(nèi)容只是這門課程要求的能力的一小部分。因此,靈活、科學、創(chuàng)新的試題也是保證課程質(zhì)量的重要指標。
商務英語的考試可以采用多種形式綜合的考察方式:聽力、筆試、口語。這樣就可以全面地衡量學生是否達到課程要求。試卷的題型也可以進一步創(chuàng)新,例如,根據(jù)意思猜單詞,案例分析的問答題,填充商務信函中所缺部分,列舉商務方面的成功案例(比如,英國的四大銀行,世界知名計算機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等),英文描述銀行對帳單,根據(jù)場景設計對話等。也可以適當采用BEC和TOEIC的題型進行鞏固練習。這種多樣化考核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意識,也是糾正ESP學習誤區(qū)的有效手段。
4 結(jié)論
在中外合作辦學的課程體系中,商務英語扮演著橋梁和紐帶的作用,也是這類學習主體知識結(jié)構(gòu)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商務英語是ESP的一種,但與醫(yī)學英語,機械英語等典型ESP相比,還有一定的復雜性和特殊性,要保證商務英語的教學效果需要教師、教材、輔助材料、教學方法,甚至測驗考試等多個方面的配合和深入研究,從而使商務英語的教學特點、學習方法等體現(xiàn)它本身的特點,也便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深入理解和體會,最終達到一個滿意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Brendan Carroll and Patrick Hall. Make your own language tests: a practical guide to writing language performance tests[M]. Oxford : Pergamon Press Ltd. 1985.
[2] Graham Tullis, Tonya Trappe. 新視野商務英語[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
[3] Hyland, K. Specificity revisited: How Far Should We Go Now[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21/4:385~395.2002.
[4] Mark Ellis & Christine Johnson. Teaching Business English[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5] St John, M. Business is booming: Business English in the 1990s[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15:3~18. 1996.
[6] T. Hutchinson & A. Water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7] 何其莘,殷桐生,黃源深,劉海平.關于外語專業(yè)外語教學的若干意見[J].外語教學與研究,117:24~28. 1999.
[8]張佐成. 商務英語的理論與實踐研究[M].北京: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