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綜合性學習與綜合實踐課有何區(qū)別?它怎樣體現(xiàn)語文味?——這是一線教師在設計與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中爭論得最激烈的問題。對此,本人的看法是:綜合性、實踐性是語文綜合性學習與綜合實踐課共有的特性,所不同的是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以語文學科為依托和指歸,它的實踐內容、作品方式、評價指向必須圍繞言語實踐這一核心進行,言語實踐是語文綜合性學習與綜合實踐課最根本的區(qū)別,也是它的學科本質。
現(xiàn)行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幾個相一致的設計理念:一是認為學科性的體現(xiàn)是有讓學生搜集、處理資料的機會,有讓學生說寫的練習設計,有讓學生匯報的成果展示臺;二是認為綜合性的體現(xiàn)是把自然、社會、歷史、地理等學科引入進來;三是認為實踐性的體現(xiàn)是走出去調查、采訪、討論等;四是認為成果的呈現(xiàn)方式要多樣化,如匯報、書面寫作、手抄報、演示文稿等等。從這些舉措我們可以看到,教師們是想方設法圍繞著學科性、綜合性、實踐性作努力,花樣繁多??删褪沁@樣想盡辦法變花樣,語文綜合性學習還總是被批為語文味不足,感覺不是上語文課,而是綜合實踐課,收效總不如意!其根本原因是什么?仔細分析一下這些設計理念,我們就會不禁質疑:引入自然、歷史、地理等學科是不是語文綜合性學習所獨有的?搜集、處理資料、匯報、調查、采訪、討論、手抄報、演示文稿等的活動方式和成果展示方式是不是語文學科所特有的形式?如果同樣的教學設計可以用到多種教學領域的話,如何才能體現(xiàn)語文的學科性?
形式是外在的,必須有一個內在的屬于學科核心的中心統(tǒng)領這些形式,才能使形式很好地服務于內容。那么在語文綜合性學習中,這個屬于學科核心的中心是什么呢?我認為,那就是言語實踐。把語文綜合性學習定位為綜合性言語實踐活動,以開展言語實踐為中心統(tǒng)帥所有的活動,不僅能很好地解決學科性問題,而且也是語文教育目的的所在。語文的教學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用能力,即言語能力,這在歷次的教學大綱中都被提及,如:“以備應世達意之用”;“養(yǎng)成發(fā)表思想之能力”;“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等等。雖然在各個階段、各個地區(qū),用了不同的表述方式,但其核心仍然是“培養(yǎng)語言運用能力”的問題,即培養(yǎng)言語能力的問題,語言知識是為言語服務的?!罢Z言運用能力培養(yǎng)”是語文學科的主要目的,言語實踐就是語文學科最核心的活動,聽說讀寫實質上是一種言語實踐過程。課程標準對語文綜合性學習目標指向——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實際上也是對言語實踐的要求。
那么怎樣設計活動才是真正地以言語實踐為中心呢?它一般遵循什么原則呢?在這里我介紹《牛津英語教程》的一個綜合性言語實踐活動范例,看看他們是如何通過言語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語用能力的,從中可以給予我們什么啟示。(注:設計和編寫綜合性言語實踐活動是英國英語教科書的特點之一,有不同的版本,此教程設計了20個言語實踐活動專題)
專題:在荒島上
賀詞:體驗荒島生存
祝賀你被推選為“荒島生活小組”的成員之一,你將和你的同伴在一個無人居住的荒島上生活一個月,從而顯示年輕人的機智、勇敢和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你將要做出許多決斷、探險,并且要描述出你們在荒島上發(fā)生的各種事情。
勃林島(附圖略):到了勃林島,你將進入一個熱帶天堂,它堪稱野生動物世界。你在這里將看到平時所說的綠色世界中見不到的鳥類和魚類。但是要注意:許多動物對人類懷有敵意,比如毒蛇和兇猛的山貓。許多奇異的果子可以為你們提供食物,但也可能含有致命的毒素。然而最主要的困難是島上沒有水源,除非你們能夠想出聰明的儲存雨水的辦法,因為島上幾乎天天下雨。
克勞維斯島、阿波埃島(附圖,介紹略)。
1.仔細地研究所有插圖的信息。
2.為每個島嶼列表,寫出它們的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
3.根據(jù)島嶼和你們自己的條件來選擇居住的地方。
4.用一段簡短的文字說明你們小組選擇該島的理由。
5.利用所提供的信息,畫圖表示島嶼的特點,并說明你們自己的情況。
選擇旅伴(附相片,略):
奈森·范里西:男,13歲,身體強勁有力;性格任性,具有獨立性,不喜歡求助于人;怕蛇。
(下面還介紹了四位,略)
除了上述的5個人外,你還可以另選兩名伙伴同行。現(xiàn)在,你要做的是:
1.作為島上生存小組的成員,了解他們每個人的優(yōu)、缺點各是什么。
2.選擇另外兩位成員,并說明選擇他們的理由。
3.按照上面提供的資料,介紹一下自己的優(yōu)、缺點。
配置設備(附圖,略):
在上島之前,允許各小組選擇一些設備:6種生活必需品和兩種奢侈品。配置的物品應滿足小組每個成員的需要。
1.你選擇的6種必需品是什么?說明選擇它們的理由。
2.你選擇的兩種奢侈品是什么?說明選擇它們的理由。
