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開展學法指導的重要性
目前,全國中小學正在積極開展教育改革,努力探索和實施素質教育。素質教育是教育事業(yè)的一次深刻的變革,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重大進步。學會學習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也是順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當今社會,科技高速發(fā)展,人類社會已進入信息時代、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將成為生產力的主要要素,這就要求人們應該不斷創(chuàng)新的知識。
二、如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進行學法指導
要使學法指導進行有效,必須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掌握有效學習方法的前提條件和必要保證。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可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 制定計劃
要學習好,首先要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用以指導自己的學習。古人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币驗橛杏媱澗筒粫騺y仗,就可以合理安排時間,恰當分配精力。有計劃就有了學習目標,也就有了學習動力和努力方向,教師要指導學生制定一個“跳一跳,才能夠得著”的長遠目標,還要讓學生學會根據不同課型確定每節(jié)課或每一個單元認知小目標,讓學生不斷受到目標的激勵,積極主動地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2 課前自學
課前自學是學生學好新課,取得高效率的學習成果的基礎。如果不搞好課前自學,學生上新課時就會心中無數(shù),不得要領;反之如果做好了課前自學,不僅可以培養(yǎng)自學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學習新課的興趣,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在學會學習的前提下,課前自學應改變仍停留在單詞識記及課文閱讀的程度上,我們要求學生自己查詞典,自己記例句,自己用新詞造句,自己找漂亮的句型、典型的表達法進行模仿,自己找句子進行詮解,自己找出課文中的難點,在充分利用課本的過程中,讓學生學會英語,保證學生的課前自學程度,特別注意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自學的方法,并進行有目的的指導。
3 專心上課
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渠道,上課是學生理解和掌握基礎知識的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礎上發(fā)展認識能力的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始終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積極思維,盡量做到心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積極培養(yǎng)有意注意,力爭在課內就把這節(jié)課最重要的學習內容記住,當堂消化。
4 勤記筆記
筆記是一種永久性的、系統(tǒng)性的記錄,對于復習已學過的知識非常重要,對于克服頭腦記憶儲存知識的局限性非常重要,記筆記的過程就是對信息篩選、濃縮的過程,有利于鍛煉思維、提高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提高濃縮信息的加工能力。要做好聽課筆記,筆記內容要注意重點、難點、疑點、新觀點,聽課筆記可用自己的話,用關鍵詞和線索性語句、提綱挈領地記錄。
5 及時復習
課后及時復習能加深和鞏固對新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系統(tǒng)地掌握新知識以達到靈活運用的目的。所以,科學的、高效率的學習,必須把握“及時復習”這一環(huán)。心理學研究表明,學過知識后在短時間內遺忘很快,而往后遺忘的速度減慢,因此復習要及時,要在學后當天進行,復習可分為課后復習、階段復習和期中期末復習,復習要分散復習與集體復習相結合,分散復習比集中復習效果好,但集中復習也必不可少,復習時可先嘗試回憶,然后反復閱讀教材,對照筆記,記憶掌握重點內容。
美——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與運用
孟昭海
摘要:語文教學中讓學生體會課文內涵感悟美,擴大閱讀面發(fā)現(xiàn)美,付出行動創(chuàng)造美。
關鍵詞:感悟美 發(fā)現(xiàn)美 創(chuàng)造美
美感的產生不是靠“傳授”得來的,而是依賴于教師以情“喚”情。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采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熏陶方式,于潛移默化中滲透,將美滲透到課文中。
一、體會課文內涵,感悟美
初中語文教材中,不論是小說、詩歌、戲劇還是散文,名家名篇文質精美之作比比皆是。語言的凝練、措辭的準確、構思的巧妙,表現(xiàn)手法的精巧等等都為美的觸發(fā)點。
例如七年級下冊的馮驥才的《珍珠鳥》,精致的語言創(chuàng)造出一個美好的境界,作者為我們描繪了一幅人鳥和諧共處的畫面。在教學過程中,先品讀文章的語言,學生在品讀過程中,感悟到文章的境界美,體會出了文章的內涵,同時,也觸發(fā)了內心深處渴望擁有這種美的思想情感。我這時就進一步引導,其實不單單是人與鳥之間,人與自然之間,人與人之間也需要創(chuàng)造這種境界。為創(chuàng)造這種境界,我們應該做些什么?學生在課堂上暢所欲言。他們用心靈感悟到了必須用自己的行動創(chuàng)造美才會使我們的生活更精彩!
二、擴大閱讀面,發(fā)現(xiàn)美
有的學生閱讀量很大,但忽視了作品中體現(xiàn)的人文美。我認為在閱讀課上,教師應利用故事中的人物的高尚品德來感染學生,用文章中體現(xiàn)的積極內容來陶冶學生。在一次閱讀課上,一位女同學發(fā)言讓我深有感觸。她以前為自己的相貌平凡而深感自卑,讀了《簡愛》之后,她封閉的心靈猶如射進了一道絢麗的曙光,從那位平凡的女教師身上,她發(fā)現(xiàn)了一種美,那種美散發(fā)著心靈折射出的鉆石般的光芒。那種美足以使外表的一切浮華黯然失色。她說她將重燃自信,充實自己,擁有簡愛那樣的人格魅力。班一卜的同學對她的發(fā)言報以熱烈的掌聲。從他們發(fā)亮的眼睛中,我感到美好的情感已在他們心靈的沃土上生根。
三、付諸行動,創(chuàng)造美
在一次作文課上,我布置了一個有關“美與丑”的話題,評改時我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對美與丑的概念不清晰,不能辨別什么是真正的美。反映在作文中是空話,套話。我分析,其原因是現(xiàn)在的孩子在家里都是獨生子,生活條件優(yōu)越,唯我獨尊。為此,我開了一次班會,主題為“創(chuàng)造美,從我做起”。在班會上制定出兩個目標。1.讀名人傳記。探索如何度過一個創(chuàng)造性人生,更新乏味人生。2.自樹榜樣,欣賞他人優(yōu)美之點,見賢思齊。
有人說過:“美是自然之花,美是心靈之花,美是創(chuàng)造之花。”所以我們要把真、善、美傳送到他們的心靈深處。讓他們成長為既有理想又有感情,既有知識又有良好的藝術情趣,成為愛美、追求美的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