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代的到來,在推動社會進步、經濟文化發(fā)展的同時,也對現(xiàn)代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的開設,極大的促進了以計算機和網絡為核心的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發(fā)展和普及,信息技術課打破了一支粉筆一張嘴傳統(tǒng)的教學局面,將多媒體技術引入課堂,加速了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的步伐,促進了教學手段現(xiàn)代化,為推進素質教育,提高現(xiàn)代教育水平,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開辟了新途徑。
但是,信息技術課作為一門新沒的課程,由于種種原因,在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方面出現(xiàn)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如信息技術課的目標不明確,教學方法不靈活,教學模式呆板,教學思想落后等,這些都嚴重的影響了信息技術教學水平的提高。那么,如何有效的搞好新課改下信息技術課的教學,為廣大中小學生進入信息時代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呢?
一、以計算機學科教學為重點,理解基礎知識,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信息技術課中的計算機學科教學屬技能性教學,與其他學科教學有很大的區(qū)別,這就要求必須把計算機作為一種工具來掌握。在理解基礎知識的前提下,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操作技能。由于計算機特殊的學科特點決定了其教學方法不能按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框架進行,必須大膽進行科學的探索、創(chuàng)新和改革。另外,信息技術課的學科教學必須參照教育部《中小學信息技術課指導綱要》,必須按照規(guī)定的教學目標、教學任務、教學內容和教學課時來組織教學。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前提下,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突出學科特點,了解重點應該教什么,重點讓學生學什么,科學設計教學結構,在教法的選擇上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心理特征。課堂教學語言表達要通俗流暢,知識介紹要簡潔明了,列舉實例生動有趣,深入淺出,知識點之間銜接緊湊,過渡自然,操作訓練豐富靈活,有層次、有梯度,層層深入,真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全面提高計算機教育教學質量,使學生掌握必備的計算機操作技能,從而培養(yǎng)適應信息時代發(fā)展的優(yōu)秀人才。
二、充分發(fā)揮計算機和網絡媒體的工具性,大力開展計算機輔助教學
計算機輔助教學屬于知識傳輸性教學。把計算機作為一種媒體和工具來使用,主要是教師和學生借助計算機的傳輸功能,良好的界面,與投影器、錄音機、DVD等其他媒體相結合,在各門學科教學中傳授知識。
在信息時代的今天,各中小學都在積極的改進教育教學手段,投影儀、電視機、計算機已經走進課堂,逐步更新了傳統(tǒng)的教學媒體。計算機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廣泛的應用于教育教學,它以清晰的畫面、和諧的聲音,使圖形、聲音、色彩、動畫融為一體,極大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能力,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果。因此,我們充分發(fā)揮計算機的媒體和工具作用,在學科教學中大力開展計算機輔助教學(CAI),使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得以更好的應用,滲透到各科教學中去。
1 教師要加強計算機CAI課件的利用和開發(fā),把計算機應用于常規(guī)的課堂教學
通過計算機CAI課件生動、形象的演示,創(chuàng)設豐富多采的現(xiàn)實課堂教學情境,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如:初中數學課中,在講授二次函數y=axa+bx+c的圖象和性質時,運用CAI課件,拋物線的開口方向、開口大小、上下位置與a、b、c的關系,一目了然,學生還可以通過自己動手選擇的值,觀察圖形,從動態(tài)的變化中歸納出拋物線的性質,這樣既易于學生理解又培養(yǎng)了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歸納知識的能力。這樣,使學生通過計算機既學習了各科知識又充分認識到計算機的強大功能和工具優(yōu)勢,從而使其對學習計算機、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能產生濃厚興趣。
2 充分利用教育軟件和網絡,讓學生親自操作計算機進行學科知識學習
如:可利用網絡在計算機上建立題庫,設計各種抽題方式,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因為抽取的習題分層次、有梯度,每個學生都能看到希望的曙光,特別是基礎差的學生,也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學生通過計算機自覺、主動、靈活的學習知識、探索知識,逐步實現(xiàn)人機對話的交互式、協(xié)作式學習,逐漸變革教師教、學生學的課堂教學模式,為開放式、自選式的教學模式。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信息技術課外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和大膽進取的精神
由于信息技術課特殊的學科特點,主要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機操作技能和實踐能力。中小學信息技術課課時少,而計算機知識更新速度又快,單靠課堂教學顯然不能滿足信息時代的需要。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正確引導和組織學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開展豐富多彩的信息技術課外活動,建立信息技術興趣小組,開辟信息技術第二課堂,拓展學生視野,提高其動手創(chuàng)作的能力和積極參與實踐活動的熱情,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例如:教師可組織學生利用word或WPS文字處理系統(tǒng)來編輯小報,集采訪、文字輸入、編輯和排版于一體,然后用彩色噴墨打印機打印。另外,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網頁制作比賽,建立校園網站,開展網上征文活動,定期在網上發(fā)布校園新聞、網上板報、電子繪畫、電腦動畫、生活樂園、熱點話題等,都能很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開拓學生視野,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和大膽進取精神。
總之,計算機學科教學、計算機輔助教學和信息技術課外活動是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三個主要方面,是培養(yǎng)學生計算機操作技能,掌握信息技術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因此,我們必須實扎實地搞好這三方面的工作,為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教學作出貢獻,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譜寫信息時代教育現(xiàn)代化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