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探討一種把記憶曲線理論應用于圖學教學的方法,希望提高講授效率和學生學習效率。
關鍵詞:圖學教學 記憶曲線理論 艾賓浩斯·H 教學應用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一、記憶曲線理論與圖學教學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H.Ebbinghaus)研究發(fā)現(xiàn),遺忘是一個過程,該過程在作為學習這一動作之后立即開始,而且遺忘的進程并不是均勻的。他認為”記憶和遺忘是時間的函數(shù)”,根據(jù)他的實驗結果繪成描述遺忘進程的曲線,即著名的艾賓浩斯記憶遺忘曲線。最初遺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漸緩慢,如圖1中曲線1,記憶的內(nèi)容,隨著時間的推移,在第六天時,已經(jīng)遺忘80%左右。
而在當前的制圖教學中,主要講授關于空間點線面的位置和投影關系,二維圖形與三維立體的投影關系等。通過學習這些知識點,掌握構想空間立體的能力或者用三視圖表達空間形體的能力,最終達到培養(yǎng)空間思維以及邏輯思維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除了必須掌握一些基本技巧,有很多知識點需要記憶。以圖學教學為例,“畫法幾何與機械制圖”教學周期長達一年,很多知識與技巧可能越到后來,用的概率越低,越容易淡忘,不利于學生掌握后面的內(nèi)容和知識。為了提高學習效率,在安排教學內(nèi)容以及講授圖學知識時,要考慮如何提高效率。
多數(shù)人的記憶和遺忘是符合記憶遺忘曲線規(guī)律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習的知識逐漸變成一種記憶,而記憶的內(nèi)容隨著時間推移,會慢慢忘記,時間經(jīng)過越長,忘記的幾率越大。為了記住我們所學的事情,我們要經(jīng)常學習,而學習有一個最理想的時刻,太早復習,等于浪費時間;太晚,已經(jīng)忘記所學的知識。大學是人一生中重要的學習階段,想要提高這個階段的學習效率,就要改進每一門課程的學習方法。本文探討一種把記憶曲線理論應用于圖學教學的方法,希望提高講授效率,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二、記憶曲線在圖學教學過程中的多元化應用
讀圖能力的培養(yǎng)過程需要學生不斷認知,不斷積累,不斷提高繪圖技能。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對于教學內(nèi)容的按部就班,雖然能給學生一種循序漸進的學習感覺,但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學生反映不是很理想。常見的抱怨是之前學的都忘了。主要原因是有的知識點不能在時間跨度上得到有效、合理計劃和安排。將記憶曲線理論與圖學教學的計劃相結合,實現(xiàn)教學的輔助多元化,是一個重新調(diào)整課堂內(nèi)容和習題安排的過程。下面以對一種特殊的相貫線講解為例,介紹記憶曲線與教學計劃的結合。
1 圖學概念的認知方面
圖學概念是學習繪圖的基礎,牢固的基礎知識可讓學生的的知識記憶能力經(jīng)受更長時間的考驗,在很長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構建一定的空間想象與邏輯思路,這些概念就是整個圖形技能培訓的線索。
將一些難以理解的概念,在不同的記憶忘記時間段重述,幫助學生跨越記憶和理解的障礙,全面理解整個讀圖繪圖過程。
本文列舉了相貫線的學習過程,圓柱與圓柱相交時,有一種特殊情況見圖2所示:
就是當兩個直徑相等的圓柱軸線垂直相交時,他們的相貫線是一個橢圓,在圖2中,兩個圓柱的軸線組成的平面與正平面平行時,該橢圓在正面投影為直線。
2 圖形分析方面
對于特殊圖形的認知不應該只停留在直觀的體驗上,應該對該圖形對象有一個主觀分析,由認知到分析,是從被動接受知識到主動學習的轉變過程,通過分析可以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空間構建與邏輯能力。而邏輯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一個實踐以及時間的過程。把學到的圖形概念應用于新的圖形結構當中,可以加強這種培養(yǎng)的效果。根據(jù)記憶曲線,在不到一天的時間里,新學習的內(nèi)容將被遺忘超過40%以上,因此在學習圖2的內(nèi)容當天,習題上可以針對與相貫線在投影面是直線的知識點,安排圖3的練習,對特殊的相貫線進行復習與強化,減少遺忘幾率。
三、記憶曲線對圖學作業(yè)的布置指導
我們知道長期記憶就像計算機在硬盤存儲的數(shù)據(jù),可先存放,有需要時再取回。計算機的硬盤存儲可以成千上萬次進行(次數(shù)與硬盤質(zhì)量有關),無論在硬盤的存放時間有多久,都可以不失真地把它調(diào)出來。而人腦不能做到這點,隨著時間的流逝,有的記憶可能還留存,而有的則消退了。隨著學習內(nèi)容增多,時間的流逝,忘記的東西也增多。尤其在期末時,不同科目考試日期的臨近,重新學習的壓力很大。如果老師能在學習過程中,有意識根據(jù)記憶曲線理論布置一些典型的習題,則可以在學生對前面內(nèi)容行將遺忘時,重新學習,可以溫故而知新。在講述完圓柱相交的相貫線之后,可能有一段時間,課本內(nèi)容都沒有出現(xiàn)相應的概念。這時作為老師,有必要在兩周之內(nèi)重新灌輸一下這個圖形知識。因此,在課程進度到組合體的視圖階段時,讓學生畫了以下由主視圖和俯視圖畫左視圖的練習,重溫相同直徑圓柱,軸線垂直相交時的相貫線的圖形結構分析以及畫法。如圖4。
四、結束語
在經(jīng)過一系列的有計劃的講授之后,期末測繪和統(tǒng)考時,在相類似的考察點上,90%以上的同學能較快構想出空間結構并能繪出準確結果。通過對教學內(nèi)容和講授節(jié)奏進行調(diào)整,可以發(fā)現(xiàn),能夠在時間安排時利用記憶曲線原理,克服遺忘學來的知識點一般掌握得比較牢固,在期末考察中有不錯的表現(xiàn)。而一些課程內(nèi)容如果忽略了講授的節(jié)奏,或者由于假期時間的干擾,效果差很多。因此,在教學任務的安排上,以及教師自己課程進度的計劃上,有針對性的籌劃是很值得花時間去研究的。
(文字編輯、責任校對:賈俊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