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國家正大力提倡旨在培養(yǎng)具有應用型人才的高職教育,結合市場發(fā)展的需要,許多院校開設了商務英語口譯課程。本文分析了高職商務英語口譯教學過程中的幾個問題,并探討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更好的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商務英語口譯 教學目標 高職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9682(2009)04-0065-02
【Abstract】The purpos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o develop applied talents. According to the demand of market development, Business English Interpreting is offered in many colleges, but it’s still under exploration. This article analyzes several problems in teaching business English interpreting, discuss how to solve those problems,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orts.
【Key words】Business English Interpreting Teaching objectiv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隨著北京2008年奧運會的成功舉辦,中國的國際化程度正不斷提高,這種趨勢也帶來了對口譯這種即時、高效的語言服務的巨大需求。目前許多高校開設了口譯課程,口譯教學日益成為熱門話題,但僅僅靠高校培養(yǎng)的學生來滿足日益蓬勃的市場需要是不夠的,各層次的高等院校都應該參與進來,培養(yǎng)符合不同市場要求的各類人才。高職院校作為高等教育的一種形式,主要培養(yǎng)具有較強實際操作能力的應用技能人才,專業(yè)設置靈活、以市場為導向。與本科院校為社會輸送高級口譯人才的教學目標相比,多數(shù)高職院校更偏向培養(yǎng)能從事一般商務活動口譯的人才,所以如何進行商務英語口譯教學應是高職院校今后口譯教學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
一、商務英語口譯教學中的若干問題分析
1.學生只關注過級考試,缺乏其他學科知識,學習方法機械化。
與本科院校學生相比,高職院校學生的生源主要來源于高考第三、四批次的學生,學生的語言基礎比較薄弱。雖然大力提倡素質教育,但應試教育的影響仍是很大。面臨高校擴展和用人單位對學歷的要求,許多高職院校學生倍感壓力,不得不忙于備考英語四、六級證書,但只經過低年級的基礎課程學習,能夠通過四級考試的學生并不多,甚至一部分學生在口語和聽力方面都未能過關。相當一部分高職學生忙于各種過級考試,很少能安排時間關注與自己所學英語專業(yè)或考級無關的學科,對經濟、政治、商業(yè)、財務、管理等百科知識了解甚少。而商務英語口譯作為英語專業(yè)高年級的專業(yè)必修課,一般進入大三就會接觸。大部分學生一開始學這門課程就明顯感到很難,基礎知識和百科知識都缺乏,更別提掌握在具體商務活動中應用英漢兩種語言靈活互譯的能力了。這些學生大多只能采取機械的背誦大量商務英語詞匯和句子的方法,但對一些術語的真正內涵往往一知半解,當然也就很難在商務口譯活動中靈活地運用。
2.盲目照搬本科院校的教學經驗,欠缺統(tǒng)一的教學目標。
高等教育外語專業(yè)指導委員會在2000年5月將口譯課程列為中國高校專業(yè)必修課,有些重點院?;蚴欠g學校在此之前就已經開始了口譯教學的研究。但高職院校的商務英語口譯課程是這幾年才發(fā)展起來的,對這門課程的研究起步較晚,還存在著一些問題。目前商務英語口譯教學欠缺一個統(tǒng)一的教學目標,不少高職院校都只能借鑒本科院校的經驗來制定自己的教學目標。這樣制定的教學目標沒有考慮到高職院校自身和學生特點,很容易造成目標過高,學生因而喪失學習的積極性。
3.教師缺乏實踐經驗,知識面較窄。
教師是教學活動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以及教學效果的評估者。商務英語口譯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技能課,任課老師除了要有教學能力還要有實踐經驗。高職院校的師資力量雖然這兩年隨著研究生的擴招有所提高,但在實踐經驗、師資組成、教學態(tài)度和國際交流方面仍有所缺陷。目前從事英語口譯教學的教師主要有兩類:一類是高校英語教師;第二類是各種證書培訓機構的培訓師。但這兩類教師都因主客觀條件的限制存在著某些不足,如第一類教師基本沒有商務英語口譯實踐經驗,只會照本宣科,第二類教師未經過系統(tǒng)的口譯理論培訓,只研究考證內容和技巧,知識面較窄。
二、對 策
1.結合高職教育目標,合理設置教學目標。
高等職業(yè)教育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是以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為主的,學生畢業(yè)后的就業(yè)傾向于沿海經濟發(fā)達城市的中小企業(yè),一般很少能有機會進入國家經貿委、政府外事辦以及跨國企業(yè)等充當專職口譯員,多數(shù)情況下,招收他們的單位需要應聘人員工作后能身兼數(shù)職,口譯能力只是其中一種,能接觸到的口譯內容為經濟特別是外貿業(yè)務方面的題材。因此,高職院確立商務英語口譯課程的教學目標時就不能盲目照搬本科院校,要求學生通過口譯類的專業(yè)過級考試,而應該結合市場需求,使學生掌握國際貿易,市場營銷、政治、外交、文化藝術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商務口譯技巧,能承擔商務談判、商務會議等商務活動的一般英漢口譯工作??偟膩碚f,商務英語口譯課程的教學目標要與高職教育培養(yǎng)學生應用能力的目標相一致。
2.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拓寬知識面。
