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LP需要與國際LP加強溝通,多吸引國外人才,加快國際化節(jié)奏。
伴隨著中國私募股權市場的日益成熟和可投資機會的增多,海外LP(有限合伙人,即私募股權基金的出資人)正在加快進入中國的步伐。以往只是隱居在本國,或是新加坡等地的LP也不遠萬里將辦公室搬到了中國或離中國市場更近的地區(qū),這些舉動無不顯示出,中國在國際LP眼中已經由原來亞洲的一個小市場變成了一塊大蛋糕。
“我們非??春梦磥韮?、三年的中國市場,中國雖然經歷了30年的經濟高速發(fā)展,居民的消費水平不斷提高,但是和國外相比還是有比較大的差距。人總是在不斷地追求進步,所以中國未來的發(fā)展?jié)摿κ蔷薮蟮摹!蹦Ω鶆P瑞資本管理亞洲有限公司(Morgan Creek Capital Management Asia,LTD,下稱“摩根凱瑞”)董事總經理張震(Jason Zhang)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此表示。
與眾不同的FOF
摩根凱瑞是一家起源于美國著名校園基金的FOF基金(即基金的基金),于2004年7月由Mark YusKo、Mike Hennessy、Dutch Kuyper和Dennis Miner共同設立,創(chuàng)始人及核心團隊大都來自美國著名的校園基金管理人。目前該公司在全球管理著十多個基金、共計120億美元的資金,投資主要偏重于新興市場財富轉移、能源,自然資源、亞洲消費增長、健康等主題,在私募股權、房地產、對沖基金等領域均有涉足。
由于看重中國市場的快速發(fā)展前景,張震在2007年9月來到北京,并于2008年4月設立了北京辦事處,全面負責摩根凱瑞在亞洲的投資業(yè)務。
加入摩根凱瑞之前,張震曾是全美最大的LP基金之一——斯坦福大學基金的董事總經理,在中國投資的VC/PE有鼎暉、弘毅等,對中國市場有較豐富的投資經驗。
由于摩根凱瑞的團隊成員大都來自大學基金,資金也主要來源于家族、機構、個人、大學等,所以摩根凱瑞的投資策略同其它的FOF基金相比,也略有不同:首先是投資地域,摩根凱瑞的投資遍及全球;其次是投資范圍,摩根凱瑞基金被分成不同的投資組合。張震向記者介紹,目前該基金的40%左右投資于股票,20%左右投資于對沖基金,15%左右投資房地產,10%~15%用于PE投資,其余資金用于債券投資;第三,摩根凱瑞管理的基金均為長線投資。
以上三點使得摩根凱瑞即便在市場不好的情況下也具各很大的優(yōu)勢。張震認為,“比如當前某個地區(qū)投資市場環(huán)境不好,我們就可以暫緩投資或者去其它地方投資。而其它一些基金,無論市場好壞都需要進行投資,因為他們有資金壓力,目光很難保持長遠?!?/p>
考察GP,重在團隊
過去一段時間全球股市都經歷了劇烈的波動,投資退出不再活躍,但張震認為“回調”是件好事:“宏觀經濟政策從緊,會有更多的企業(yè)轉向VC/PE,估值會跟著下降,會產生很多好的投資機遇。”這使得他對考察中國VC/PE的興趣更加濃厚起來。
在中國投資最重要的就是選到好的GP(普通合伙人),LP選擇GP就像GP選擇目標投資企業(yè)一樣,需要考量多個方面的因素,“VC/PE這個行業(yè)在中國很年輕,現(xiàn)在投資回報較好,并不能代表長遠的表現(xiàn)?!睆堈鹪谡勂鹂疾霨P的心得時表示,“并不是所有的東西都可以量化的,比如團隊經驗、企業(yè)文化以及投資理念等,這些都無法用一個標準去衡量。我們不一定會去選擇那些回報最高的基金,因為這也許意味著風險會很大?!彼闹械睦硐雽ο缶褪恰坝锌梢孕湃蔚膱F隊,投資風險相對較低,回報又不錯的基金”。
曾在寶潔公司工作過6年的張震,先后深入美國、歐洲、中國等各個市場進行研究,積累了與不同的人打交道的豐富經驗,在中國投資市場則曾有過3個月開400多次會議,與不同投資團隊和機構頻繁進行會談接洽的驚人記錄。團隊的構成是張震選擇基金時最看重的因素之一,“選團隊和人的時候需要了解很多,我們要看之前所投資的項目做得成功與否,除了做投資的經驗外,團隊情況如何,是長期合作的還是臨時拼湊起來的,未來十年內是否會出現(xiàn)問題,這些都很關鍵?!贝送?,張震還很關注GP的激勵機制,他認為這對于團隊能否長期合作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如果激勵機制不合理,就會造成人才的大量流失。
當然,對于不同的投資組合,張震衡量GP團隊的標準也不一樣。對投資早期的VC基金而言,主要是查看他們的GP團隊是否懂得相關的技術和商業(yè)模式,能否為創(chuàng)業(yè)者提供行業(yè)經驗;如果是投資后期的PE基金,就需要他們了解當前的資本市場情況,本土化的資本運作過程以及當?shù)氐姆傻取?/p>
國內LP需要克服三重瓶頸
近兩年,伴隨著人民幣基金的發(fā)展,本土LP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凹词乖谌ツ辏己苌儆腥颂峒啊袊腖P市場’。中國本土LP市場雖然剛剛起步,但發(fā)展速度非常之快?!闭劦絿鴥鹊馁Y本市場,張震這樣感嘆道。
但中國市場與歐美國家相比,仍有許多瓶頸需要克服,張震指出了其中的一些不足:一是LP資金來源的多元化問題。在國外,養(yǎng)老基金、企業(yè)基金、大學基金等都充當了大多數(shù)VC/PE的LP身份,他們對股權投資行業(yè)的發(fā)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但是,目前國內人民幣基金的最主要資金來源仍然是政府,包括各地成立的政府引導基金、國開行引導基金等,此外也有少量的民間資本,從總量上來看仍遠遠不足。
二是“出資卻不參與決策”的觀念轉變問題。據(jù)張震介紹,在國外,LP一般不參與被投基金的具體管理及項目投資,但是國內LP更愿意參與基金的決策管理,這樣很容易造成LP與GP之間的溝通問題。
三是職業(yè)管理人才的培養(yǎng)問題?!氨就梁苌儆新殬I(yè)LP”,張震說道,“所以國內LP需要與國際LP加強溝通,多吸引國外人才,加快國際化的節(jié)奏?!?/p>
“人在變,市場在變,法律環(huán)境的限制可望逐步打開,市場也在漸漸成熟,本土企業(yè)家也會有更多的動力去接觸新鮮事物?!睆堈鸨硎?,當今的國內LP就像十年前的創(chuàng)業(yè)投資市場一樣,剛剛起步并同時經歷新一輪的發(fā)展,可以預見不久的將來,中國本土的LP市場也將初具規(guī)模。