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撥是指教師用簡練、精辟的語言,或鮮明生動的實驗等方式,指示或指點學生,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得知識、提高能力、發(fā)展智力的一種教學手段。本文僅就“點撥”時應遵循的原則、點撥的類型作些探討。
一、點撥的原則
1,啟發(fā)性原則
點撥要點在點子上,撥在要害處,即通過撥動學生的思維之弦。揭示問題的實質(zhì),啟發(fā)學生醒悟,雖然只要一言半語,卻能一針見血,達到“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最佳效果。
2,適度性原則
點撥的過頻,過長,就會顯得羅嗦,易引起學生煩躁,有礙思維,實為畫蛇添足。過短,過于隱晦,學生就不能心領神會,阻礙不能排除,勞而無功,失去了點撥的效果;過明,把思路方法完全暴露給學生,會越俎代庖,侵占學生思維的時間和空間,將學生完全束縛在教師設置的框框里,阻礙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因而點撥一定要適度。
3,適時性原則
要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把握學生思維“脈搏”,點在“節(jié)骨眼”上,點在必要時刻。
4,靈活性原則
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為方法上的靈活。二為程度上的靈活。
二、點撥的類型
1,向?qū)c撥
預習新課前的點撥,如同出征前的戰(zhàn)斗動員,通過點撥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了解重點、難點,從而提高學習的愛好和自覺性。
2,比喻點撥
化學的理論教學往往是抽象的、枯燥的,假如用運用比喻點撥,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深奧的道理通俗化。這就好比是捅破窗戶紙,紙未破,總像隔層霧,模模糊糊,似懂非懂,捅個小口子,學生便豁然開朗了。
3,范例點撥
授課過程中的范例,目的不只是讓學生會解某一道題,而是通過思路方法的點撥讓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是在給學生以魚的同時,更教學生以漁。
4,歸納點撥
歸納總結(jié)中的點撥,既要突出本節(jié)的教學重點與要害,起畫龍點睛的作用,又要將知識歸納成一個或幾個知識點,連點成線,并順利歸納入原有的認知結(jié)構中,有時還要巧設懸念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5,實驗點撥
實驗是最直觀的教學手段,看到那些玻璃儀器外形各異,潔凈透明;各種藥品赤橙黃綠,五顏六色;化學反應激烈奇幻,生動鮮明,最易激發(fā)學生的愛好,引發(fā)思維。利用實驗進行點撥會給學生留下鮮明深刻的印象。
點撥的形式還有很多,總之,點撥藝術是教師的一項創(chuàng)造性勞動,是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在正常授課過程中,它能大大增強我們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