大部分學生在學習商務英語口譯這門課時,希望能較為嫻熟的在具體商務活動中運用商務英語,但僅是機械的背誦記憶,積累詞匯,很少花時間接觸其他百科知識。有些學生對諸如中國鄰國首都、國家領導人等的常識都磕磕巴巴反映不過來,更別提接觸科技、財經類知識,而Gile(1995)提出的口譯理解模式中就有百科知識(encyclopedic knowledge.)學生不花時間來接觸其他學科知識,也在商務口譯過程中暴露出了缺乏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問題??缥幕虅战浑H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經營管理者之間的交際(Lillian H. Chaney Jeanettes S. Martin.)口譯是通過口頭表達將信息由一種語言形式轉化成另一種語言形式的語言交際行為,是人類在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之間的交往活動中所依賴的一種基本交際方式。因此,商務口譯的過程實際上就是跨文化交際的過程,就是將一種文化轉化成另一種文化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擴大知識面是當前學生學好商務口譯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梢詮膬煞矫嬷?,一方面學??稍谝?、二年級開設一些專題閱讀、跨文化交際或者視聽課程,如《英美報刊選讀》、《商務視聽說》、《歐美文化入門》等;另一方面要求學生定期閱讀一定數(shù)量的課外書,可以是老師推薦的書目,也可以是網絡等其他媒體上的暢銷書目。
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要成功的教好商務英語口譯課程,首先要求教師具備扎實的商務和其他學科知識,扎實的口譯理論基礎以及豐富的口譯經驗。在上文提到,高職院的師資力量主體分為兩類,這兩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存在著不足。針對目前高職院的師資隊伍情況,加強口譯教師在職培訓,提高師資水平勢在必行。首先加強教師的理論素養(yǎng),有關部門應派教師參加口譯研修班,或是去專門的翻譯學院培訓學習,開拓視野,交流經驗。同時也要增強實戰(zhàn)經驗,學院應創(chuàng)造條件鼓勵教師走出校門,下企業(yè)調研或是兼職?,F(xiàn)在,很多高職院教師教學任務較為繁重,不是同時上幾門不同課程,就是一周十幾節(jié)、二十節(jié)課,帶一兩百學生,連備課時間都不夠,更別提擠出時間走訪企業(yè)調研或是兼職,這無異于殺雞取卵。高職院校培養(yǎng)的是適應市場要求的應用型人才,而在學校學到的是脫離市場的知識,或是滯后的信息,這都違背了高職教育的宗旨。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采取外聘專家的形式,這些專家不一定非得是高??谧g研究人員或教授,可以是來自企業(yè)的職業(yè)譯員。這樣既可以給教師減負,讓他們有時間去企業(yè)兼職或是去參加修研班,同時還可以通過與這些職業(yè)譯員的交流,吸取經驗提高教學效果。培訓師資隊伍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教師自身不懈的努力和學校的大力支持才能卓有成效。
4.現(xiàn)代多媒體手段幫助組織課堂教學,模擬真實商務口譯現(xiàn)場。
口譯課的實踐性很強,教師除了講解必要的商務口譯理論和技巧之外,要把絕大部分的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口譯操練,從而達到教學目的。目前大多數(shù)的商務口譯教學活動雖然在語音室或多媒體教室中進行,但是多數(shù)教師還是沿襲過去的筆譯課程的模式,自己朗讀課文或聽磁帶,然后學生逐句翻譯,教師講評。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一是學生只能機械地進行翻譯,缺少主動性;二是學生在課堂上交流協(xié)作的機會太少,缺乏真實口譯環(huán)境的臨場感;三是這種教學模式過于單調,缺乏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學生會感到枯燥,可能失去學習的興趣。多媒體網絡技術的普及及運用給商務口譯教學帶來了無限生機,利用多媒體網絡進行商務英語口譯教學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有利于提高商務英語口譯課的綜合效率。多媒體網絡技術信息資源豐富,處理手段便捷,最重要的是多媒體課件的模塊化、智能化、網絡化等特點,能再現(xiàn)真實商務口譯的現(xiàn)場,實現(xiàn)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課堂互動,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張揚了學生的個性。
5.結合市場需求編寫具有專業(yè)性與時代性的教材
學生、教師、教法及教材是教學體系中不可分割的構成因素?,F(xiàn)在市面上的商務口譯課教材大致分兩類:一種是以語言訓練為主線的傳統(tǒng)教材,另一種是以主題為特點的各項交際能力型綜合訓練教材。前一種教材強調語言訓練,內容過于書面化,對于語言程度偏弱的高職學生來說,難度較大。而第二種教材以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為主要目標。如果是國內專家編寫的教材因編寫時間較長,內容比較滯后;而如果是國外直接引進版的教材又脫離了中國國情,因此,這些教材都不太適合高職院學生。因此,高職院校商務口譯教師一方面要積極地到企業(yè)單位調研,與一線的職業(yè)口譯人員或行業(yè)專家研討,根據具體崗位工作可能接觸到的語言環(huán)境,編寫出既適應學生實際又符合市場需求的材料。
三、結束語
商務英語口譯是一門交叉性很強的學科,既涉及到英語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又對商務專業(yè)知識的掌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是兩種能力融合的集中體現(xiàn)。商務英語口譯與商務知識緊密聯(lián)系,其專業(yè)性和時代性都對學生和教師提出了很高要求。高職院校的商務英語口譯教學研究還處于摸索階段,一線教師和教育研究專家應根據高職院校學生和商務英語口譯課程的特點,研究出滿足市場需求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
參考文獻
1 Gile, D 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 [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5
2 劉和平.口譯技巧-思維科學與口譯推理教學法[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1
3 Mark Moira,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 [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4 梅德明.口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8
5 王建梅、孫春雷.對我國大學英語多媒體網絡化教學的再思考[J].外語界,2005
6 趙軍峰.商務英語口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