3.小組的每個成員都應有一個日記本,記錄自己的經(jīng)歷和感受?,F(xiàn)在已是出發(fā)的前一天了。你已經(jīng)知道了自己的伙伴、已有的設備;已經(jīng)對小組選擇的島嶼有了許多了解。在第一篇日記里,寫下自己準備進駐島嶼的感想。
4.現(xiàn)在寫第二篇日記,其中應寫出登上島嶼時發(fā)生的事情,你和小組其他成員的感受;尤其是當看著運載你們的船返航,漸漸遠去,直至消失的時候,你的感受是什么。
在島上生活(附可能出現(xiàn)的情景圖,略):
1.思考小組成員在島上必須做的事情是什么。這些圖畫給你提供了一些觀點,但是還應開動腦筋。
2.列出小組必須做的重要事情的明細表。
3.列出這些事情的順序,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表格的上層,次要的放在下面。
4.列出做好每一件事和解決每一個問題的途徑和方法。
5.思考你們小組開始島上生活的實際情況,寫下第一天生活的完整的日記。
問題:觀察下面這些圖畫,思考如何解決你們在島上必須面對的問題。
(附四幅圖,第四幅圖上9個孩子在爭論問題,有詳細的對話內容,略)
1.選擇1~4幅圖畫,按角色表演出全部對話。
2.再選擇另一幅圖畫表演。
3.選擇你剛剛表演過的一幅圖畫,在卡片上寫出它的表演腳本。
4.再次觀察你選擇的4幅圖畫,逐一思考并正確判斷人們面對的問題是什么。為每一幅圖畫寫出你的解釋和你的解決方法。
5.從4幅圖畫中選擇一幅,設想你置身其中,而后寫出這一天的日記。
6.最后一幅圖畫表明孩子們正在討論如何解決他們面對的問題。你從他們的談話中可能會看出一些情況。用一個表格列出他們的主要問題,并說明你對解決這些問題的看法。
7.思考這場爭論是如何發(fā)生的,應該如何解決。在日記里引用你所描述的人們的話語,做出的決定,以及你的想法和感受。
(注:黑體和著重號為筆者所加,以上案例來自《母語教材研究(7)》。)
〖簡評與啟示〗
專題式與情景真實?;顒邮且詫n}的方式進行,子層所有的活動都圍繞著專題展開,按真實事件發(fā)生時將會出現(xiàn)的情況層層鋪排。這種設計不僅使情境更真實,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邏輯性和縝密性?;顒恿η蠼o學生一個“真實”的情境,培養(yǎng)學生解決真實問題的能力。這種“真實”可以是虛擬的情境,也可以是現(xiàn)實的情境(20個專題中不乏現(xiàn)實的情境,如《買最好的》、《街區(qū)》等)。這樣既使學生身在學校、教室里,可思想、情感卻處于虛擬的荒島上,這種情境能極大地調動起學生的好奇心,催發(fā)他們的想象力,不一定要求學生走出去才能完成活動。我們的語文綜合性學習雖也以專題式設計,但較側重知識點的橫向聯(lián)系,少有故事性的縱向聯(lián)系,如“遨游漢字王國”、“走進信息世界”、“世界何時鑄劍為犁”等皆圍繞一個點橫向發(fā)散開去,缺乏縱向的故事性的題材;對情境的“真實”設計不足,容易脫離學生真實生活。有些教師在活動形式方面普遍認為只有走出去才具有實踐性,很明顯是被“實踐性”三個字束縛了思維,實際上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逐步培養(yǎng)學生抽象思維和想象力也是我們的教育目的之一。
實踐的核心是言語。從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它注重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和理解的能力,設計了諸如從圖文中提取和加工信息,區(qū)別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分析事物的表面現(xiàn)象和內在本質等的活動,并引導學生利用制作表格、繪制圖示、編寫提要等把內在的理解外顯出來。注重從生活實際需要和情感表達需要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意識,通過說明理由、寫日記、扮演角色、寫表演腳本、相互討論、寫想法和感受等等方式,培養(yǎng)學生多種寫作和說話的能力,在必要的時候教師有引導語指導學生該如何進行學習。這些多樣化的言語實踐活動強調實踐主體的地位,強調發(fā)揮主體的作用,學生的語文能力不是教師講出來的,而是學生通過言語實踐獲得的。這對我們在形式的選擇方面去繁取精有很大的啟示。
綜合中不離學科。在此專題活動中,涉及到地理、天文、動植物、民俗等諸多學科知識,形成一個寬廣的跨學科領域,但這些綜合性知識的掌握不是活動的根本目的,它們是為學生提供情境、解決問題、提供言語實踐內容服務的。所以當學生在這些學科知識方面遇到困難的時候,教材設計了包括導語、圖畫、對話、范例等輔助手段,幫助學生理解要求,順利進行活動。我們現(xiàn)行的語文綜合性學習在這方面存在較大的缺陷,往往活動一開展,就會變成了天文地理社會品德等的學習,學生的注意力很快轉移到綜合學科知識的查閱和展示中,而脫離了語文學習這一主題。
語文綜合性學習是課程改革中的一個亮點,是語文教學的一種趨勢,在此拋磚引玉,期待它能從雞肋的地位走向健康發(fā)展的大道。
參考文獻
1 洪宗禮、柳士鎮(zhèn)、倪文錦主編. 母語教材研究(7)——外國語文教材譯介. 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7.9
2 鐘啟泉總主編. 倪文錦、歐陽汝穎主編. 語文教育展望.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